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音障就是戰斗機在飛行速度達到0.9馬赫(時速約950公里)時,局部氣流的速度可能就達到聲速,產生局部激波, 從而使氣動阻力劇增。要進一步提高速度,就需要發動機有更大的推力去突破音障。因此一旦戰斗機穿越音障后,周圍壓力將會陡降,在比較潮濕的天氣,有時陡降的壓力所造成的瞬間低溫可能會讓氣溫低于它的露點(Dew Point),使得水汽凝結變成微小的水珠,肉眼看來就像是云霧般的狀態。但由于這個低壓帶會隨著空氣離機身的距離增加而恢復到常壓,因此整體看來形狀像是一個以物體為中心軸、向四周均勻擴散的圓錐狀云團。

突破音障的圖片我看見了很多,比如上面這張F/A-18“大黃蜂”突破音障的圖片,就是軍迷們耳熟能詳的瞬間。那么,中國即將引進的蘇-35戰斗機,在國內媒體的照片不多,突破音障這類圖片也較少。本文就同大家一起欣賞一下蘇-35突破音障的那些美圖。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激波造成的水氣凝結成的微小水珠形成的云霧會隨著離機身的距離增加而迅速消失,有時不可能拍攝到圖一那么清晰的白色圓錐形水霧,或者是只拍攝到水霧散去的瞬間,這是一種不完美,當然也是一種缺陷美。

另外,本文認為空氣中的水分子多少也與白色圓錐形水霧成為的大小有關,在干燥的塔克拉巴干沙漠地區試飛的戰斗機,形成的水霧就一定比潮濕的成都地區的要少。

蘇-35戰斗機表演“搖滾飛機頭”動作


另外戰斗機做上下俯仰或滾轉機動動作時,機翼高速劃過空氣,也會形成水霧,當然這時的水霧會呈現線狀。也就是說,戰斗機在亞音速飛行時,也會產生白霧。



特別聲明:本文為網易自媒體平臺“網易號”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網易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3001.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