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導讀:據國外媒體報道,中國中山大學的科學家承認,他們已經成功實現了首次人類胚胎基因改造。

據國外媒體報道,中國中山大學的科學家承認,他們已經成功實現了首次人類胚胎基因改造。

不過,對于這項成就,科學界存在很大的爭議。有的科學家對此表示擔憂,因為這項技術有可能被父母錯誤使用,以人為選擇他們希望傳給后代的基因。有的科學家則認為這項技術可以消除致命家族遺傳病,比如囊胞性纖維癥和某些癌癥。

據英國《自然》雜志的報道,中山大學的科學家已經在《蛋白質與細胞》雜志上發表了相關論文。根據發表的論文,研究的領導人黃軍就副教授為了降低人們的擔憂,實驗使用的都是無法孕育嬰兒的廢棄胚胎。

研究使用了一種叫做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不同于基因沉默工具和自然狀態(比如長期的陽光照射)下的基因突變,CRISPR可以直接在DNA水平上永久的“封存”某些基因片段,它可以改造確切位置的基因。

雖然參與研究的科學家表示在人類胚胎應用CRISPR有極大困難。但黃軍就和他的團隊還是借此成功編輯了引起地中海貧血癥的HBB基因。地中海貧血癥將導致可能致命的血液異常。實驗總共使用了86個胚胎,但只有28個胚胎的DNA編輯是成功的。 因此,黃軍就這樣告訴《自然》雜志:“如果要在正常胚胎上做這些實驗,就需要接近100%的成功率。這也是我們沒有將這項技術應用在正常胚胎的原因,我們認為它還不夠成熟。”

目前,基因編輯技術主要應用在體細胞(非生殖細胞),比如皮膚、肌肉、神經、骨頭和肝臟的細胞,以幫助科學家研究疾病。應用這種技術改造人類胚胎的基因將改變精子和卵細胞的DNA,意味著這種基因變異可以遺傳。

雖然包括英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已經立法禁止了類似黃軍就教授所進行的研究,但美國和中國沒有禁止。實際上,全球有很多科研團隊在從事人類胚胎基因改造技術的研究。

比如上海科技大學的黃行許教授,他在成功使用CRISPR改造猴子胚胎并培育出活體猴子后,就希望能夠用廢棄人類胚胎來研究基因改造。

此外,哈佛醫學院的遺傳學家George Church教授也被認為在研究人類胚胎改造技術。Church團隊中的楊璐菡博士,在《技術評論》的一次近期采訪中就提出了編輯人類生殖細胞的想法。她的希望可以改造卵巢癌婦女未成熟的卵細胞:先采用CPISPR技術修正引發卵巢癌的基因錯誤,然后誘導卵細胞發育分裂。但是,她的這一想法現在還未得到實施,目前也不清楚這一想法是否得到了許可。不過,有報道認為楊璐菡博士已經參與了一個類似項目,只不過是在中國。

導讀:據國外媒體報道,中國中山大學的科學家承認,他們已經成功實現了首次人類胚胎基因改造。

上個月,正當關于中國科學家正在進行人類胚胎基因改造的流言不絕于耳的時候,很多國際知名生物學家聯合起來,號召在全球范圍內暫停對生殖細胞編輯的研究。

美國再生醫學聯盟的主席Edward Lanphier就聯合了四名同事在《自然》雜志撰文,認為這種研究會引發公眾的強烈抗議,從而傷害其它科學領域。

他們的文章這樣寫到:“很快,使用基因修改工具改造人類胚胎DNA的研究就會發表。但在我們看來,使用當前技術進行人類胚胎基因改造將對人類未來子孫產生不可預知的影響。

這項技術不僅危險,在倫理上也無法接受。

這種研究應該被用來做非治療性的基因編輯。

我們擔心對這種存在倫理問題的研究,公眾將提出強烈抗議,從而影響不能遺傳的基因編輯技術的美好前景。

當前我們還處在基因編輯技術的初始階段,科學家應當達成共識:不修改人類生殖細胞的DNA。”

此外,他們還擔憂這種技術將用來產生人工選擇基因的“定制家庭”。不過實際上,這種人工選擇非常困難。因為通常情況下,不僅一個基因不能提供一種特征,而且很多基因都有多種功能。

基因的游戲:科學家實現人類胚胎基因改造

生殖細胞的基因改造可以改變精子和卵細胞的DNA,這就意味著這種基因改變可以遺傳。

人類胚胎基因可變,是醫療界的“潘多拉”魔盒?

