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男女兩性的生理特征在一名21歲的少年身上融合,這是她區別于常人的最大特征。這種特征,模糊了她21年的人生,也為她帶來無盡的嘲笑、羞辱與打罵。攝影:陳文才/南都網
出生便遭生母拋棄1993年夏天,小民降臨到這個世界―――她的出生夾雜著巧合,也同時注定是個悲劇。小民的母親在生她之前,已經與另外一名男子結婚,但因游手好閑遭到男方家庭的厭惡,一怒之下便離家出走。
小民的成長幾乎伴隨著嘲諷與歧視,在父親收到這個孩子之日起,同村的不少村民便開始勸他別要。但父親并未理會,他堅持用自己僅有的低保收入將孩子撫養長大。易女士告訴南都記者,自從父親開始撫養小民,他在村中似乎說話再也沒以前那樣理直氣壯,偶爾也會發脾氣打罵小民。
據介紹,家人也試圖帶其送往醫院救治,“但小縣城醫院說治療年齡已過,再加上治這病也要花不少錢,后來就不了了之”。
當 被問及愿意變成男孩還是女孩,靦腆的小民最開始說想變成男孩。但在被問及喜歡怎樣的衣服時,卻又抬頭指向掛在衣架上那兩件新衣裳。易女士說,在自己家居住 的這段時間,小民總是在男孩與女孩之間搖擺不定,想法變換得很快。小民是希望社會能幫到她,讓她能夠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qiwen/20161116/55925.html
文章列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