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地球還是青年狀態,那么最好的證明就是它現在內部活動還是十分活躍的,雖然火山噴發的次數不比當年,但是大地震造成的板塊移動卻沒有因為其他事情而停止。在二零一零年的智力大地震和二零一一年的日本大地震,我們人類在短短兩年時間看到了可以說繼印度洋海嘯地震后的又一個令人震驚得自然災難,而科學家表示,這兩次頻發的大地震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地軸已經發生了偏移或者傾斜的狀態。究竟是為什么呢?
首先可以明確的了解到,在二零一一年的毀滅性海嘯地震,已經讓整個日本的主島向著美洲移動了二點四米,而且地軸也偏移了十厘米左右。這次的地震給地球帶來的后果是什么呢?相關的科學家表示,地軸偏移使得一天的時間縮短了一點八微秒。雖然這個微秒是一個微乎其微的時間計量單位,但是也不能不說如果地震再頻繁一些,滴水石穿的后果我們還是應該明白的。
我們目前為止可以了解到的是地球的角動量不會改變,因為角動量守恒,但可變的卻是角速度矢量,而驅使它發生變化的就是地球的慣性矩張量變化。
簡單明了的說就地震其實并不是我們直觀上去看到的導致了地球自轉軸發生偏移,更準確的表說應該是地震改變了地球表面上所有物體的位置,因為物體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我們之前作為參照物的標準變了所以才會給我們一種錯覺,就是看起來像是地軸發生了偏移現象。這個概念有些抽象,但如果套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釋,一切都是相輔相成,所謂的變化就是曾經的基準不一樣罷了。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204/97711.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