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開始有些納悶,一次偶然機會,閑逛到華亭老街(上海松江)“東嶽廟”,發現執事也沒有和尚僧侶,忽覺有相似之處,便設法與廟里人物攀談,忽然茅塞頓開:
原來東岳廟,供奉的“嶽神”就是“獄神”——楊文圣,在一些地方叫做“天齊廟”,更吃驚的是,廟里的人等,都是直呼“東岳廟”為“嶽神廟”或者“嶽廟”,傳說岳神是東岳泰山神主,原本上海松江人楊文圣,相傳生前是個獄管,11世紀被宋什么宗給封為東岳大帝,分管地獄編制,案審72曹,刑分36獄,所以又稱獄神。忽然無數信息涌入腦海,回頭查過資料,十分驚訝:
據《辭海》解釋:“從山,從丘。古文字形,象兩座高大的山峰形,表示高山大嶺。“岳”字從山,獄聲。本義:高大的山”原來“嶽神廟”無論意思、內涵和讀音,都是與“獄神廟”貫通的!
那么這第八十回中出現的“天齊廟”會不會是我們充滿無邊猜想的“獄神廟”石頭記未傳世的后文故事發生地?
紅學家推斷的監獄完全是望文生義,而不懂江南宗教文化,尤其是吳地文化,包括劉姥姥、巧姐、賈蓉這些人的故事都在獄神廟有情節,顯然需要一個很大的空間,岳神廟一般都是建筑群,所謂的獄神廟,也是紅學家楞說存在的“獄神廟”,充其量看是一間祠堂。更何況,沒有資料顯示,清朝有“獄神廟”一詞。岳神廟是是開放的、大型的廟宇場所適合各種人物發生故事提供足夠空間。嶽神和獄神只是少了一個山字頭,獄神廟就是紅學家“考證”出來的東西,中國文獻沒有這個詞,而嶽神廟卻各地都有這樣名勝。而不是紅學家楞考證出獄神廟這個詞匯!對于批書人來講獄神和嶽神,都是楊文圣是一個人,所以無所謂,可以就簡也可以做通用,而對根本沒看懂紅樓夢的磚家,就考證出了“獄神廟”這種根本不存在的建筑來了嶽神廟才是故事發生的真正空間!嶽神廟就是岳神廟。故事發生,顯然是一個很大空間。
而令人驚訝的是吳祖本的出現,在沒看過我這樣從未公諸于世的猜測,而出現了多處“嶽神廟”故事,那吳祖本的“嶽神廟”,正是批語中的“獄神廟”!
更震驚的是吳祖本的第八十回,三處“天齊廟”文字都是“嶽神廟”!
不知哪一級抄寫環節,嶽神廟被修改為“天齊廟”,但是,可以肯定,更多80回抄本被發現以后,一定會出現“嶽神廟”字樣!
如果有一天,這樣的80回抄本被發現,那么,即便吳祖本一頁影印資料都未公布,那么這個本子也就被鐵據證實了它的存在與可信。
我不擔心這個吳祖本能不能面世,而是渴望更多抄本出現,只要這一處異文與“嶽神廟”重合,那么一切就不要再解釋——紅學完蛋了!
《石頭記》(《紅樓夢》)第八十回,出現一個大家不為留意的地名“天齊廟”:
【文本】此時寶玉已過了百日,出門行走。亦曾過來見過金桂,“舉止形容也不怪厲,一般是鮮花嫩柳,與眾姊妹不差上下的人,焉得這等樣情性,可為奇之至極”。因此心下納悶。這日與王夫人請安去,又正遇見迎春奶娘來家請安,說起孫紹祖甚屬不端,“姑娘惟有背地里淌眼抹淚的,只要接了來家散誕兩日”。王夫人因說:“我正要這兩日接他去,只因七事八事的都不遂心,所以就忘了。前兒寶玉去了,回來也曾說過的。明日是個好日子,就接去。”正說著,賈母打發人來找寶玉,說:“明兒一早往天齊廟還愿。”寶玉如今巴不得各處去逛逛,聽見如此,喜的一夜不曾合眼,盼明不明的。
次日一早,梳洗穿帶已畢,隨了兩三個老嬤嬤坐車出西城門外天齊廟來燒香還愿。這廟里已是昨日預備停妥的。寶玉天生性怯,不敢近猙獰神鬼之像。這天齊廟本系前朝所修,極其宏壯。如今年深歲久,又極其荒涼。里面泥胎塑像皆極其兇惡,是以忙忙的焚過紙馬錢糧,便退至道院歇息。
這個空間場所“極其宏壯”、“極其荒涼”,作者可以刻意用了兩個“極其”來鋪墊這個大觀園以外建筑,一般情況,廟里是僧侶居住場所,而我們的故事中,明明是來還愿的,不見廟里有和尚尼姑,反而是“當家”的是“老王道士”,混跡江湖的“王一貼”。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216/102432.html
文章列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