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如果說,毛澤東時代是中國的"政治1.0時代",那么,鄧小平時代是中國的"政治2.0時代"。鄧小平深刻影響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走向,也改變了每一位當代中國人的命運。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中國的一個轉折期,以后來的眼光可稱為"鄧小平時代"。而華國鋒、葉劍英、胡耀邦、陳云、李先念、習仲勛等,正是那個時代的幾位關鍵人物。

 

關鍵人物一:華國鋒

 

通宵為毛主席站崗

 

1955年華國鋒成為湘潭地委書記。他在湘潭大搞集體化,毛澤東有一次回鄉時注意到了他。

 

1959年夏天華國鋒接待毛澤東回到故鄉湘潭縣。當時中國還沒有空調設備,據說華國鋒因為擔心天氣太熱和毛澤東的安全,在臥室外面通宵為毛站崗,以便使他能夠開著窗戶睡覺。在華國鋒的領導下,湘潭的毛澤東故居實際上成了全國的圣地,華國鋒將周邊一帶也變成了旅游景點。他還在毛澤東的家鄉韶山興建了水利灌溉工程。華國鋒早在1967年初已是湖南省第二把手,在 19694月的中共九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970年他成為省委第一書記。

 

華國鋒是個多面手,他具備在所有重要部門的工作經驗:農業、工業、財政、文教和科技。1971827日,毛澤東讓華國鋒擔任了廣州軍區第一政委。華國鋒從1973年到1976年在政治局的工作經歷,使他得以廣泛了解全國性的政策問題,同時有機會結識其他高層干部。他沒有外交經驗,也從未在正規軍工作過。在19751 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他當選為副總理和公安部部長。

 

華國鋒不屬于出類拔萃的領導人,但在毛澤東看來華國鋒是他的政治運動的堅定可靠的擁護者。不過與毛澤東這位浪漫主義革命家不同,華國鋒所享有的名聲,來自他親自調查研究并解決問題的實干作風。

 

關鍵人物二:葉劍英

 

為鄧小平復出發揮了關鍵作用

 

葉帥是個隨和的人,他能夠爭取到并保持背景十分不同的人的信任,這種能力廣為人知。他在"文革"期間自愿選擇了靠邊站,沒有參與到是非之中;"文革"時他沒有擔任要職,因此也不是受到嚴厲批判的對象。

 

1971103 日,林彪逃亡失敗剛過兩周,毛澤東和葉帥就成立了一個新的部門"軍委辦公會議",用他們認為忠于毛澤東的人取代了林彪的追隨者。毛在第二天召開軍委辦公會議,發動肅清林彪在解放軍領導層可能留下的殘余影響的運動。19722月,葉劍英主持召開會議對林彪的錯誤進行清算并向軍隊發出新的指示。會議召開幾天后,按照葉帥的指示下發了一個文件,其中列舉出林彪領導軍隊12年間所犯的錯誤,以及開展軍隊整頓運動的內容和程序。

 

葉帥一直得到毛澤東的善待,毛澤東去世后他又在逮捕"四人幫"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后來成為一個擁立新領袖的人,一個為華國鋒出謀劃策的可敬元老。在為鄧小平1977年復出鋪路方面他也起了關鍵作用。華國鋒靠邊站后葉帥也退了休,在廣東家鄉度過他的晚年。

 

關鍵人物三:陳云

 

毛澤東曾問:為什么好像只有陳云能搞好經濟?

