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偽錢制造者的存在,大量的假錢充斥著我國的古錢幣收藏市場,經驗不足的收藏愛好者很容易吃虧上當。為了讓讀者能分辨真偽,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如何鑒定古錢幣的真偽。以下是古錢幣收藏與鑒賞內容,一起來看看!
古錢幣收藏與鑒賞
鑒別古錢幣真偽主要通過:一鑒器型;二鑒鑄造工藝;三鑒文字書法、圖案紋飾;四鑒材質色澤。對于古錢鑒定,乃至其他各類錢幣的鑒定,做出正確的決斷,關鍵在于實踐,接觸的錢多了,過手的錢多了,閱歷就豐富,積累的經驗就豐富,頭腦中掌握的資料和數據就多,識別古錢的眼力就會提高。無論是收藏,還是研究錢幣,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去偽存真的問題。所以正確了解錢幣作偽和鑒定的方法,方便收藏者進行辨識和了解。
古錢幣收藏與鑒賞
珍品作偽
在多數情況下,仿作的對象都是珍品、名譽品,或者是某一地區、某個時期不易得到的罕見品。作偽的目的,是為了騙取高價,牟取暴利。譬如新莽的“國寶金匱”,以前傳世至今,只有兩枚真品,在錢幣界享有很大聲譽,錢幣商便利用收藏者的求索心理,作假冒充,所以市面上可以見到“國寶金匱”假錢。
古錢幣收藏與鑒賞
利用某些假象臆造
譬如唐宋以后盛行年號錢,但并不是每個年號都鑄年號錢,初集錢幣者不諳此道,盲目想把所有年號的錢配齊,錢幣商便利用這種心情,騙取高價。
古錢幣收藏與鑒賞
毫無依據的別品
這類錢是錢幣商利用收藏者獵奇取勝、好奇斗富的心理,制作別出心裁的異品。譬如大“半兩”,上下加鑄“第四十”,冒充秦半兩別品。特大的半兩錢,是否屬秦,尚是疑問;“第幾”一類的錢,現在知道,是漢代的一種宮中行樂錢、酒令錢,把“第幾”和“半兩”湊合到一起,冒充秦錢別品,于情理不通。但對于這種莫名其妙的異品,初涉泉域者,也是容易上當的。
古錢幣收藏與鑒賞
普通品作偽
普通品作偽有兩種情況,一是在貨幣流通使用時期,對當代幣的作偽,錢幣界稱之為“私鑄”;二是后人在特定條件下的仿鑄。譬如,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有些文物攤店曾仿制古錢,作為工藝品或饋贈的禮品外銷;又如博物館為籌辦展覽,有時也做一些復制品,諸如此類在古錢鑒定中,亦應有所注意。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61027/147758336214365.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