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我國歷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八個皇后,她們或以其美貌平步青云,或以其機巧得據重權,或以其韜略主宰天下。中國歷史因她們的淺笑低眉、輕攏慢捻而風云變幻,姿彩叢生。真正的中國歷史也許是她們的纖纖細指書寫的。她們是女中豪杰,她們令男人汗顏,她們文韜武略、知人善任、治國安邦,她們托起了一個時代,成就了一朝盛世,她們是所有男人和女人學習的榜樣了楷模。

8.陰麗華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是當年的沒落皇族、一介草民劉秀在未發跡時的感嘆。后來,劉秀參加了革命運動并在昆一陽一一戰一舉成名,并再次偶遇思慕多年的新野豪門千金陰麗華,贏得陰麗華芳心,最終抱得美人歸。建武元年(25年),劉秀稱帝后,預冊立陰麗華為皇后,卻遭她的拒絕,而讓給了劉秀另一寵妃郭圣通。天下初定,陰麗華的哥哥陰識因隨軍征戰有功,劉秀本擬破格封賞,以示對陰麗華的補償,卻也遭到謝絕。一陰一麗華和劉秀共生養五名子女。

建武十七年(41年),劉秀廢郭皇后,改立一陰一麗華為皇后,他在詔書中說道:“皇后郭氏,懷執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他子,訓長異室,宮幃之內,若見鷹鹯,既無關睢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戴涉,宗正劉吉持節,繳上皇后印緩。陰麗華人鄉里良家,歸自微賤,先是固辭后位,長久恭謹廉讓,宜奉宗廟,為天下母。異常之事,非國之弱,不得上壽稱慶。”陰麗華當上皇后之后,仍一本初衷,恭儉仁厚,謙讓自抑,不喜笑謔,事上謹慎柔順,處下矜惜慈一愛一。她主理后宮,不曾干預朝政,更能約束家人,使劉秀無后顧之憂,專心國事,才出現了與“文景之治”并稱的“光武中興”時代。陰麗華一生謙德可風,與劉秀的婚姻美滿幸福,天下都稱她為賢后,被譽為“史上最稱職的皇后。

歷史上八大賢后排行榜

7.長孫皇后

文德皇后長孫氏(601-636年),名不詳,小字觀音婢,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13歲嫁給李世民。武德元年(618年)冊封秦王妃。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后不久,李淵將皇位讓給了他,長孫氏也因此被冊封為皇后。貞觀十年(636年)六月,長孫皇后病重去世,享年36歲。他先后為李世民生下三子四女。

長孫皇后出身于世代顯赫的貴族世家,聰明賢惠,知書善文,熟讀經史,是一個有見解、識大體、寬厚仁慈的女一性一。武德末年,長孫氏竭力爭取李淵后宮對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門之變當天親自勉慰諸將士。在后位時,她時常借古喻今勸諫皇帝,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更留下“朝服勸諫”以迂回策略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的美名;她一性一情不好奢一靡一,不允許自己的同母兄長孫無忌為宰執;對于自己掌管的宮人嬪妃非常仁慈,宮中無人不一愛一戴,后宮無亂事;嘗著有《女則》十篇,書中采集古代后妃的得失事跡并加以評論,用來教導自己如何做好一位稱職的皇后,太宗讀后感動得熱淚奪眶而下。長孫皇后去世時,李世民譽之為“嘉偶”“良佐”并筑層觀望陵懷念。

長孫皇后是皇帝的輔政良佐,是忠直大臣的保護傘,是后世皇后的標桿。她是一個擁有汪洋恣肆口才的縱橫家,她是一個偏好奇特珍貴玩物的收藏家,她是一個自信且略帶自負的幸福女人,她是她丈夫摯一愛一一生的妻子,他們的伉儷情深足以讓后人感動。長孫皇后在后人的心目中是皇后的楷模,她和李世民是史上著名的“模范夫妻”。

