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2017-01-04 19:51

在中國五千年悠久歷史中,沉淀了許多令人費解的歷史謎團,有的已經水落石出,而有的還等待后人的探索才能真相大白。

下面是中國歷史上至今未解的21大千古謎團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1謎】東太后慈安死因之謎

在清朝的歷史上,作為兩宮皇太后之一的東太后慈安是與西太后慈禧一樣舉足輕重的人物,然而光緒七年三月初十日(公元1881年4月8日),一向健康無病的東太后慈安在12小時內竟突然發病及暴卒,實在出人意料。從此,慈安之死成為清宮的一件疑案。

傳說咸豐帝留給慈安一封密詔,要她必要時處死慈禧,慈安在慈禧的哄騙下焚毀了密詔,把自己對抗慈禧的一件最大的武器也毀了,慈禧便毒死了她。

對慈安太后暴卒的具體原因至今還存在著爭議,除中毒之說外,還有自殺、自然死亡等說。“自殺”說來自《清稗類鈔》,書中說:“或曰:孝欽實證以賄賣囑托,干預朝政,語頗激。孝貞不能容,又以木訥不能與之辯。大恚,吞鼻煙壺自盡。”《清朝野史大觀》里又用“或曰慈禧命太醫以不對癥之藥致死亡”來說明慈安為用“錯藥致死”。

慈安太后暴卒的真正原因至今仍是一個謎。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2謎】“金匱之盟”之謎

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后,皇位由其弟趙光義繼承,正史認為光義乃合法繼位,是奉太后“金匱遺詔”之命行事。但后來有人對“金匱之盟”一事提出質疑,使得這一事件變得撲朔迷離。

《宋史》有好幾處提到“金匱之盟”事,《杜太后傳》里面記敘:“建隆三年(公元961年),太后病,太祖始終在旁服侍不離左右。太后自知命已不長,召宰相趙普入宮。太后問太祖:你知道怎樣得天下的嗎?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積慶也。

歷史上人們雖然相信有所謂的“金匱之盟”,但卻找不到盟約的原文。一千多年來,沒有人懷疑“金匱之盟”的真實性,這一盟約就成了宋太祖坦蕩無私的例證。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3謎】鄭和七下西洋之謎

“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使鄭和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從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他受明成祖的派遣,率領規模龐大的船隊馳騁萬里海域,先后七次下西洋。鄭和航海規模之大,航程之遠,所到國家之多,為歷史所罕見。對于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也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具有政治和經濟的“雙重目的”。李長傅的《中國殖民史》,稱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稱為“炫耀自我”。

鄭鶴聲、鄭一均在《鄭和下西洋簡論》中認為,鄭和前三次下西洋,其目的是同亞非三十多個國家結盟,順便打聽朱允的下落,后四次則是為宣揚“國威”。到底哪種說法才是當時明成祖派鄭和西下的真正目的呢?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4謎】和紳受寵之謎

清以來,明君屈指可數,乾隆帝是其中較為突出的一個,但令人奇怪的是,在這樣的一個賢君身邊,竟時刻跟隨著一個奸臣,這個奸臣就是和,民間有“和扳倒,嘉慶吃飽”一說。然而為什么這樣的奸臣會受到乾隆的無比寵幸呢?

有人認為,是因為和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思。有名的“乾隆下江南”就是和鼓動而成的。事實的真相究竟如何?和到底由于何種原因受到寵信?只能留給后人評說了。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5謎】《推背圖》之謎

《推背圖》是中華預言書中最為著名的奇書之一,相傳是唐朝貞觀年間,由預言大師李淳風和袁天罡對唐朝及以后朝代重要事件的預測。全書共六十圖像,以六十甲子和卦象分別命名。因為它預言的準確,使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心驚,一直被列為禁書。《推背圖》真的能預測未來嗎?

民間廣為流傳的《推背圖》大體上有兩種版本:一種是比較常見的清朝學者金圣嘆批注的《推背圖》,這里簡稱為金版;另一種是由李世瑜先生在德國一本刊物上發現的,據稱是最為接近原貌的版本,這里簡稱為原版,原本現仍保存于臺北故宮博物院中。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6謎】敦煌鳴沙山鳴沙之謎

鳴沙,就是會發出聲響的沙子。位于甘肅省敦煌縣城南6千米的鳴沙山,東西大約40千米,南北大約20千米,高有數十米。若從鳴沙山上滾下,沙子便會發出轟隆的巨響,像打雷一樣。天晴時,鳴沙山上會有絲竹弦的聲音,像演奏音樂一樣。雖然已有了各種假說,但卻是沒有徹底解開的謎。