近日,有中國科學家宣布可以改變人類胚胎的基因,修復其中的致病部分,并且這一“優質基因”可以得到遺傳。

正是由于修改過的人類基因可以被遺傳,不少國內外的科學家認為這一技術的持續發展將會對人類未來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如果該技術繼續發展,意味著阿爾海默茨綜合征、唐氏綜合征等家族遺傳疾病存在徹底根除的可能。

爭議隨之而來“基因非常復雜,在糾正一個基因的時候,產生的后續影響難以評估,要知道人和猩猩的基因也就2%左右的差別,像這樣的研究在國外是無法通過倫理論證的。”上海長海醫院一位從事基因研究的專家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導讀:據國外媒體報道,中國中山大學的科學家承認,他們已經成功實現了首次人類胚胎基因改造。

“如同克隆人的爭議”

4月18日,生物學雜志《蛋白質與細胞》(Protein&Cell)在線發表了中山大學副教授黃軍就的研究:他們利用一種叫做CRISPR/Cas9的工具成功修改了多個人類三原核受精卵中編碼血紅蛋白beta亞基的基因HBB。

HBB基因主要與地中海貧血癥有關。在中國南方,地中海貧血癥在兒童中常見,甚至可能致命。

盡管已發表論文,但這項技術遠未成熟。

據了解,該團隊注射了86個胚胎細胞,等待了48小時之后,每個胚胎細胞分別分裂成了8個細胞。在生存下來的71個胚胎中,有54個接受了基因測試,最終有28個胚胎拼接成功,只有一小部分包含替代的遺傳物質。

黃軍就在接受《自然》雜志采訪時表示:“如果要在正常胚胎上做這些實驗,就需要接近100%的成功率。這也是我們沒有將這項技術應用在正常胚胎的原因,我們認為它還不夠成熟。”據了解,此次實驗所用的是無法孕育嬰兒的廢棄胚胎,研究團隊只讓這些受精卵存活了48小時(約八細胞期)便終止發育。

實際上,包括本次中山大學的研究在內,大量基于CRISPR/Cas9等新興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都報道了一種稱為“基因脫靶”(off-targeteffect)的現象,也就是說,這些技術有一定的幾率去“篡改”靶標序列以外的基因。

如果一名醫生替一對夫妻的胚胎移除掉壞基因,那么胚胎的細胞樣本中必須全部是好基因。如果一半好一半壞,那么最終出現在嬰兒身上的壞基因還是會影響他的身體健康。

“此類研究在國外是無法通過倫理認證的,就如同克隆人的爭議一樣。”前述基因研究專家告訴記者。

也正因此,該論文最初的投稿方《自然》和《科學》將其拒之門外。

誰在編輯胚胎基因

導讀:據國外媒體報道,中國中山大學的科學家承認,他們已經成功實現了首次人類胚胎基因改造。

包括英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已經立法禁止了類似黃軍就這一方向的研究,但美國和中國沒有禁止。實際上,全球有很多科研團隊在從事人類胚胎基因改造技術的研究。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就是基因改造的重要一環。有別于胚胎基因改造的巨大爭議,該基因編輯技術在得到應用限制的前提下被眾多基因研究的科學家推崇。

所謂基因編輯技術,是指對DNA核苷酸序列進行刪除和插入等操作,使人們可以依靠自己的意愿改寫遺傳密碼。

長期以來,對DNA的編輯只能通過物理和化學誘變、同源重組等方式來實現。這些方法要么編輯位置隨機,要么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操作,而CRISPR/Cas9能夠方便而精確地對DNA和核苷酸序列進行編輯,在諸如醫療、農業、畜牧業等研究中,這一技術顯現出了巨大的應用前景。

