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慎始慎終,可得圓滿
交友者與其易疏于終,不若難于始;遇事者與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結交朋友,與其最終輕易分手,不如在剛接觸時慎重結交;處理事務,與其到最后不得不靠取巧來應付,不如開始的時候就安于愚拙、誠懇對待。
《左傳》上有句話:“慎始而敬終,終以不困。”凡事開頭時一定要小心謹慎。做任何事情,從一開始就小心謹慎的人,一定能夠把事情做好,讓人滿意。[A105]
三國時吳國的孟宗為官清廉,他做光祿卿,負責宮廷膳食,自己一點也不沾染。一次,因強飲了別人的敬酒,哇哇吐了起來,吐出的竟是一攤麥飯。大家深為驚奇,想不到孟宗成天與珍饈佳肴、葡萄美酒打交道,自己吃的卻是普通的麥飯!
孟宗清廉自守是與母親的長期教育分不開的。早先,孟宗做軍吏,母親隨他一起住在軍營里。軍吏職務低,住房簡陋,夜雨屋漏,徹夜難眠。孟宗感覺對不起母親,讓母親跟自己一起受苦,難過得哭起來。
孟母卻說,應當以此勉勵自己上進,怎么可以哭呢!后來,孟宗升了管漁的官,親自結網打魚,曬成魚干孝敬母親,卻被如數退了回來。母親責備他不該利用職務之便牟取私利,應當避嫌才是。為了堅定兒子為官清廉的決心,孟母從此不再吃魚。
后來孟宗又被調去管理糧谷,他上表拒絕說,從前我做雷池監司馬,害得母親三年不吃魚。如果我去管理糧谷,恐怕母親會三年不食米糧,我至死不敢接受這份差事!
懂得約束自己的人,才能在物欲橫流的復雜變幻的社會里游刃有余。做人,不要因為是小事就在內心中樹立一種無所謂的態度,有時候,小事情把握不好,就會帶來大的損失的,相反,如果能在小事上做得好,只會給自己更增添一份魅力。
人們都承認漢武帝雄才大略,但他的殘暴也是有名的,被他殺掉或逼死的大臣為數很多,尤其是宰相,除了個別的幸免于外多數都不得善終。石慶就是這極少數幸存者中的一個。
石慶的父親石奮以謹慎著稱,并且以謹慎教育子孫,謹慎一時成了石氏家族的家風。據《史記》記載,石慶的哥哥石建為郎中令,書寫奏事本,寫好后再讀一遍,發現“馬”字少寫了一點,十分恐慌地說:“要是讓皇上知道了,肯定要殺頭!”于是重寫一遍。
石慶在石家頭腦反應最敏捷。一次陪武帝出游,武帝問他有幾匹馬,他用手指一頭一頭地數完,才說有六匹。石家成員做事大多這樣謹慎,他們的家族也獲得回報:身居高官、俸祿二千石的有五人之多,號稱“萬石之家”。
石氏家族在漢武帝時代竟然沒有任何功業可言,石慶也以“未有建樹”而免官,這對于雄才大略的武帝來說,真是一大諷刺!和董仲舒、司馬遷相比,石家人沒有體現人生價值;但就石氏家族成員個人來說,不但保住了性命,也避免了許多精神與肉體的痛苦。石氏家族大部分成員當時都獲善終。
小心行事是一點不會錯的。成語“慎始慎終”的意思是:開始要謹慎,結束的時候同樣要謹慎。這個道理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為好的開始你打下的基礎,以后發展的話就更容易了。
開始要謹慎,事實上大多數人開始都很謹慎,譬如說在開學的時候,你看到小學生也好,大學生也好,開學第一周、第二周都很用功,是到期中考之后,很多學生就松懈了。
所以你慎始慎終,到最后結束的時候,你也要跟開始的時候一樣謹慎,再來的話一件事情才能夠圓滿完成,人生要這樣的自我要求。
感悟:回首滾滾歷史長河,淹沒了世間多少的成功得失,卷走了人生多少的喜怒哀樂,不禁讓人回首感嘆:上天若能讓我重活一次,我絕不是這個活法……其實成功與失敗,僅在咫尺之間,其轉換也只是瞬息,就看如何運籌帷幄。我們不難發現,成功的關鍵其實并不在于你的出身、教育程度、經濟基礎,而在于你必須具有一種謹慎而又勇往直前的實踐精神,必須用你的智慧去進行偉大的人生實踐。老人言告誡我們為人處世要謙虛謹慎、淡泊寡欲、韜光養晦,還要懂得方圓有度的處世哲學。啟迪我們要善于發掘自身潛能,培養自信樂觀,勇于拼搏的積極心態,因為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的首要條件。前者“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讓人欽佩,后者積極樂觀、超越自我的精神讓人神往...... 文/單眼老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li/20161031/28139.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