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知道,航母很“牛叉”,航母也很“燒錢”,以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為例,其全壽命期費用將超過200億美元,其中運行維護費用近100億美元,一個美國航母戰斗群包括4至6艘導彈驅逐艦、近100多架各型號飛機和若干艘核潛艇、綜合補給船等等,其建造成本高達300億美元。所以航母是目前最昂貴的艦船,因而經費的保障是發展航空母艦的先決條件之一。

我國的航母戰斗群當然不能與美帝相比,例如國外估計我國“遼寧”艦建造和改擴建的全部費用為30億美元左右,約合200億元人民幣,而全新建造一艘與遼寧艦排水量相當的大型常規動力航母的價格大約為40至50億美元之間。護衛艦艇大約為4艘052D型導彈驅逐艦和4艘054A型導彈護衛艦,按照世界平均價格估算,僅僅一個航母水面護衛艦艇群的總采購金額將高達300億元,再加上一艘航母編隊綜合補給艦和兩艘093B型核潛艇,加上24架殲-15和幾十架其他各型號直升機,一個航母打擊集群的采購費用大約為700至800億元人民幣,大致相當于我國廣東陽江核電站的總投資額(一期工程約705億元)。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已經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以有充足能力負擔航母戰斗群的建造費用,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毫不顧忌地搞“大躍進”。法國人的經歷可以提供前車之鑒,法國在建造“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時,建造費用嚴重超出預算,幾乎快要拖垮法國的國家財政,所以“戴高樂”號的后續艦——PA2工程不得不無限期暫停。這是因為航母作為大型現代化武器平臺一旦使用就涉及到一系列費用的支出,比如人員費用,是指與艦員直接有關的一切費用,具體的費用項目包括航母上艦員的工資、津貼、補助、伙食、醫療、被裝、休假、療養、退役、培訓等費用開支,此外還有燃料費用、修理備件、訓練費用等,養一艘航母相當于再建造幾個航母打擊群。按照一艘中國航母全壽命可服役50年計算,比照美國航母的全壽命成本核算體系,中國目前的經濟實力可保障2至3個航母編隊,而到2025年,按照中國國家增長每年5%計算,中國在未來10年可維持5至6個航母編隊的全壽命使用。

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母(近)與美國海軍航母(遠)編隊前進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115/88099.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