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紅樓夢》第53回,出現一個詭異人物——烏進孝
         【文本】一時,拿了請人吃年酒的日期單子來了。賈珍看了,命交與賴升去看了,請人別重這上頭日子。因在廳上看著小廝們抬圍屏,擦抹幾案金銀供器。只見小廝手里拿著個稟帖并一篇帳目,回說:“黑山村的烏莊頭來了。”賈珍道:“這個老砍頭的今兒才來。”說著,賈蓉接過稟帖和帳目,忙展開捧著,賈珍倒背著兩手,向賈蓉手內只看紅稟帖上寫著:“門下莊頭烏進孝叩請爺、奶奶萬福金安,并公子小姐金安。新春大喜大福,榮貴平安,加官進祿,萬事如意。”
     
    這里烏進孝第一次出現,賈珍直接稱呼他是“老砍頭”,如果沒有吳本后28回橫空出世,怕再過一百年,也沒有人會想到作者安排這個人出場的用意。
     
    通過吳本后28回,我們驚奇發現,烏進孝這個名字,原來是殺人魔王張獻忠幻化而來:進——獻孝——忠
   
    烏進孝——張獻忠,不光對應工整,而且人物的性格與事跡也不再模糊。
    
    首先,在第九十二回 家宅亂惡子通強梁世道艱道人連流寇”中
   【文本】黑山村的老砍頭烏進孝同四個養子也闖進園子殺人了,高喊什么“天有恩與人,人無報與天,當殺盡天下人,以合天意,婦則淫之殺之,孺則煮之食之。”因與柳湘蓮的隊伍合為一處,到處殺伐作惡。  (《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過錄本原文第92回)
    
    我們先不談張獻忠四個養子問題,只看烏進孝口號:天有恩與人,人無報與天,當殺盡天下人,以合天意,婦則淫之殺之,孺則煮之食之。

這正是張獻忠的口號:且看吳梅村《綏寇紀略》關于張獻忠的刻在石頭上的“圣諭六言”:
烏進孝與殺入魔王張獻忠

文曰:“天以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明末清初文人戴笠(1614~1682《懷陵流寇始終錄》載:“天以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刻諸石”

烏進孝與殺入魔王張獻忠

1934年四川廣漢出土了這塊石碑,正是“天以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可見史料真實可靠,“當殺盡天下人,以合天意,婦則淫之殺之,孺則煮之食之”這種惡貫滿盈的流寇行為正是作者借“烏進孝”在小說中加以痛斥與控訴。

吳梅村對張獻忠李自成等流寇禍國殃民的仇恨,甚至遠超過受清人統治的屈辱。在他的作品中,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與體現。

小說緊接著借黛玉之口表達了作者的觀點:
         【文本】黛玉聽了這番謬論,憤然道:“天地之間,最尊貴的是人,人代上蒼轄理方地,使之風調雨順,若人間昏庸,或泰極否來,盛極必衰,天厭世人,當可以洪水、地震、狂風等天災減摧人口恒之,人有何資質奪天之權行兇霸道?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人人皆可死,他們為何不死?管他八大王、九山王的,遲早會有報應,真真人若無知可以禍國殃民矣!”(《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第92)
      
       這里作者雖然再說烏進孝,但點名“管他八大王、九山王的”的“八大王”,矛頭直指張獻忠,因為眾所周知,“八大王”正是張獻忠的自號。

     在明末清初,人們根據傳聞,謠傳著“七殺碑”,雖然,史料上與文物上,不見一個“殺”字,但從各種史料,很清楚反應了張獻忠慘絕人寰的屠殺,“七殺詩”寫道:
                天生萬物以養民,民無一善可報天。 
                殺殺殺殺殺殺殺!不忠之人曰可殺! 
                不孝之人曰可殺!不仁之人曰可殺! 
                不義之人曰可殺!不禮不智不信人, 
                大西王曰殺殺殺!我生不為逐鹿來, 
                都門懶筑黃金臺, 狀元百官都如狗, 
                總是刀下觳觫材。傳令麾下四王子, 
                破城不須封刀匕。山頭代天樹此碑, 
                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

         盡管學者懷疑這是清人栽贓張獻忠,把自己四川屠城罪惡抹去,但這首詩也側面反應了張獻忠的慘無人道,結合《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后28回內容,我們甚至可以相信,也非清人故意的栽贓。

         《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在第99回“林黛玉還魂證前緣 賈寶玉展裘觸舊情”中,作者借著名說書人柳麻子口中說道:
        【文本】走向前來,原來是個說書人,口中念叨:“殺,殺,殺,痛睹國亡十有八,戮男淫女屠全城,孺子老弱尸趴。哭,哭,哭,千里彌望人煙絕,賊寇殘絕吃孺婦,慘苦萬狀盡殃害,瓦屋樓閣盡毀誅…”(《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過錄本原文之第99回)
    
          這里的“殺殺殺”與張獻忠七殺詩實乃異曲同工。
    
          面對這樣的殘酷,作者借小說人物表達了自己刻骨的仇恨:
         【文本】婦人邊走邊哭笑呼喊:“你也殺,他也殺,老張老李去你媽!”(《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第一百零二回“冷惜春甘伴青燈佛潔妙玉泥陷瓜洲渡”)這里作者對張獻忠李自成直接報以粗口,也許穿越回到明末,我們真的隨處可以聽到這樣的民謠,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這樣的民謠,是超乎任何當代人思維的。
    
         通過對張獻忠與烏進孝的互相滲透理解,我們終于可以知道賈珍的話“這個老砍頭”是怎么一會事,原來就是對張獻忠殺人如麻的血淚控訴。真是一下貫通任督二脈一樣,讓人徹悟《石頭記》真實內涵。

      (注:本文思想為吳雪松原創,網絡有個別網友從本人聊天記錄中獲取信息率先發布對此表示譴責!)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225/106906.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