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立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和藹可親,說話柔和,還帶點幽默,看了兩會的一些報道,發現了一個敢說敢言的張國立。繼提出反對港臺分裂者到內地賺錢后,張國立又對準了韓流。張國立再提限韓花高價搶韓星來拍戲,失去了應有的文化自信。
為什么張國立談限韓?張國立覺得高價請韓星失去文化自信

1、張國立說:“沒有幾年時間,我們電視臺便涌入了大量的韓劇與韓國綜藝,投資者一味迎合,話高價搶韓國明星來拍戲。這種做法既失去了我們應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擔當,也因此容易導致我們的孩子們缺乏對于民族文化的時代認同。”
2、 張國立這話可謂一針見血,將韓流對我們的負面影響說到了實質,說到了根上。看看現在有多少哈韓族就知道張國立這話絕沒有夸大。連韓國明星對他們自己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感到驚訝,對自己能在中國賺那么多錢感到不可思議。
其實早在十年前,張國立就曾和幾位業內人士一起呼吁限制韓劇,他認為電視臺的黃金時段和網絡平臺是國家資源,不能大開方便之門。當年張國立主演的長篇電視劇《金婚》正慢慢升溫。當有人拿《金婚》跟韓劇相比時,他立刻怒火中燒,很生氣地表示,“韓國也好,其他國家也好,都把黃金時段的電視頻道看作是很重要的國家資源,不會播放我們的電視劇。現在中國熒屏大肆播放韓劇,是對國家資源的嚴重浪費!”同時坦言:“因為電視是一種文化產品,電視頻道的功能之一就是國家用來宣傳自己文化的資源。老播別人的東西,就成了文化入侵的幫手。”
這些年以芒果臺為首,不遺余力地引進韓劇。從當年風靡中國的《大長今》開始,韓劇紛紛被引進。前年《來自星星的你》熱播,中國自己的電視劇幾十部加一起沒有《星星》的播放量大。綜藝節目在中國遍地開花,《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奔跑吧兄弟》《花兒與少年》《我們相愛吧》等多達數十種。
請韓星上綜藝節目更是各大一線衛視搶收視率的手段。韓星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宋仲基出場費高達800萬人民幣,請他拍戲要1億的片酬。韓國人甚至得意地說,輸出一個林允兒這個國家能吃好喝好。
也難怪韓國人如此感嘆,林允兒拍《武神趙子龍》價格是35萬一集。而拍戲收入和廣告代言,綜藝節目收入相比簡直不值一提。《來自星星的你》在中國熱播后,金秀賢、李敏鎬、樸海鎮、金宇彬、李鐘碩等長腿歐巴紛紛來中國撈金,以金秀賢為例,內地綜藝首秀,錄制三小時報酬600萬;錄制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不到6小時拿下300萬元酬勞。代言的品牌廣告多達30多個,代言費遠遠超過億元。
韓星撈金看似只是賺錢而已,但對中國文化的負面影響才是更應該限韓的根據。韓流在中國大眾文化市場的出現,一方面以其自身所表達的娛樂性、時尚性、商品性等特征為主要目的,再加上科技手段更多的融入創作過程,必然會形成大眾文化接受程度的風靡和狂熱,一定程度上能夠構建青少年思想多變和有時精神空虛下的生存理念和思想方式。“青年人大都喜歡表現自己,但如果表現不好,就容易給人一種夸夸其談、輕浮淺薄的印象。”而對于“韓流”的迅猛發展態勢,在這種文化現象極度擴張的文化視野中,一些作品的內容表現形式,所表現出來的叛逆、格調低下、思想頹廢情緒的寫照,對于這些極度追求和盲目追隨的青少年來說,無疑形成了一種思想意識形態領域下的侵蝕和錯誤的導向作用。
2、張國立說,如果不限韓,我們就會失去應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擔當。這不是危言聳聽,是深謀遠慮。如果對韓流不加以限制,就會變成現實。當然僅僅限韓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我們要有高質量的劇高質量的綜藝節目才是根本。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70307/111957.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