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悉,為保障醫院和患者利益,近日北京多家醫院嘗試推廣“手術意外險”以求借保險“兜底”,緩解因手術導致的醫患糾紛。然而從實際推廣情況看,因為患者投保數量較少,相應保費和保額等有待改進。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要考慮到院方和患方共同承擔保費等問題,所以產品設計較為復雜,在機制上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對手術意外險定價合理性進行評估,或可成為一種解決方案。
手術意外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醫院方面有過錯,需要承擔醫療責任,患者的損失應由院方賠償;另一種是醫院方面無過錯,但由于主客觀因素的不確定性,導致患者出現并發癥甚至死亡,則院方無賠償責任。
北京積水潭醫院方面表示,前年就已經著手與保險公司策劃手術意外險方案。從2013年6、7月開始,醫院率先在骨科試點推行手術意外險。具體險種分為兩個檔次,一檔保費為900元,患者手術后身故且醫院無責任,家屬可獲賠20萬元;另外一種保費為1200元,患者手術出現感染、切口不愈合等并發癥,且院方無過錯,患者一方可獲得保險公司賠付的2萬元到10萬元不等的賠償金。
而北京佑安醫院則在外科、介入科和婦產科試點推行手術意外險,專門針對該院的手術量、手術類型以及病人的病種情況來設計保險產品。母嬰安康保險保費分為300元至1000元幾檔,出現意外可獲得4萬元至12萬元的對應賠償。為方便患者投保,保險公司在醫院內設立手術意外險銷售點。術前醫院會向患者及家屬介紹這種保險,并給出投保建議。
2014年起實施的新版意外險條例中規定,手術意外不在意外險的理賠范圍內,這意味著普通人身意外險不保障手術后的風險。從手術意外險的實際投保情況來看,投保的患者并不多,導致保費較高。部分醫院表示,這種保險對醫院有利,但讓患者接受并不容易,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保費問題。據統計,中國醫療責任保險的覆蓋率尚不足10%。
業內專家表示,由于要考慮到院方和患方共同承擔保費等問題,所以在產品設計上比較復雜。個人和單位作為投保主體,性質上有所區別,在產品設計時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就目前投保率偏低的情況,分析人士指出,基于精算的保險產品設計,需要以大數法則作為依托,如果投保人數有所增加,則保費就會相應地有所降低,保額也會相應提高。
慧擇提示:北京多家醫院都在試點推行手術意外險,他們希望通過這種保險實現風險共擔,緩解醫患糾紛。但如果投保人數一直處于較低水平保費很可能居高不下,長期下去,保險產品的推廣會大打折扣。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ujia/20161027/7624.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