去年,美國費城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運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清除了入侵細胞的HIV病毒,這標志著人類朝永久治愈艾滋病邁出重要一步。

該技術通過RNA(核糖核酸)做向導,把Cas9酶帶到相應的位置,然后用這種酶切割病毒DNA。由于艾滋病病毒兩端含有幾乎對等的長重復序列,利用Cas9酶剪斷長重復序列,便切除了其間的艾滋病病毒基因組,此后細胞可自我修復。

導讀:據國外媒體報道,中國中山大學的科學家承認,他們已經成功實現了首次人類胚胎基因改造。

研究人員利用艾滋病病毒潛伏感染的多種細胞模型進行實驗,包括巨噬細胞、小膠質細胞和T淋巴細胞等,均成功地根除了潛在的艾滋病病毒。

論文作者卡麥樂·哈利利(KamelKhalili)教授表示:“這是一項令人激動的成果,但不是說目前就能進入臨床應用,它只是概念性地證明我們在朝正確的方向走。”

但基因編輯用于定向疾病的診治畢竟不同于胚胎基因的改造。有科學家懷疑,技術得到進一步突破后,未來是否會出現身體機能特征得到設定的“定制家族”?

愛丁堡大學的布魯斯·懷特洛(BruceWhitelaw)教授指出:“這項結果表明基因組編輯技術的使用正在被拓展,但同時也強調了許多應用還亟待技術優化。基因組編輯固然是一項令人興奮的技術工具,但它仍然還處在發展階段。”

據悉,目前中國至少有四家實驗室正在開展編輯人類胚胎基因的相關工作。

聰明絕頂:科學家稱基因改造智商可超1000

外媒稱,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斯蒂芬·許(音)認為,很快就能改造人類,到時候人類的智力水平就算是愛因斯坦也望塵莫及。美國雅虎新聞網10月22日刊發題為《經過基因工程改造的人類將聰明絕頂,智商可達1000》的報道稱,經過基因工程改造的人類的智商有望達到1000或更高,至少在斯蒂芬·許看來是如此。

他認為,可以改造人類基因組,從而極大地提高人類智力水平。斯蒂芬·許在美國《鸚鵡螺》雜志對其觀點作了論證——他的觀點既新奇,又令人震驚。他還在美國阿奇夫論文預印本網站發表了更加詳細的文章介紹其理論。

斯蒂芬·許寫道:“超級智力的可能性直接源于智力的基因基礎。身高和認知能力等特性是由成千上萬個基因控制的,每一個基因都發揮著細微的作用。”

斯蒂芬·許表示,從先前的基因組研究來看,估計大約有10000個基因變種與智力相關。如果能把它們都改造成“智慧”版本,那么它們每一個都能為提升智力作出一點貢獻,這樣一來,人類智商有望突破1000。

斯蒂芬·許還是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科學顧問。去年有傳言稱,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正在確定世界上最聰明的2000人的基因組順序,以期開展正如斯蒂芬·許描述的那種研究項目。

認為可通過改善基因來實現超級智商的并非僅有斯蒂芬·許和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英國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創始主任尼克·博斯特倫在最近出版的《超級智力》一書中稱,基因是創造超級智慧人類的關鍵。通過胚胎遺傳篩選和移植,父母可以找到并選擇高智商等位基因。

博斯特倫還表示,隨著“基因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今后也許能按規格合成基因,這樣就無需建立龐大的胚胎池”。

博斯特倫預測,一旦這種技術成熟,胚胎可按照父母偏好的基因組合進行設計。父母任意一方都不具備的基因也可以被拼接。

這到底意味著什么?幾乎無法想象。斯蒂芬·許推測,屆時人類將擁有極高的智商,成為超人。例如,可以近乎完美地記住影像和語言,擁有超快的思考和計算速度以及強大的幾何運算能力。

說實話,這種超人和我們普通人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是很恐怖的事情。正如斯蒂芬·許所說:“相應的倫理問題很復雜,需要嚴肅對待。”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61111/48451.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