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林
作為重要的傳統盟友,沙特阿拉伯和美國最近因為一件事兒“杠上了”:沙特政府威脅奧巴馬稱,如果美國國會通過允許追究沙特政府涉嫌“9·11”恐怖襲擊事件的法案,那么沙特可能出售自己在美國的資產和債券,數額約為7500億美元。
“9·11”賠償議案本來是敲打沙特,沒想到沙特反應如此劇烈,美國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更重要的是兩國之間的主被動關系有了一些“改變”。對于沙特來說,奧巴馬是迄今為止唯一對沙特的中東霸主夢提出挑戰的美國總統,他通過與伊朗的和解,讓沙特不得不從夢中醒來,認識到煩惱的現實。
但這讓沙特對美國開始產生了不信任,甚至蔑視美國,這意味著美國的中東政策徹底失敗。而且,沙特為首的一批中東國家由于各種原因與美國也是嚴重的不和,甚至還拋開美國與俄羅斯和中國進行合作。例如,美國在中東的另一個重要盟友土耳其近幾個月突然倒戈,與美國的關系已嚴重疏離。
在土國內未發生政變之前,埃爾多安已向俄羅斯總統道歉,承認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的錯誤的行為。這引起美國的不滿,美方必然有所行動。
因此,土方始終認為,今年7月份發生在土耳其的未遂政變,是流亡美國的土耳其宗教人士居倫在幕后策劃的,并暗示美國在政變中扮演角色。據當時的媒體透露,曾在阿富汗領導北約軍隊的美國前陸軍四星上將約翰·坎貝爾曾秘密前往土耳其,進行策動并向土軍方分發了超過20億美元的經費。
盡管美國政府予以否定,但此消息并非空穴來風,美方涉嫌參與土耳其軍事政變卻是不爭的事實。這大大損壞了土美關系,迫使土耳其“向東看”。有人戲稱,不知美國人又抽了哪根筋給地處戰略要沖的土耳其搗亂,簡直就是把南下地中海的大門替俄羅斯打開了。
當然,為了遏制和圍堵中國,美國更是不遺余力的在亞洲尋找盟友的支持。除了已經牢牢控制的日本之外,對付中國最成功的盟友就是菲律賓。因為,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與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在南海上的強硬立場是個“完美組合”。
顯然,美國樂見中國周邊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如菲律賓與中國發生沖突,至少可以給它一個插手南海的機會。例如美國就想利用“南海仲裁案”,挑起中國和菲律賓的爭端和沖突,讓自己從中漁利。
然而,菲律賓新總統杜特爾特上臺后,這一切都發生了根本變化。奧巴馬對菲律賓重拳打擊毒品走私行動指手畫腳,引起杜特爾特的強烈不滿,他甚至罵奧巴馬是“婊子養的”。其實,杜特爾特還有幾句話,說菲律賓國內很多人仰視美國,在美國人面前像是小狗一樣。由此可見杜特爾特有著極強的反美民族主義情緒。
沙特、土耳其和菲律賓等國家一直以來都被美國認為是堅定的盟友,但現在都紛紛倒戈了。這些昔日堅定的盟友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賭注的失敗的例子。美國苦心經營了這么多年,突然之間,他們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這讓曾經以為不可一世的美國情何以堪。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這些國家紛紛背離美國,忽略與美國的盟友地位。其實,他們均有自己的打算和目的:要么尋求自身在地區“老大”地位,例如沙特;要么追尋中國的腳步,力爭獲得更多經濟援助,例如菲律賓。這反映出,冷戰后的美國外交與安全保障戰略已變得“支離破碎”。
從美國的全球戰略布局來看,美國與沙特、土耳其和菲律賓關系墮入冰點,再加上英國脫歐、恐怖襲擊對歐盟的沖擊,以及中國和菲律賓、俄羅斯和土耳其重新靠攏,使得美國不得不將精力和戰略資源抽調至中東地區,從而打亂了美國在亞太地區對中國進行遏制和包圍的布局。
其實,美國的盟友與其背離是歷史必然。由于美國先后涉足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其國力出現衰退,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挑戰也日趨感到危機感。隨著中國參與建立新的世界秩序規則,美國的部分盟友為尋找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來穩住國內的政治和經濟走勢,從而與美國背道而馳成為事實。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2867.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