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生活·藝術·家|極致生活方式的發現者鳴沙山琴聲嗚咽,月牙泉叮咚不舍流年,洞窟天女未落凡間,即使你從未來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處敦煌。
| 生活·藝術·家 |
極致生活方式的發現者
鳴沙山琴聲嗚咽,
月牙泉叮咚不舍流年,
洞窟天女未落凡間,
即使你從未來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處敦煌。
經不住內心的召喚,
有這樣一個男人,
懷揣對壁畫藝術的敬意,
暮春三月來到敦煌,
開始了長達九個月的駐地創作。
直面洞窟,直面山水,直面沙塵,
他心無旁騖地汲取敦煌給予的營養,
于寂寞無言里,
品味藝術的精華。
瓦房泥墻的庭院透著古樸,
背后鳴沙山遙遙竊語,
如此匍匐在敦煌腳下,
內心也越發平靜強大。
這個從中央美院版畫系畢業的男人,
早前用一萬多塊石膏板,
創造了極賦敦煌氣質的《夏蟲國》。
只是這一次,
他將用最質樸的方式,
表達對敦煌壁畫藝術的誠意。
扔掉輕薄便利的紙張,
改在泥板上作畫,
他用敦煌當地鳴沙山的沙、
大泉河的土,自種的麥秸,
勾石灰調出了最古老的泥板。
試圖還原最真實的唐代壁畫的創作過程,
用手繪的方式記錄最初的信仰。
年輪瘋長,時光悄變,
飛天的天女,反彈的琵琶,
敦煌腳下的沙土來來回回,
他帶著30個畫匠駐地創作,
歷時9個月,270個日夜,
2000多塊靜態的手繪泥板畫流動了起來,
凝聚成420秒的動畫,
講述了一段關于玄奘西行的故事。
黃沙埋忠骨,妙僧行難路,
玄奘堅韌執著、不服輸,
即使手中壘砌的佛塔化沙遠逝,
心中的真理卻歷久彌堅。
當黃沙鋪滿白雪,
白雪變成夏夜,
一切苦難皆如平常,
心之所至便為長安。
這部作品最終命名為《莫高霞光》,
取自樂僔開窟的那道光芒,
那一縷霞光照耀的是虔誠信仰,
是玄奘大師探求真理的智慧光芒。
他希望能夠用作品傳承壁畫藝術,
傳續古人心法。
這個男人的名字叫——湯柏華。
他的背后是“西遇知美|敦煌”項目計劃。
“西遇知美|敦煌”項目由東方證券心得益彰公益基金會、上海第一財經公益基金會與敦煌研究院共同發起,旨在通過數字化的方式保護和傳承敦煌博大精深的文化,在傳承傳統、啟發當下方面做出創新和嘗試。項目為期五年,《莫高霞光》是它第一個孩子。
12月18日至1月3日,
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莫高霞光》將走出敦煌,
帶著原稿和部分莫高窟藏品來到你面前,
只要你來,只要你想,
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敦煌。
展出時間: 2016年12月18日-2017年1月3日
展出地點: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5樓8號展廳
主辦方 : 東方證券心得益彰公益基金會、
第一財金公益基金會、敦煌研究院
展覽名稱: 見(xian)霞光
展出內容:《莫高霞光》手繪泥板、繪畫顏料、
泥板等實物、《莫高霞光》動畫片展
映、《莫高霞光》紀錄片、敦煌文獻
等部分藏品
▼點擊“閱讀原文”,領取電子門票
就愛閱讀www.92to.com網友整理上傳,為您提供最全的知識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ujia/20161215/70836.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