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半夜醒來發現自己已經好長時間沒讀書,而且沒有任何負罪感的時候,你就必須知道,你已經墮落了。
作者:起風了(富書簽約作者),本文原創獨家首發,轉載請加微信fushuzhuoluo
01
“人和人的差別,怎么就這么大?同樣過了二十幾年,人家怎么越活越年輕我們倒都混成了老太婆。”
一回到家,就聽見我媽各種嘆息。
問了她之后,才知道她是在說同學聚會的事。
今天是她們之前在微信群里約好同學聚會的日子。
雖然說都已經是年齡40+的人了,但總是關系到歲月這個情懷問題,大多數人還是去了。
畢竟是40+的人了,女同學湊在一起聊的最多的就是你家孩子結婚了嗎?有對象了嗎?誰誰有個好頭緒要不要給你介紹?
或者就是誰家附近超市今天豬肉降價了,哪天還要做活動之類的。不然就是各家的家長里短。
男同學們都是清一色的啤酒肚,“歲月不饒人”是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入席準備吃飯的時候,門被推開了。
一個看起來很年輕的阿姨,被一身素衣稱的身材曲線十分不錯,手里拿了一個很精致的小包,干凈利落的短發看的出頭發護理的很好,皮膚不是那么白里透紅,但氣質絕對秒殺在座的各位菜市場主顧大媽。
就在大家不知道怎么稱呼的時候,她開口說“來的遲了,請見諒。”
一番寒暄之后才知道是當年他們班學習成績最差也一直都很自卑的那個女生:夏華。
她性格內向,不喜歡說話,唯一的愛好就是讀書。
當時大家都取笑她是書呆子。幾十年一晃的變化,讓在座人都暗自吃驚。
吃飯席間大家互相敬酒,很多女同學推脫說不習慣,唯獨夏阿姨落落大方的站起來接了酒,說大家難得見一面,盡興就好。
夏阿姨接過服務員的紅酒,開始講解關于紅酒的趣聞。
她還告訴其他的同學,如何去品酒。
“覺得我們和她差的不是一個檔次。”老媽說。
后來聊到各家的孩子相親話題時,很多已為人母的女同學表示自己這么做都是為了孩子好,他們應該明白的苦心,而不是一天到晚的和自己作對。
輪到夏阿姨的時候倒沒那么激動,她的兒子今年27歲了都沒有女朋友,還一心在外面打拼。但每年過年回家,夏阿姨并不著急為他尋摸對象。
“孩子怎么說也長大了,有些事情有他的獨立思考能力,他不喜歡我再逼他也沒用。尊重他,他不煩我也少操心一點。”夏阿姨說。
說到底,會讀書的女人眼界都高一點也都遠一點。她明白的了柴米油鹽更看的懂通情達理。
會讀書的女人,就連歲月都要讓她比其他人幸運一點。
02
余秋雨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著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現給你。區區五尺之軀,短短幾十年光陰,居然能馳騁古今,經天緯地,這種奇跡的產生,至少有一半要歸功于閱讀。
閱讀書籍能夠給我們帶來什么?
它能開擴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看的更高更遠。
它能平靜我們在歲月里浮躁的心,在生活的瑣事里給我們一份安然一份靜謐。
它能改變我們的胸襟,讓我們更好的和這個世界和平相處,和不那么滿意的自己握手言和。
它陶冶了我們的情操,它把這個不完美的世界變得愈發讓我們喜歡。
就像是我們不會說話的朋友,我們想要的東西也全都可以里面找到。
風景很美,那比風景更美的是什么?
是一個讀書的女性。
在美術中,除了風景,最美的就是我們人類中的女性之美。關于女性的美,有三種表現形式,一個是哺乳著的少婦,一個是戀愛中的少女,還有讀書的女性。西方美術史上有若干部著名的世界名畫,都是各階層的女性在讀書,你會發現當女人和書在一起的時候,就是美上加美。
03
自古以來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說法;
但是對于現在的很多人來說聽的最多的就是:
女孩子讀那么多書有用嗎?
讀那么多書生活都被你過傻了
別浪費時間了,還是想著怎么過日子吧!
女孩子讀書真的沒用嗎?不然。
圓圓和我是大學同學,大學畢業后各自因為工作而很少聯系,只知道她畢業后還保持了看書的習慣。
最近一次碰面的時候,我正因為工作的關系而焦頭爛額。
在咖啡店里,我像怨婦一樣抱怨上司怎么樣的變態,抱怨自己怎么樣努力卻沒用,從頭到尾圓圓只是很淡然的對我笑,靜靜的聽我說話。
我說完了圓圓才開口道:“你經歷的這些并不算什么,我剛畢業的時候租房子被黑了3000,剛去單位被公司的老手欺負跑腿,還經常用各種理由把他們的工作交給我。”
“那你怎么還這么淡定?”圓圓繼續道:“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再說新人初入社會總要吃點教訓不是?”她說的很淡然,不像我一副深仇大恨的樣子。
臨走的時候,她從包里拿出來一本松浦彌太郎的《101個基本》送給我,她看了看我說“每個人都有一段孤獨而難熬的日子,不管是職場的不如意還是在等待愛情,迷茫的時候那就多看看書吧。”
就像兩年之前在大學的圓圓,她依舊是活力四射的樣子,而不是如同我們,變成了生活的噴子手。
“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息”,羅曼·羅蘭這樣勸導女人,知識是唯一的美容佳品,書是女人氣質的時裝,書能讓女人保持永恒的美麗。
04
做淑女不如做書女。
畢淑敏就在她的書里提過:書女必淑女,淑女未必書女。
讀書對于一個女性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
讀書的女人,更善于傾聽。
因為書訓練了她們的耳朵,教會了她們謙遜。
知道這世上多聰慧明達的賢人,吸收就是成長。
讀書的女人,更樂于思考。
因為書開闊了她們的眼界,拓展了原本纖細的胸懷。
明白世態如幣,有正面也有反面。一廂情愿只是幻想。
讀書的女人,更勇于決斷。
因為書鋪排了歷史的進程,薈萃了英雄的業績。懂得萬事有得必有失,不再優柔寡斷貽誤戰機。
讀書的女人,更充滿自信。
因為書讓她們明辨自己的長短,既不自大,也不自卑。
既然偉人們也曾失意彷徨,我們盡可以跌倒了再爬起來,抖落塵灰向前。
最近在詩詞大會上又火了的董卿,不僅僅因為她的氣質如蘭更多人被她的才情所折服。即使婚后,也依舊是一個嗜書如命的人。“如果我幾天不讀書,我會感覺像一個人幾天不洗澡那樣難受。”
她每天都保持一到兩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再忙也要抽空去看書。這也是她為什么在《詩詞大會》上能夠妙語連珠的原因之一。
從董卿到魯豫,哪一個不是在書里找到顏如玉的女人?
書熏陶了她們至真、至美、至純的情感,使她們變得溫文嫻雅,善解人意,充滿書卷氣息。在歲月的瑣事和各種錯綜復雜里,依舊能把日子過成一首詩。
一個人的日子讀書吧;
不高興的時候讀書吧;
開心的時候也讀書吧;
寧做書女,不做淑女。
作者簡介:起風了,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簽約作者,人生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簡書@起風了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li/20170220/104418.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