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學家發現一種已存在0.3億年的鯉科小魚,與眾不同的是它長著一副頗似吸血鬼牙齒的假牙。
這種微型淡水魚的發現可能揭示更多的關于魚類如何再進化遺失的身體結構,以及進化如何導致許多物種較早成熟的信息。鑒于它較大的尖牙顎結構,科學家稱這種魚為“德古拉魚”,學名“Danionella dracula”。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魚類研究員阿爾夫-布瑞特茲(Ralf Britz)說:“這種魚是過去十年來發現的最為怪異的脊椎動物之一。”

布瑞特茲在緬甸北部的一次野生動物標本采集旅行中,在溪流中發現這種小型鯉科小魚。這種全身透明的小魚體長不足2.5厘米(1英寸),是最小的魚類物種之一。鯉形目中其他3700種魚類在0.5億年前已進化了牙齒結構,從生物學上講,德古拉魚的奇特牙齒與其說是真實的再進化顎牙,還不如稱其稱顎骨的副產物。
然而,雄性和雌性德古拉魚并不將這種奇特的牙齒用于捕食,在身體結構上雄性還長著較大的腹鰭和順向肛門,生殖器官位于魚鰭之間。雄性德古拉魚的大牙齒在領地爭奪時會派上用場,用牙齒推擠和咬傷對象,布瑞特茲指出,它的下顎可以張開較大的角度,與身體主軀干呈45-60度。
德古拉魚的另一個顯著特征是——“永遠年輕”的身體發育,這種魚類在較早的發育階段便達到成熟期,因此它與近親斑馬魚相比,身體骨骼缺少40多個骨骼。布瑞特茲解釋稱,這些缺少的骨骼多數都是幼體德古拉魚的發育骨骼。
據悉,其他魚類也存在類似德古拉魚的巨牙特征,研究人員稱該現象為“發育切斷”(developmental truncation),并討論稱這屬于物種進化中的一種特殊表現。布瑞特茲強調,一些科學家可能爭論稱這種發育切斷現象是一種進化“死胡同”分支。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qiwen/20161029/17960.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