鳴沙,是普遍存在的一種自然現象。美國的長島、馬薩諸塞灣、威爾斯兩岸;英國的諾森伯蘭海岸;丹麥的波恩賀爾姆島;波蘭的科爾堡;還有蒙古戈壁灘、智利阿塔卡瑪沙漠、沙特阿拉伯的一些沙灘和沙漠,都會發出奇特的聲響。人們發現,只有直徑是0.3~0.5毫米的潔凈石英沙,才能發出聲響。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7謎】阿房宮焚毀之謎

被譽為“天下第一宮”。兩千多年以來,《阿房宮賦》里的“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是阿房宮最后命運的憑據。而在考察過程中,并無焚燒痕跡,相傳的當年項羽燒阿房宮,恐怕只是人們的想象,阿房宮從來就沒有被燒毀過的證據,或者說,阿房宮根本沒有建完。

項羽火燒阿房宮的說法流傳了約兩千年,但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阿房宮前殿遺址20萬平方米的勘探面內只發現了幾處紅燒土遺跡。專家認為,這表明歷史上有關項羽放火焚燒阿房宮的記載是不準確的。在歷史之中,阿房宮沒有建成,更沒有被燒毀過,它只是秦始皇一個未盡的夢想。

究竟專家的話可不可信,阿房宮到底存不存在,我們還要期待更多歷史根據才能解開這個千年難解之謎。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8謎】項羽不肯過江東之謎

項羽是秦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為人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因而在楚漢之爭中落敗,最終落得個自刎烏江的下場。項羽為何不渡烏江呢?兩千多年來,人們有種種說法。

有一種觀點認為,西楚霸王不過江東,是因為虞姬已死。 有人認為項羽不渡烏江是出于一種高貴的品質,是從早日消除人民的戰爭苦難考慮的。

項羽為何烏江不渡?兩千多年來,無論是文人騷客,還是歷史學家都給予極大的關注,但至今難有定論。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9謎】女兒國消失之謎

《西游記》中描寫的“女兒國”曾經留給人無數的幻想。“女兒國”在歷史上的確存在,據《舊唐書》記載:“東女國,西羌之別稱,以西海中復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為王。”但是到了唐代以后,史書關于東女國的記載就中斷了。難道東女國的出現只是曇花一現嗎?

扎壩極有可能是東女國殘余部落之一。扎壩人現在依然實行走婚,到晚上,女方在窗邊點一盞燈,等待男方出現。扎壩人住的都是碉樓,有十多米高,小伙子必須用手指插在石頭縫中,爬上碉樓。這要求體力好,身體靈活,其實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選擇。第二天雞叫時,小伙子會離開,從此兩人互相沒有任何關系。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10謎】慈禧夜明珠之謎

夜明珠是一種螢石礦物,發光原因是與它含有稀土元素有關,是礦物內有關的電子移動所致。

螢石雕琢成珍珠者即叫夜明珠,能發光的夜明珠不是珠貝蚌所產的珍珠。夜明珠還有許多奧秘,至今還沒有被專家們了解。至今仍是尚未徹底揭開的一個千古奇謎。

離咱們最近的夜明珠,最著名的,估計就數慈禧口含“美齡飾鞋”的那顆了。據盜慈禧墓的人,也就是孫殿英講:此珠分開是兩塊,合攏就是一個圓球,分開透明無光,合攏時透出一道綠色寒光,夜間百步之內可照見頭發。有書記載:說它重四兩二錢七分(合今133.4375克)。慈禧含在嘴中是為保尸身不化。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11謎】《易經》之謎

《易經》是華夏文化的寶貴遺產,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誕生了,一直被作為群經之首。由于歷史原因,形成研究斷層,導致精髓失傳。只留下《河圖》、《洛書》、先天卦、后天卦,以及六十四方陣等。但該書成于何時?作者是誰?有人說是伏羲氏,有人說是周文王,眾說紛紜。

《易經》也稱《周易》或《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是中國最古老的占卜術原著。在古代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易經》有三個版本:《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分別形成于夏、商、周三代,現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12謎】岳飛墓之謎

南宋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是個陰暗的歲末,抗金民族英雄岳飛,以及岳云、張憲等,以“莫須有”的罪名被以秦檜為首的投降派殺害于獄中。國都臨安的老百姓無不涕泣“,市人聞之,凄愴有墮淚者”。但是,這個墓里是否真有岳飛的遺骨,卻始終是歷史上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在民間傳說中,杭州眾安橋下十七號被認為是岳飛葬處。

