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為什么單獨篇幅來解析點測光?因為我們在日常拍攝中,大部分情況下都會運用到點測光模式,如何運用好點測光,還真需要一些技術含量的。


在拍攝人物或是風光片的時候,不少人會問:

怎么回事?我的光影效果為什么不夠突出?

我拍的人物就是沒有別人拍的那種質感?

人物的金色頭發是怎樣形成的?

我拍的風光片也沒有他人拍的那種透視效果?


一:什么是點測光?

點測光,顧名思義就是對一個點測光。與我們常說的“點”不同的是,點測光的“點”一般指的是取景范圍1%-5%的區域。對這個區域測光,從而讓這個區域在拍出的照片里呈現0EV的影調,也就是18%灰。一般常用于攝影師需要極力保證某區域曝光的時候。


二:點測光設置

專業數碼相機上都會有測光模式設置,可以通過選擇測光模式的快捷鍵,再旋轉主撥輪盤來選擇測光模式完成設置,點測光的圖標識是一個圓點。在大多


二:點測光區域:

在點測光模式下,測光點區域僅為畫面整體面積的1.5%到3%(具體比例因相機而異),我們可以將測光點自動設為任何自動對焦點上,這在拍攝主體偏離畫面中心的時候,就變得非常實用了。


三:使用范圍

嚴格意義上說:點測光適合于任何場景,例如風光片(這些場景的點測光要根據被攝物的主題來選定),人像片(也有使用中央重點測光的),花卉特寫,舞臺攝影、體育攝影等等,可以很精準的體現出環境畫面光線明暗的分布。


四:點測光如何與對焦同時運用?

1:拍攝主體處于場景中間區域時,情況下,我們相機上有個對焦小框,這也是我們的中央對焦點和測光點,在半按快門下,這兩個點是同時工作的,對焦框變色提示鎖定對焦的同時,相機已經在對焦框點區域上完成了自動測光,再按下快門就完成了拍攝。

2:拍攝主體不在中間區域時,那我們就需要半按快門對需要的點區域進行對焦測光,然后半按快門不松手,移動至我們需要的構圖畫面后再按下快門完成拍攝。

3:當測光點與對焦點不在同一位置時,我們就要運用到先測光,后對焦的方法,這就要使用到“曝光鎖定(AE-L)“,先尋找我們需要的測光點進行半按測光,然后用拇指長按住AE-L鍵鎖定測光值,按住這個鍵不要松手去移動相機,再對拍攝主體重新對焦后拍照。


五:人物拍攝

1、被攝人因為背著光源,眼睛和表情可以放松自如(被攝人面朝著光源的的時候會睜不開眼鏡而使面部表情發緊,瞇著眼等等)


2、如果我們拍攝逆光女孩,這種方式還可以拍出特定的效果,如:金色輪廓的頭發,明亮的眼神等,注意使用點測光要根據人的面部來確定曝光量,所以背景和人物的頭發就會出現過曝,而這種過曝就是金色的頭發的起因。

3:在測光模式方面,你的相機提供了多個選擇。其中包括了中央重點測光、平均測光、局部測光、多區測光以及點測光等。而點測光模式,讓你根據現場環境,能夠針對所選擇的拍攝對象上很小的局部區域進行精確、獨立的測光。在光線不均勻的條件下(背景與主體人物之間的亮度差異非常大的情況點測光有著非常大的優勢)。在白紗以及海水、沙灘的情況下,你可以使用點測光模式僅僅對拍攝人物主體進行測光。

拍攝心得:說實話除了拍攝這組海灘新娘人像我會根據場景選擇點測光外,平時也沒有太多注意用那種測光方式,也沒用曝光鎖。拍攝這組片那天剛好是多云,偶爾露點陽光拍些小逆光很漂亮,整體有減曝光,測光的話不容易達到理想效果,雖然我的片子也很少用后期,但這組原片灰了些,所以后期稍加處理,調色階、曲線亮起來對畫面就有很好調節作用。


六:拍攝風光,掌握點測光覆蓋面積精準測光

測光點所覆蓋的面積是非常小的,所以測光結果非常精準,從而讓你能夠對特定的位置進行準確的曝光。相機的測光系統會將測光點所在的區域按照中間調來進行曝光,如果這一實際區域很暗,而點測光系統仍然將其判定為中間調,那么被攝對象就會太亮甚至過曝。相反地,如果測光點所在的實際區域是很明亮的,那么使用點測光的拍攝結果就會欠曝。因此,我們需要尋求中間亮度進行測光。


個人感受是測光方式要看具體的環境,以及要表現的主題,在光比反差非常大的情況下點測光相對較準,可以保證需要的主題部分測光準確。在拍攝川西高原需要經常表現天空和云層的豐富細節,經常是點測光對天空的中間部位云層進行點測光。


七:拍攝花卉,根據背景設定點測光

在反差強烈的復雜光線條件下,點測光模式能幫助你有針對性地準確曝光。在拍攝花卉或者微距生態作品時,根據畫面場景,我們對花朵中央進行測光,排除了深色背景對于測光系統的不利影響。


注:本文來源于攝影巴士,文中測光對焦部分由筆者做了補充。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70228/107799.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