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起來看一個簡單的例子,主要是用來實現一個映射功能,
我們一般訪問一個網址的時候比如是這樣的
http://localhost:6166/WebSite1/api/request.aspx?strtext=123
那么大家一定都會說,在網站WebSite1的api目錄下一定有request.aspx這樣一個文件。
那么我今天要告訴你的就是沒有這個文件。如下圖
你沒有看錯,沒有報任何的錯誤,
那這是怎么回事呢。
我們現在可以來看看這個目錄下有一個Webconfig文件,咱們打開看一下
<?xml version="1.0"?> <configuration> <!--IIS經典模式下使用--> <system.web> <httpHandlers> <add path="request.aspx" verb="*" type=" Bll.Handler.Test"/> <add path="test.aspx" verb="*" type=" Bll.Handler.Test"/> </httpHandlers> </system.web> <!--IIS集成模式下使用--> <!--<system.webServer> <handlers> <add name="request" path="request.aspx" verb="*" type=" Bll.Handler.Test"/> <add name="test" path="test.aspx" verb="*" type=" Bll.Handler.Test"/> </handlers> </system.webServer>--> </configuration>
這是什么意思呢。
這里面有兩種配置,主要是適用于IIS的集成模式和經典模式,只是配置不同,暫時沒有其他的不同點
大家知道就行了,
下面以經典模式來分析下吧
<add path="request.aspx" verb="*" type=" Bll.Handler.Test"/>
path這個呢就是我們訪問的網頁地址,就是上面輸入的,我們找不到的那個文件名
然后對應的處理程序是type=" Bll.Handler.Test"
verb="*" 是指定接收的方式,*是Get,Post都可以,也可以直接寫Post這樣就只接收Post提交了。
現在大家明白了吧
你訪問request.aspx其實訪問的就是Bll.Handler.Test.cs
看代碼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eb; using Bll; namespace Bll.Handler { class Test : IHttpHandler { public void ProcessRequest(HttpContext context) { //接收這個參數 string strtext = context.Request["strtext"].Trim(); //輸出這個參數 context.Response.Write(strtext); } public bool IsReusable { get { return false; } } } }
我的Webconfig有兩個配置意思就是說我們可以給這個Test.cs文件定義多個文件名來訪問,這樣前臺怎么也找不到你實際訪問的是那個頁面,而且還可以達到封裝的效果。讓非開發著不能輕易的看到你的頁面代碼。
因為這個是可以放在一個類庫里面的。
如下
也算是加了一層安全機制吧,
并且方便了大家控制
我們不管訪問的是http://localhost:6166/WebSite1/api/request.aspx?strtext=123
還是http://localhost:6166/WebSite1/api/test.aspx?strtext=123
都是在訪問一個一般處理程序Test.cs
而且這個訪問的名字大家可以隨便配置,我個人感覺還是很方便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