至于今天所見的棲霞嶺岳飛墓,是否是假墳,也難以說清。我們知道,岳飛遇害后人們一直要求為他平反昭雪,但宋高宗始終置之不理。到了宋孝宗即位,為了給太上皇保留體面,假稱“仰承”高宗“圣意”,給岳飛恢復官爵與名譽,此時距岳飛遇害已21年了。

《金陀續編》卷十四載有淳熙六年(1179年)岳飛之子岳霖等《賜謚謝表》,其中講到朝廷昭雪岳飛冤案,說“葬以孤儀,起枯骨于九泉之下”。中國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南宋紹興十年,朝廷曾特授岳飛為少保,故岳霖稱“葬以孤儀”。其上曰“起枯骨于九泉之下”。若記載無誤,當指將岳飛之遺骨改葬于棲霞嶺。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13謎】"東臨碣石"之謎

曹操的《觀滄海》的起首四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聳峙”。秦始皇出巡求仙時曾登臨碣石,修建了行宮,并將一路事跡刻在石頭上。漢武帝、北魏文成帝、北齊文宣帝和唐太宗等都曾駕臨碣石,還留下不少詩詞。但到今天,碣石到底在什么地方成了一樁謎案。

碣石在哪里?在遼寧綏中縣的萬家鎮,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處宮殿的遺址。它規模宏大,占地達14 平方千米。據考證,這正是秦漢時期的。但這一發現仍未能給碣石之爭畫上句號,因為尚無證據證明此處就是碣石,而在北戴河的金山嘴同樣發現了一些秦漢古城等遺址。究竟誰是誰非呢?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14謎】《山海經》之謎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典籍中,《山海經》一直是一個令人困惑的異數。《山海經》在古代一直是被作為的地理書看待的,但是任憑學者們上下求索,卻誰也說不清書中那些山在何方?水流何處?對于那些所謂神話的解釋卻仍是眾說紛紜。古人為什么要留下這樣一部著作?

《山海經》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全書共計1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8卷,《大荒經》5卷。內容包羅萬象,主要記述古代地理、動物、植物、礦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具體成書年代及作者已無從考證。

《山海經》一書的作者和成書時間都還未確定。《山海經》現在最早的版本是經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校刊而成。過去認為為大禹、伯益所作,現代中國學者一般認為《山海經》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時間大約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楚人所作,到西漢校書時才合編在一起。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15謎】"上帝之鞭"之謎

蒙哥,蒙古汗國第四代大汗,成吉思汗之孫,以狂飆之勢橫掃歐亞大陸,被西方人譽為“上帝之鞭”。1258年,蒙哥號稱10萬大軍進攻宋朝,阻于重慶釣魚山城下,遭受重大挫折,蒙哥魂斷巴山。蒙哥是真正陣亡于戰場上的皇帝。但是"上帝之鞭"究竟如何陣亡,仍然沒有定論。

釣魚城之戰,有“東方特洛伊”之稱,是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奇跡,是十三世紀扭轉歐亞戰局和震驚世界的著名戰役,蒙哥大汗是真正馬革裹尸、陣亡于戰場上的皇帝。釣魚一城以彈丸之地,支持危亡河山,折斷這位“上帝之鞭”的,是重慶釣魚城這片寂寞沉落的古戰場。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16謎】《河圖》《洛書》之謎

《河圖》《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是中華文化,易經八卦和陰陽五行術數之源。從現存的有關史料來看,河圖洛書的來源古老悠久,撲朔迷離,沒有一個明確可靠的答案。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易·系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17謎】懿安皇后下落之謎

明熹宗朱由校皇后張氏,名嫣,字祖娥,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其父張國紀,因女兒致貴,被封為“太康伯”。天啟元年(1621年)四月,張氏被冊立為皇后。熹宗在位七年,昏庸無能,朝政被宦官魏忠賢和乳母客氏所壟斷。因此,史學界稱天啟(1621-1627)七年間為明代最黑暗的時期。

張皇后為人正直,常在熹宗面前歷數魏忠賢及客氏的不法行為,但始終未能引起熹宗警惕。直到病危之時,熹宗才聽取了張皇后的規勸,認清了魏忠賢及其黨羽篡權的野心,同意將帝位傳給信王朱由檢。

