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使南極氣候變極端,帶來嚴重災難。南極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曾經的南極冷到能把時間凍住,而現在的南極,是受全球變暖影響最大的地方,冰蓋的消失和海洋環境的變化給氣候、海平面、生物多樣性和人類造成了全球性的后果。
據西班牙媒體報道,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誕生于1958年,是一個國際性跨學科機構。此后越來越多的專家登上了這片廣袤的冰雪大陸。
南極
截至 2014年已有29個國家在這里展開科學研究。2014年4月該機構邀請來自22個國家的75位科學家,共同商討未來南極研究的主要課題,如何傳播有關南 極的科學知識,以及如何對各國的政策產生影響。這是南極研究界首次齊聚一堂,共商大事。
會議決定的首要課題就是南極生態系統的全球影響。南 極大氣層的變化對氣溫、大氣循環、地球化學和能源平等都產生了影響。然而,人類對這些關系,以及極地氣候如何對熱帶海洋和季風產生影響卻知之甚少。
南大洋 十分關鍵,因為它和所有海洋共同構成一個將大氣層的熱量和二氧化碳傳遞到深海的體系。傳遞到北方的營養物質支撐著海洋食物鏈。隨著不斷吸收二氧化碳,海洋 開始酸化,而南方冰冷的海水正是這種變化的源頭。人類應當研究為何最近40多年來南大洋幽深的海水水溫會越來越高,而且含鹽量會逐漸降低。
南極基地
海冰能夠反射和過濾陽光,并且調解海洋與大氣層之間的熱量和氣體交換。海冰的凝固和融化能夠影響表層海水的含鹽量,進而影響海水的密度和凝固點。了解到底是什么因素控制著海冰的分布和體積是關鍵。
第二個課題是了解南極的海冰如何、從哪里開始以及為什么逐漸減少。數千年來南極海冰的體積一直相對穩定,但近年來卻開始急劇減少。到底是什么因素引發了這種 現象?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是否在達到一定濃度之后就會導致海冰融化和海平面迅速上升?全球變暖還會對南極冰蓋產生什么影響?這些都是亟待回答的問題。
第三個課題是揭示南極的歷史。在南極邊緣地區采集的巖石樣本表明,如果地球變暖,南極將發生巨大變化。但是人類尚未對南極洲中心地區的巖石展開研究。人類對南大洋海底地面知之甚少,同樣也不太了解南大洋是如何對大洲的形成和分裂產生影響的。
南極基地
第四個課題是了解南極洲上的生命演變。人們一致認為在南極生態系統中占據主要地位的是簡單而孤立的新物種,但是最近出現了一種不同的觀點。例如,僅海底蠕蟲 的種類就非常繁多。
南極洲上的物種與周邊島嶼上以及海洋中的物種之間的關系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分子研究顯示,線蟲動物、蜱螨和甲殼類動物在冰川時代 就生存在地球上。要想預測動物種群對氣候變化的反應,我們必須從基因、分子和細胞角度破解其中奧秘,而南極洲將在這方面為我們提供諸多啟發。
南極冰川
第五個課題是從南極洲觀測地外空間。南極的大氣層干燥、寒冷且平靜,為從地球上觀測外太空提供了絕佳的條件。另一方面,南極冰川湖泊的環境與木星和土星寒冷 的衛星上非常相似。
在當地發現的隕石碎片也未探索太陽系的形成開辟了新的道路。此外,這里也非常適宜研究太陽噴發出來的高能粒子。
太陽上時刻有大量的高能 帶電粒子放出形成“宇宙線”,“宇宙線”到達地球附近時,會受到地磁場的作用,迫使其到達地球的兩極附近,有時會在那里形成美麗的極光。這將有助于大家了 解太陽噴發對人類電子通訊的影響。
第六個也是最后一個課題是人類的影響。人類活動或將對南極的未來產生重要影響。自然和人類的影響應當分開 來看。
南極企鵝
目前人類限制進入南極的措施是否有效?人類和病原體是通過何種方式對南極產生影響的?南極的生態系統的現實價值和潛在價值是什么?人類應當如何保護 南極洲?這些都是亟須去解答的問題。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303/109491.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