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俄簽訂的蘇-35軍事合約,已經在2016年的12月開啟正式交付階段,已經有4架戰機走進中國境內,預計在2017年年底之前執行第二批交付,2018年再次交付10架后,此份軍事合約就可實現全部完工狀態。
在2015年期間,俄羅斯國防部負責人曾公開表示過,中國仍然是俄羅斯出口戰機的大市場,其發展前景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如此看來,中國與俄羅斯的軍事淵源還會再繼續發展下去,蘇-35戰機的合約簽訂,就是很好的證明。俄羅斯將自己高性能的軍事武器進口給中國,就不怕中國會高仿蘇-35戰機嗎?我們來分析一下。俄羅斯媒體曾經說過,中國殲15戰機是按T-10-K3原型機生產,殲16是仿照蘇-30戰斗機,而殲-11B更是由俄羅斯直接授權研制的蘇-27戰斗機。按照以往機型的判斷,中國可能還沒有正式吃透原版蘇27戰機的研制原理,否者按照中國具備的技術能力,早就可以自主研制出類似蘇35戰機,這也許就是俄羅斯不怕中國仿制其戰機的緣由吧!
蘇35戰機上面的航電程序很是復雜,俄羅斯絕對不會輕易松口幫助中國進行技術指導。但中國會要求俄羅斯在戰機上增加自己的設備,因此俄羅斯在2017年交付中國蘇35戰機,可能還會出現后期的技術變化,出現的蘇35戰機更加適合解放軍使用。因而俄羅斯更加確定,中國會繼續進行蘇35的軍事訂單。
曾經美國一度幫助俄羅斯進行軍事宣傳出,稱俄制的軍事武器很是厲害,尤其是蘇35戰機可算作是最可怕的武器。在美國軍事網站上,蘇35戰機被評選為2016年俄羅斯研制最可怕武器排名首位,更是中國戰機四代更新五代時,空缺急補最佳的選擇型。正是因為有美國廣告效應,所以俄羅斯對于自己的軍事武器更加自信。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這些年經濟發展很是緩慢,軍事裝備出口早已經作為俄羅斯的實力產業之一,而中國一直被俄羅斯視為軍事大市場,更是俄以后重點發展的國家,如今向中國推銷新型武器是俄羅斯首要之事。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307/112219.html
文章列表
BloggerAds
- Dec 31 Sun 2017 22:06
中俄戰略合作:中俄軍事淵源繼續發展 軍備貿易已成為俄支柱產業
文章出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