思宗(即崇禎皇帝)繼位后,為鞏固政權,在張皇后的幫助下,不負群臣眾望,干脆利落地清除了閹黨魏忠賢及其同伙。崇禎為感激張皇后,授予皇嫂“懿安皇后”尊號,享受皇太后待遇。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領大順農民軍攻陷北京,崇禎皇帝走投無路,于十九日晨自縊于萬壽山(煤山)。皇后周氏也在宮中自殺身亡,惟獨懿安皇后下落不明。為此引起種種傳聞,成為明清之際的一樁歷史疑案。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18謎】同治帝死因之謎

清入關后第八代皇帝同治,是葉赫那拉氏(慈禧)于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所生,同時也是咸豐皇帝(奕)的獨子。同治六歲時即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登基稱帝,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親政。但他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即病逝,此時距其親政日期不到兩年。

對于載淳的死因,眾說紛紜,有的說載淳是死于天花,有的說是死于梅毒。

在一些正規學術著作里都記載著同治帝微服出宮,嬉戲游樂,甚至出入煙館妓院的故事,如蕭一山所著《清代通史》中就有同治因出游而患梅毒終致死亡的記載。

同治究竟是死于天花還是死于梅毒,這兩種說法各有各的來源,而且都能找出各自的證據,讓人難以辨明,遂成清宮又一疑案。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19謎】東晉孝武帝出生之謎

說起東晉孝武帝司馬曜,許多史學家認為,他確實是一個千古奇人。作為一個帝王,他不僅死得出奇,而且其出生也是一個奇事。 按慣例,他是不應該來到這個世上的。原來,司馬曜的父親司馬昱與司馬曜的生身之母李氏并非天生地設的一對。

在司馬曜的母親李皇后之前,司馬昱有過兩任正妻。其中之一的鄭氏是個不會下蛋的“母雞”,沒有給他留下一男半女。第二任王氏的肚子倒是爭氣,一口氣生下了三個兒子,但其中二子早夭,另外的一個兒子司馬道生一門心思想謀反作亂,最終被廢黜了王位。母以子賤,王氏也因之被打入冷宮抑郁而死。

史家認為,沒有李氏就不可能有東晉孝武帝,而沒后宮佳麗十余年絕無子嗣,那么,天大的雨點,未來的皇太后位置也輪不到“形長而色黑”的李氏身上。但這個長得又黑又丑的李氏此后不久卻接連為司馬昱產下了兩個兒子,卻是至今難解的謎題。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20謎】唐伯虎名畫玄機之謎

居住在法國巴黎的法籍華人曹先生藏有一幅明代唐寅的絹畫。此畫高近200厘米,寬100厘米。畫中一位貴人和10個仕女,在春光明媚的花園里戲蝶。園內梨花似雪,空中蛺蝶飛舞,貴人神態不俗。畫的落款是:吳郡唐寅。作畫的時間是:正德庚辰(1520年)秋九月。此外,畫上還有好多位收藏者蓋的印章。在苦苦揭秘這幅名畫過程中,收藏者在萬里之外偶然發現唐寅一首藏詩,與名畫可謂絕配。經查,此詩竟來源于丹陽孫氏家譜。

從丹陽縣志上了解到,丹陽的孫氏族人,基本上全是三國東吳孫權的后裔。 在厚厚的孫氏家譜中,在這些家譜中居然收藏著唐寅、祝允明等諸多名人數百首在七峰山房留下的詩句,其中唐伯虎一人就有7首,而且基本都是鮮為人知的詩句。

不久,唐寅在孫氏園林的“抱甕園”內參加多人的飲宴時,又即興飲酒賦詩《宴孫氏抱甕園見梨花大開立成一律》,也就是后來畫中的意境。

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歷史上的21個千古謎團!

【第21謎】《夢溪筆談》記錄UFO之謎

《夢溪筆談》是北宋大科學家沈括的著作。書中對UFO的記載: “嘉佑中,揚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見,初出于天長縣陂澤中,后轉入甓社湖。。。如初日所照,遠處但見天赤如野火,倏然遠去,其行如飛,浮于波中。。。”這恐怕只有揭開UFO之謎,才能得到答案。

在《三國志》裴松之注中,有類似的記載,解釋一下就是:公元234年秋天,在西北五丈原地區,天空中出現了一顆發著閃閃紅光,來去自由的星星,它三來三往,從東北飛向西南,后來就消失在歷史的天空之中了。。。三國時期的衛士,茫然的看著天空中飛過UFO,歷史就是這樣神秘。

來源:口袋歷史?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70116/88715.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