文章出處





歷代有許多有效的中風治療手段。中風,故名思義,其由風所致,其治亦當祛風。而針刺最為方便。

有人說,中風應該馬上送去醫院搶救,自己怎么能在家急救呢!的確,但在中風發作急性期,送去醫院有時也來不及,甚至于病人正在休克,如果能及時保持病人頭腦清醒,對于預防后遺癥都有重大意義。


時間就是生命,中風最初發作的三十分鐘是最佳的搶救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中風病人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即迅速上升。


方法有以下幾個:


十二井穴。在手指指甲末端,我們可以用十個手指尖來代替,效果一樣好。刺入即出,要有血出來才行。邊刺邊擠,每個手指頭尖要流出至少三四滴血出來。


人中穴。在鼻唇溝的上三分之一處。


素髎穴,即鼻尖。亦要擠按使之出血數滴。


耳垂點刺放血。用手捏緊病人的耳垂,向下拉數下,再用針點刺耳垂任何位置,使出幾滴血即可。這樣做可以迅速緩解中風癥狀,甚至可以預防休克的發生。


還可以再在十個腳趾頭尖上刺血這樣做可以迅速緩解中風癥狀,甚至可以預防休克的發生。


針具不必拘泥,只要能刺血,什么都可以用,比如可用三棱針或注射針頭、縫衣針等尖的東西。


孫思邈提供了一組用于防病治病的灸療穴法,按順序先百會、風池、大椎、肩井、曲池、間使,一直到足三里。

凡人稍覺心神不快,即須灸此諸穴各三壯。且認為凡將欲療病,不管是否由風邪引起,總需先灸這些穴位。

若突然中風,更需急灸之。

孫氏強調:

“此之一法,醫之大術,宜深體之。要中之要,無過此術。”

“學者不得專恃針及湯藥等,望病畢差。既不苦灸,安能拔本塞源,是以雖豐藥餌,諸療之要,在火艾為良。”


灸法甚為重要,對于預防中風頗有意義,需引起當代醫家的足夠重視。


昏迷時可重灸百會,可用小艾柱直接灸法。灸數百壯,以醒為度。

醒后不能言語,或緩縱不遂先灸天窗50壯,再灸百會50壯,之后再灸天窗50壯。

另外,凡風穴悉皆灸之三壯,神良風穴包括風門、風池、風府。



孫思邈強調:

“欲除根本,必須火艾。專恃湯藥,則不可差。”

中風針灸治療最有效驗,但要求一定要在急性期及時針灸,而不要等到康復期再針灸介入。而且臨床發現,越是急性期針灸,其預后越好,且療效越是可觀。


(節選自董洪濤醫生文章)


學習更多健康知識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iankang/20170322/126076.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