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云南蒙自軍分區一名女兵在練習投擲手榴彈時出現意外,拉火后的手榴彈落在了腳邊,2.8秒到4秒鐘內將爆炸,殺傷半徑大于6米。多虧了現場指揮員,危難時刻果斷將女兵推入壕溝避險。
4月25日上午,云南省蒙自軍分區組織機關直屬隊200余名官兵進行武裝拉練。行軍20公里后,他們在野外訓練場組織手榴彈實投訓練。14時05分,輪到通信站工程師馬欣上場。擔任現場指揮員的作訓科科長梁波和邊防某團副政委馬永信,分別站在了馬欣的兩側。
“按照平時訓練的操作流程,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來……”馬欣領取到手榴彈實彈后,梁波和馬永信再一次給她講解了注意事項。“準備手榴彈!”看到馬欣神情鎮定,梁波下達了口令。擰開彈蓋,戳破防潮紙,套上拉火環。盡管入伍快10年,但第一次進行手榴彈實投的馬欣動作雖然規范有序,心里卻一陣陣發緊。
“投!”隨著一聲令下,馬欣匆忙投彈。沒想到,由于太緊張,握彈的右手大量出汗,引彈時動作變形,手榴彈脫手后直接砸中身前的擋墻被彈回,落在馬欣腳前的落彈溝哧哧地冒著白煙。
正常情況下,手榴彈從拉火環脫落到爆炸只有短短的2.8到4秒。如果處置不當,必將造成人員傷亡。眼看著手榴彈就要在腳下爆炸,梁波一把抓住馬欣,奮力跳進身后的避彈坑,并用身體為馬欣進行覆蓋保護。一側的馬永信邊觀察手榴彈引信燃燒情況邊掩護馬欣撤到安全位置,然后快速運動到投彈區下方的斜坡處臥倒隱蔽。
“轟!”就在3人隱蔽好的瞬間,手榴彈在掩體前劇烈爆炸。硝煙散去,見3人毫發無損,官兵們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云南省蒙自軍分區黨委作出決定:向勇救戰友的作訓科科長梁波、邊防某團副政委馬永信學習,并報請上級黨委為兩人記功。
全過程
新兵或者沒有經過投彈投擲訓練的人,很容易在實彈投擲訓練中產生緊張心理。手榴彈實彈投擲,是新兵訓練課目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不僅是對新兵軍事技能的檢驗,更是對新兵心理素質的一次考驗。新兵具有,怕脫手,擔心手榴彈拉環不脫落,顧慮在手中或附近爆炸等心理。由于心理緊張,恐慌,導致心率加快等異常生理活動、影響了實投技能的發揮。
近些年來,新兵中獨生子女居多,家庭生活條件優越,缺乏艱苦磨練,性格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較差;新兵訓練只有2個月時間,一部分新兵難以適應緊張的訓練環境,容易產生情緒波動,造成心理壓力。對此,實投前做好新兵的心理疏導工作,提高新兵的心理素質,顯得十分重要。
手榴彈或稱手雷,種類很多,結構也各不相同,在以后的文章會作詳細介紹。但是投擲的動作基本上一樣。這里以木柄教練手榴彈為例,對投彈動作做個簡單介紹。
當然對于經驗豐富的人,也可以用拋或者其他姿勢
口令:準備手榴彈、投。
動作要領:當聽到“準備手榴彈”的口令時,右手取彈,兩手協力擰開彈蓋,捅破防潮紙,取出拉火環,將拉火環套于小指根部,右手握彈,其握彈的方法為:四指卷握,小指彎曲于木柄末端(右手拇指壓于食指或拇指與食指相接,有左手握彈的同志下右手相同),握好彈后,將彈置于右肩前,彈體約與肩同高,兩眼注視前方,成準備姿勢。聽到“投”的中口令時,右腳后退一大步,右手將彈由體前經體側引向后方,右臂自然伸直,彈體略比右肩低,身體左側正對投彈方向,左小臂自然屈于腹前,左腿伸直,右腿彎曲,上體側后仰,身體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腳。完成引彈動作后,右腳迅速向后用力蹬地,伸直右腿,同時向前送胯轉體,挺胸抬頭,以大臂帶動小臂用力揮臂,當揮臂過肩時,左腳迅速蹬地,猛收腹,扣手腕將彈向目標方向投出。重點難點:蹬地、送胯、轉體、揮臂扣腕。
聽起來有點復雜,其實就幾個動作。但是還要加以訓練,才能確保在實投中不會出差錯。然而還是有很多出現了“偏差”。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226/77945.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