歷史上八大賢后排行榜

6.仁孝徐皇后

仁孝徐皇后(1362年-1407年),明成祖朱棣嫡后,濠州人,明開國功臣徐達嫡長女,母謝氏(謝再興次女)。洪武九年(1376年)被冊封為燕王妃,建文四年(1402年)被冊立為皇后,永樂五年(1407年)七月崩于南京,壽46。永樂十一年(1413年)二月葬于長陵。永樂二十二年,仁宗上尊仁孝皇后謚號曰:“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圣文皇后”。祔太廟。

歷史上八大賢后排行榜

5.蕭綽

睿智皇后蕭燕燕(953-1009年),名綽,燕燕是她的小字,遼國第五位皇帝遼景宗耶律賢(948-982年)的皇后,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女軍事統帥。96一9年,景宗即位后被冊立為皇后。乾亨四年(982年),景宗死,長子耶律隆緒即位,是為圣宗,尊生母蕭皇后為“承天皇太后”,蕭太后奉景宗遺詔攝行國政。公元1009年,蕭太后病死,終年57歲。民間演繹的《楊家將》里,有一個大名鼎鼎的蕭太后,其原型就是她。

蕭燕燕不僅貌美,而且出生在遼國最顯赫、素有“國舅帳”美稱的蕭阿古只家族,她的父親乃是遼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蕭思溫。這種“根正苗紅”的政治家族背景,為日后的蕭燕燕能成為皇后并“以女主臨朝,國事一決其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遼史》夸她“早慧”,連掃地小事也做得非常認真,贏得父親夸獎:“此女必能成家!”。待她長大后,嫁給了耶律賢。耶律賢當上皇帝后,由于羸弱多病而不能正常主政,于是交給皇后蕭燕燕“女主臨朝” 代行皇帝職權,“大誅罰,大征討,蕃漢諸臣集眾共議,皇后裁決,報之知帝而已”。短暫十幾年的夫妻生涯,蕭燕燕就為遼景宗生了四子三女,可見景宗對她還是深一愛一有加的。

遼景宗駕崩后,因圣宗耶律隆緒只有12歲,不到30歲的蕭燕燕以皇太后身份總攝軍國大事,這便是遼代歷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攝政”時期。她知人善用,手下有一批忠心耿耿的好臣子,以“巾幗不讓須眉”的男兒氣魄管理朝政。與南面的宋朝達成“澶淵之盟”,最終結束了長達25年的遼宋戰爭,表現出杰出的軍事指揮才能和非凡的勇氣魄力,展現出一個政治家的靈活姿態。據傳,蕭太后有一“老相好”,一生忠心耿耿為大遼江山誓死拼打,死后被葬在蕭燕燕的乾陵旁。蕭太后無人能比的敢作敢為之風格可見一斑!

歷史上八大賢后排行榜

4.文獻皇后獨孤伽羅

文獻皇后獨孤伽羅(543-602年),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541-604年)的皇后。她是北朝關隴軍事集一團一重要成員獨孤信的七女,十四歲時嫁給儀表非凡的楊堅。公元581年,楊堅受禪代北周建立隋朝,獨孤伽羅被冊立為皇后。夫妻恩一愛一,情投意合,楊堅名下五子五女共10個孩子全部同出獨孤氏。最終,獨孤皇后早楊堅兩年去世,享年60歲。

