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反思一件事情,就是對比測評筆記本電腦究竟是好還是壞。
從理論上來說,沒有什么比對比兩款電腦更客觀的了,A電腦比B電腦CPU溫度高一些,B比A跑分低一些,A比B固態硬盤用得好一些,而B比A便宜幾百。
乍一看這真是既直觀又客觀還有大局觀,是典型的“三觀正”,可是這么做卻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把一些機器的優缺點給放大了。
比如A電腦比B電腦CPU溫度高了3-4℃,其實在具體使用中真沒啥區別,可是看了測評后,卻會得出“A電腦散熱好,B電腦散熱差”的結論,而實際上A、B兩臺電腦散熱都是正常范圍的。
這么說可能大家感覺不是很直觀,所以我今天就來對比一下我們上周五直播中提到的四臺新一代PC,給大家感受一下對比評測所帶來的細節體現。
PS:考慮到產品定位問題,所以微軟Surface Pro4不納入對比機型里,Pro4這款品牌價值和設計占比較大。如果一定要我舉個例子的話,就和蘋果Macbook系列一樣,那種感覺大家應該懂。
惠普 Pavilion x360
戴爾魔方 13MF-Pro
聯想 Yoga710-14
華為 MateBook
性能方面(皆選擇i5中配):
聯想 Yoga710-14>惠普 Pavilion x360=戴爾魔方 13MF-Pro>華為 MateBook
聯想、惠普、戴爾三款筆記本的CPU性能是一樣的,但是聯想這款搭載獨立顯卡,所以綜合性能最強,而MateBook搭載的是無風扇酷睿m處理器,性能墊底。
分析:
看似聯想性能好威猛,華為性能好弱雞,而實際上,聯想處理程序的速度并不會因為多了張獨立顯卡而加快,華為的酷睿m處理器也并沒有弱到上網都卡的地步。
便攜方面:
華為 MateBook>惠普 Pavilion x360>聯想 Yoga710-14>戴爾魔方 13MF-Pro
華為是平板+鍵盤蓋板的組合,且屏幕較小尺寸也小,所以便攜性上有先天優勢,而后三款都是翻轉屏筆記本,所以重量較大。
分析:
而實際上,華為640g>惠普1580g>聯想1600g>戴爾1750g,這都不能算是特別重的電腦。
華為特別輕,而翻轉形態的三款筆記本電腦重量差距也就在170g以內,一般人多背170g真的感覺不到差距。
價格方面:
惠普 Pavilion x360>聯想 Yoga710-14>戴爾魔方 13MF-Pro>華為 MateBook
性能差距剛才已經闡述清楚,而價格方面,惠普是最便宜的。
分析:
實際價格是,惠普4999=戴爾4999>聯想6499>華為6688。
惠普好像很便宜,而華為則很貴?且往下看。
做工方面:
華為 MateBook>聯想 Yoga710-14=戴爾魔方 13MF-Pro>惠普 Pavilion x360
華為在機身的用料和設計上花了相當大的功夫,且屏幕毫無擠壓漏光的問題,而聯想和戴爾兩款電腦的金屬質感處理得都不錯,在該價位也屬于上游水平,惠普由于是塑料外殼所以質感最差,但價格最便宜。
分析:
但你說惠普做得真不到位嗎?這四臺電腦里,它性能排第二,便攜排第三,價格牌第一。
這個時候大家可能會覺得惠普這臺電腦就是個高配低價做工差的典型。
但實際上千萬不能有這種想法,因為你已經不知不覺地把這臺機器歸納在“做工差”里了,而實際上這類新一代PC,放到游戲本陣營里,絕對屬于做工上乘的,無論是轉軸還是屏幕外框,都要比同價位、同品牌的惠普暗夜精靈系列高一個檔次,說它做工差是不客觀的。
【適宜人群】
微軟Surface Pro 4:經常出差的商務人士,戶外操作簡單的工程設計,需要移動性強的學生和追求時尚的人群。
華為MateBook:經常出差的商務人士,需要移動性強的學生和追求時尚的人群。
惠普 Pavilion x360:需要新一代PC的觸屏和翻轉功能,且看中性價比。
戴爾魔方 13MF-Pro:需要新一代PC的觸屏和翻轉功能,需要更強的金屬質感。
聯想 Yoga710-14:需要新一代PC的觸屏和翻轉功能,同時對游戲性能有簡單的要求。
【豬王的反思】
很多小白求推薦時,會要我對比兩臺電腦,而我總會根據數據直接告訴他,這A和B相比,A電腦性能強做工差,B電腦性能差做工強。
小白一聽就慌了,腦子里浮現出的畫面是:A電腦性能爆炸,做工就是一堆爛塑料,而B電腦做工精致賽蘋果,但性能上個網都卡。
這真不是我想要的結果,我只是根據數據和實際體驗得出的對比結果,但是在沒有任何概念的小白眼里,就容易極端化,再加上那些吹毛求疵、人傻怪電腦的消費者添油加醋一頓點評,那電腦的實際模樣早就被忘到九霄云外了。
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我的辦法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制定一套評分體系,將性能、工藝、屏幕、外設用純理性的數據進行評判,再加上價格作為最后的數據,得出各個子項成績,消費者對其中的差距應該就能有個相對客觀的認識。
但是評分標準是什么?如何評分才能做到服眾?這是個大難題。
中策是讓小白自己去線下店鋪試用真機,憑借實際體驗來判斷做工、屏幕、外設等手感,再根據理論性能和價格來判斷自己是否需要購買。
這個辦法的缺點是去實體店終究不如手機上看看測評來得方便快捷,并且目前依舊有實體店奸商坑小白的事情發生,像微軟線下授權店這種正規店鋪雖然在主要城市里都能找到,但是目前還有占據全部市場。
下策就只有和現在一樣,多看視頻測評和圖文點評,然后參考各路大神的評價,綜合判斷,去能夠7天無理由退換的地方購買,萬一臉黑買來一臺完全不合自己口味的,那只好退貨了……
這招的缺點顯而易見,首先很難得到客觀的解答,其次最后依舊是冒險選購,最后還得退貨,給網購的群體添加一臺“二手產品”,也給廠商售后造成壓力。
讓消費者買到適合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是筆吧評測室的一個小目標,大家有想法的可以直接留言,我們群策群力,發動群眾的力量,相信這個行業也能為此得到改善。
每天點評一款
我們明天再見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bangong/20170312/119842.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