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學習進度條博客 (總分:10)

1. 目的

  • 通過每周補充完善進度條,記錄你自己學習的歷程、收獲;
  • 通過學習進度條來跟蹤自己的學習狀況。

2. 學習進度條撰寫要求

  • 標題:學習進度條
  • 內容如下:(詳細格式見第3項設計的表格)
  • 學習SE花費時間(小時)
  • 編程代碼量 (行數)
  • 發表博客數量 (篇數)
  • 學習到的知識點 (具體列舉)
  • 完成時間:每周五7點前完成《學習進度條》博客本周的更新。

3. 用表格表示進度

周次

學習時間

新編寫代碼行數

博客量(篇)

學到知識點

         

第一周

10

0

1

XX

第二周

0

10

2

XX

第三周

0

10

2

XXX

第四周

0

10

2

XXXX

第五周

0

10

2

XXXX

...

       

4. 本博文, 轉自鄒欣老師博客:http://www.cnblogs.com/MissDu/p/5256753.html

5.有益的推薦

            很多同學寫了博客,介紹了自己的程序,和心得。那么,職業的軟件工程師寫的博客是什么水平呢? 請看微軟中國的工程師寫得博客:  http://www.cnblogs.com/ms-uap/p/5306123.html   很多同學想知道自己和職業開發者的差距, 可以用這個博客做一個參考。 請多看,多點評。 ——鄒欣老師

          北京理工大學 婁嘉鵬老師的博文推薦

          優秀的學習方法--做中學 http://www.cnblogs.com/rocedu/p/4999535.html

          使用博客園進行學習:http://www.cnblogs.com/rocedu/p/5145864.html

 

6.周筠老師的網絡評價:

你可以嘗試記錄自己的學習進度,來看看這些同學記錄的進度:
石家莊鐵道大學的同學:
http://www.cnblogs.com/wsqJohn/p/5245664.html
南通大學的同學:
http://www.cnblogs.com/fan-jun/p/5255365.html
 

【善于規劃的人,會將目標分割成一個個的里程碑,再將里程碑分割成TODO列表。前陣子流行的GTD方法學,核心的理念就在于,如果你把任務分割了,你就有了進度條,你就知道,事情在不斷的進展,你總會完成任務或到達你的目標,你會有一個時間估計。反之如果沒有這個分割,整個的任務或目標對你來說就只有兩種狀態——“完成”和“未完成”,如果不幸是一個比較漫長的目標,那么你會發現你的進度條總是“未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等待未果會耗盡你的耐心,讓你下意識的產生“這事什么時候才能完呢?”的疑惑,沒有分而治之,你就不知道未來還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達到目的,這就會讓你心生怯意,不敢進一步投入時間,免得血本無歸。在這樣的心理下,不少人就會選擇保守策略——退出,以免到頭來花了時間還一事無成。

而所謂的規劃其實就是針對這種心理弱點的做事方法。如果你對整個目標的幾個重大步驟有清晰的界定,能夠對每個步驟的耗時作出靠譜的上界估計,你就不會被不確定的未來,不確定的時間投入感到恐懼,就不會被這種不確定感壓迫到過早退出。】——摘自“設計你自己的進度條” http://mindhacks.cn/2009/10/05/im-a-tiny-bird-book-review/



有了這個習慣,就能更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覺醒,從不再自欺欺人開始。

加油!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