早在獨孤氏與楊堅結婚當年,她的父親因政斗失敗被殺,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權臣猜忌,而獨孤氏保持低調謙恭作風,為楊堅廣結人緣、樹立良好形象。在周隋交替之際,她又審時度勢、果斷出擊,和楊堅開創隋朝基業。在后位時,她敬老一愛一賢,大力推薦國之良臣,卻不讓一娘一家人盤踞權勢之位,對朝政“隨則匡諫、多所弘益”,終身對隋文帝保持了強烈影響力,為開創“開皇之治功”不可沒。隋文帝楊堅和皇后獨孤氏同一居共寢、并輦上朝,宮中并尊帝后為“二圣”。晚年主導廢易太子引發史學界爭議評價。仁壽二年(602年)八月病逝,隋文帝不能忘情,迷信皇后升化為妙善菩薩,并親自為妻送葬;又營造天下最盛佛寺為妻祈福,臨終前企盼和一愛一妻“魂其有知,地下相會”。獨孤皇后的離去對垂暮隋文帝的打擊卻是毀滅一性一的。在她在世期間,攝于獨孤氏的威嚴,楊堅很難與別的女人親近,她就是他的一愛一侶、親人、唯一知己和一精一神支柱。此后的他,盡管有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兩個寵妃陪伴身邊,但她們及其青春美色填補不了獨孤皇后留下的巨大一精一神空白,楊堅從此成了徹底的孤家寡人,凄愴哀傷大鵬折翼,兩年后也匆匆跟著去了。

獨孤皇后雖然深度地參與了國家管理,不僅在后宮輔政,還把觸角直接伸到了政治前臺,親自參與處理朝政。但她“謙卑自守,世以為賢”,無個人野心私欲,作風低調、甘居幕后,而且以身作則、嚴于律己,母儀天下,堪稱賢內助。而獨孤皇后“一性一忌妾媵”促成楊堅“雅聽婦言”,造就了中國帝王史上“妻管嚴”的楷模與典范,這也是包括《隋史》在內的許多正史對獨孤皇后差評的主原因。

歷史上八大賢后排行榜

3.孝莊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為“天降貴人”),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博爾濟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出生于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后,受封為永福宮莊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臨(順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順治帝即位后,與其姑孝端文皇后兩宮并尊,稱圣母皇太后;順治八年(1651年)上徽號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歲;葬昭西陵,上謚,雍正、乾隆累加謚,最終謚號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圣文皇后,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歷史上八大賢后排行榜

2.孝文竇皇后

孝文竇皇后(?—前135年),清河郡觀津縣(今河北省武邑縣)人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皇甫謐言,云竇后名猗房。

漢惠帝時竇姬以家人子身份入宮伺候呂太后,后被賜予代王劉恒。劉恒即位后竇姬被立為皇后。景帝即位后尊其為皇太后。建元元年,漢武帝即位,尊其為太皇太后。竇太后與漢文帝劉恒育有一女二男:長女館陶長公主劉嫖,長子漢景帝劉啟、少子梁孝王劉武。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竇太后去世,與漢文帝合葬霸陵。

歷史上八大賢后排行榜

1.呂雉(前241年-前180年),字娥姁,通稱呂后,或稱漢高后、呂太后等等。單父(今山東單縣)人。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時呂雉也是封建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子,掌握漢朝政權長達十六年。《史記·呂太后本紀》(項羽和呂后不是皇帝,但是司馬遷仍將他們列入記錄皇帝政事的“本紀”)是《史記》中唯一一篇單獨為女性作的傳記。

呂后為劉邦剪除異姓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高祖死,呂后以惠帝年少,便策劃誅殺諸舊臣,從中取得實際政權。又毒死趙王如意,砍斷戚夫人手足,使她變啞,并置之廁中,名為「人彘」。惠帝不滿呂后所為,憂郁而死。呂后遂臨朝稱制,為中國帝后專政的第一人。

呂后早年稱得上是賢惠的女人,她為了劉邦歷盡艱辛,九死一生。她嫁給劉邦的時候,劉邦只是沛縣的一個泅水亭長,亭長也就相當今天的派出所長。劉邦將呂后娶過來之后,時常為了公務以及與朋友們周旋,三天兩頭不見人影,織布耕田,燒飯洗衣,孝順父母及養育兒女的責任,都一骨腦兒地落在呂后一人身上。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率眾進人沛縣被擁立為沛公,呂后當時也水漲船高,被尊稱為呂夫人,等到劉邦攻入咸陽,被西楚霸王項羽立為漢王,呂后又晉級成了王妃。

歷史上八大賢后排行榜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70129/96408.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