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現代快報》報道,江蘇省泗陽縣政府食堂不設門檻對外開放,“官民同餐”,不僅書記、縣長可以吃,農民工也可以端著盤子,跟縣里的機關干部們一起排隊打飯,然后與干部們坐在一起用餐。這個機關食堂價格實惠,葷菜一般都在四五元一份,最貴的排骨才8元;素菜1.5元到2元一份。早晚餐三四塊錢,午餐9元就能吃飽吃好,而且對社會無門檻開放,大大方便了附近的民工和居民。
看到農民工也能進縣政府食堂就餐,而且價格又如此實惠,我想,除了俺吳鉤,許多看到這則消息的網友都會高興,都想給泗陽縣政府食堂點一個大大的贊。可是細一想不對啊。一個縣政府食堂能容納多少人就餐啊,也就是說,來縣政府食堂就餐的不過區區幾個“蹭飯”的農民工,主要還是非農民工。所謂“官民同樂”、“官民同餐”只不過是一個由頭和假象罷了。
眾所周知,中國有大大小小無數個機關,也同樣有大大小小無數個機關食堂。雖然機關食堂大小不同,但機關食堂大多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財政有補貼,用料講究,安全有保障,還價格低廉,非常實惠。總之,去機關食堂就餐的利好,“誰吃誰知道”,一般人是沒有資格進機關食堂就餐的。正因為如此,現在社會上對各類機關食堂頗有微詞;所以上到省部委、下到縣政府,一些機關食堂開始知道“對外開放”了。而且,每一有機關食堂開放,我發現都引來媒體的報道和點贊,仿佛真的實行了“官民同餐”。
我覺得所謂的“官民同餐”不過是一個假象,更是一種對民的“消費”。就拿江蘇省泗陽縣政府食堂不設門檻,對外開放來說吧。一個縣政府機關食堂又不是人民大會堂,能有多少接待能力呢?即使真的什么門檻也不設,讓農民工就餐,又有多少農民工。在這個所謂的“不設門檻,幾元錢可吃飽,農民工成常客”的食堂,官的成分有多少,而農民工的成分又能占幾成,為什么報道只字不提?
既然機關食堂能這樣質優價廉,如此實惠,為什么社會和市場上沒有?為什么機關食堂的特殊性總是無誰能比?如果是這樣,即使全中國的所有機關食堂都允許農民工就餐又有何用?說到底機關食堂最終還是保障機關的內部食堂,農民工不過是被請來粉飾機關的道具。中國的農民工不需要接納他們的機關食堂,需要的是像機關食堂一樣消費水準的市場,這才是真正的“不設門檻”與“官民同餐”!
其實說到底,江蘇省泗陽縣政府機關食堂允許農民工就餐,農民工只是應個名,官員才是輪了個紅。這樣的機關食堂門檻再低,農民工也是“寄人籬下”,需要看人臉色。機關食堂讓幾個農民工就餐,不過是掩蓋自己的隱性福利,讓一切顯得更正義,更合法化罷了。農民工看似是去機關食堂就餐消費,其實被“消費”的卻是幾個可憐的農民工!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216/72339.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