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導讀:

有關“養老保險多繳長繳未必劃算”的觀點在網上引發熱議。播播的后臺也有很多菠菜們來問播播,在大家的印象里,你已經繳滿15年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沒必要再繳下去。事

  有關“養老保險多繳長繳未必劃算”的觀點在網上引發熱議。播播的后臺也有很多菠菜們來問播播,在大家的印象里,你已經繳滿15年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沒必要再繳下去。

  事實果真如此?問播播的話,播播就告訴你要綜合各方觀點發現,要視具體的情況而定。

  疑慮:未必能活到領完養老金

  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險法》規定,養老金需要繳滿15年到法定退休年齡后才可以領取,如果退休時沒有繳滿15年可以繼續繳存,直到滿足年限,退休后每個月領一次養老金。

  根據養老金的計算方法,退休后能領多少錢與四個因素相關:所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個人工作歷年來的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繳費年限和退休時個人賬戶余額。由此看來,繳得越多時間越長,退休后領到的養老金就會越多。但需要注意的前提是,領取人員必須得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一直良好,起碼要在退休后的139個月的個人賬戶領取期限內一直健在,才能把本來就屬于自己個人積累的養老金領取完。

  這也正是近期“多繳長繳未必劃算”的觀點起因。不少網友認為,已經繳滿15年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且“最終可能不能領完自己繳納的所有金額”,因此繳滿15年就可以停止繳費。

  低于社會平均工資水平者多繳劃算

  繳多長時間才劃算不能一概而論。“打個比方,如果你是正常工作的職工,身體狀況良好,那么退休后不僅可以享受個人繳納的部分,還能享受單位繳納的部分,后者要遠高于前者,少繳養老金可能會有損失。”

  如果從事的是社會基層工作,比如清潔工、服務員等,個人工資水平要低于社會平均工資水平,那么就會從養老金制度中獲益———工作中繳納很少的養老金,在退休后反而能獲取較高的養老金。從這方面來看,養老金制度也有一點“劫富濟貧”的意思。

  壽命問題確實會使“多繳多得”的說法存變數

  相反,如果是高知識分子、從事技術性工作、個人工資水平遠高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水平,可能會比較“吃虧”。

  壽命問題確實會使“多繳多得”的說法存在變數。現行政策下,養老金領取人去世后,統籌賬戶中單位繳納部分劃歸公共財政,所以很多人覺得與其最后“充公”,還不如少繳一點,反正有財政兜底,拿最低檔養老金也無所謂,至少沒“損失”。

  一次性補繳15年社保到底劃算不劃算?

  有媒體報道稱,個人可以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補繳的政策是:一次性補繳近9萬元,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可以每個月領1100元左右的養老金。隨著時間推移,每個月的養老金還會增長。

  這種一次性補繳劃不劃算?問理財君綜合各方數據比較發現,68歲左右的時候,可以把養老金賺回來。具體的數據詳見表格:

  如果一次性把這9萬交給政府,每月領養老金,每年的養老金預計有5%的漲幅(根據歷史規律)。也就是說,大約第8年的時候,投資收益+本金與領取到的養老金大約持平,也就是說個人到68歲左右的時候,可以把養老金賺回來。

  綜上所述,如果參加這次養老金補辦好處:

  1、考慮到現在的平均壽命等,10年內把養老金賺回來還是沒問題的。之后領到的都是賺到的。

  2、每個月有1000多塊錢的“工資”可領,生活水平可以保障,心理上也更有安全感。而且每年1萬多的養老金,比投資收益每年4500元多很多,生活水平可以更高。

  當然,壞處主要是:

  1、萬一生病,尤其是大病,需要大筆資金的時候比較麻煩。投資的話,至少本金9萬是可以備用的。

  2、如果有不測,雖說會退回部分養老金中的個人部分,但只有很少的8%(約7200元)。

  作者微信:送牛股(w1865661)

看文倉www.kanwencang.com網友整理上傳,為您提供最全的知識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109/83830.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