 

鄧小平在莫斯科時,那里正在實行"新經濟政策";而陳云在莫斯科時,斯大林已經建成社會主義體制并制定了蘇聯的五年計劃。鄧小平去蘇聯時是學生,陳云去蘇聯時則是中共高層干部,可以跟蘇聯領導人交往,甚至見過斯大林。離開莫斯科后他在新疆住了半年,試圖在那里建一條中蘇之間的固定運輸通道,但這項工作因為地方軍閥馬步芳及其騎兵隊的阻擾而失敗。后來,陳云在1950年代初中國的經濟計劃中發揮了領導作用,他與蘇聯顧問有著良好的關系,在他們的幫助下制定了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當中共建都北京時,陳云已經建立了東北的經濟秩序,此后他開始主管全國的經濟工作。他所面對的最迫切問題,是如同脫韁野馬一樣的通貨膨脹—軍閥混戰時它從未被馴服,抗戰后則完全失控。陳云采用嚴厲的行政處罰手段強迫商人停止漲價,但他們拒不服從,于是他轉而利用市場:他把庫存貨物大量投放市場,使價格直線下降,從而粉碎了商人的抵抗。通過行政管制和市場手段雙管齊下,中共在陳云的領導下于1952年完成了國民黨和軍閥多年無法辦到的事情:控制住了通貨膨脹。

 

1950年代初開始到大躍進以前,陳云統一了全國的糧食收購體系,確保了從農村征購足夠的糧食以供應城市。這種進步,再加上從蘇聯引進的工業項目,使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直到1958年大躍進時毛澤東把謹慎的陳云推到一邊,讓計劃部門失效,重創了經濟。就在災難延續之際,毛澤東又把陳云叫回來領導恢復經濟。陳云在1960年代初再次恢復了經濟秩序。毛澤東曾問:為什么好像只有陳云能搞好經濟?

 

關鍵人物四:李先念

 

曾擔任劉鄧大軍的副司令員

 

在國共內戰的后期,李先念率領手下的部隊來到冀中平原離他家鄉村莊不遠的地方。當時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遇到了嚴重困難,李先念利用自己的當地關系為他們提供了支持,由于這項工作他被提拔為劉鄧大軍的副司令員。

 

1949年中共獲勝后,李先念留在湖北任省委書記。此后幾年他又在武漢市、湖北省和中南局擔任過不同的高層職務,他在中南局時曾與林彪共事。李先念在武漢時負責處理經濟問題,1954年鄧小平辭去財政部長一職后,李先念便奉調回京接替了鄧小平。在1956年中共八大之后召開的中央全會上,李先念成為政治局17名成員之一。

 

他與陳云不同,在外交上扮演著積極角色,他曾接待外國代表團,并有幾次出國訪問。例如他在1972年就陪同尼克松總統游覽了長城。在外國人的記憶中,李先念是個親切和藹的人,很用心于自己的本職工作。此外,他不會強烈表明自己的意見,避免采取擁護某個領導人反對另一個領導人的政治立場。

 

關鍵人物五:胡耀邦

 

積極平反"文革"冤假錯案,為改革開路

 

1950年胡耀邦在川北擔任黨委書記時,鄧小平作為上級就認識了他(當時,由鄧小平擔任黨委書記的西南局總部設在四川)。1952年六大區的干部奉調回京時,鄧小平也回到中央任職,胡耀邦則被任命為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

 

胡耀邦有一次和客人開玩笑說,鄧小平看上他是因為他身高只有一米五,是唯一比鄧小平個頭還矮的干部。其實鄧小平有很多理由選中胡耀邦:他在江西和延安蘇區工作過多年,和其他高層領導關系都不錯。此外,鄧小平知道胡耀邦學東西很快,而且很刻苦;他精力旺盛,獻身于改革,凡是能推動國家前進的事,他都會全力以赴地去做。他被公認為那一代人中最能干的干部,他從1952年至1966年一直擔任共青團第一書記,其中有十年(19561966)鄧小平恰好一直擔任黨的總書記。

 

胡耀邦在1960年代初帶職下放去湖南省湘潭市擔任黨委書記,后又去陜西擔任省委書記,這段時間他也干得不錯。1967年初紅衛兵搞了一個批斗鄧小平支持者的名單,排名第一的人就是胡耀邦。

 

197712月被任命為組織部長后,胡耀邦不知疲倦地投身于平反"文革"冤假錯案的工作。他還領導著理論工作,推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在197812月三中全會之前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胡耀邦在消除不同團體的分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促進了在人事任命方面的共識,并協助起草了三個主要發言人—華國鋒、葉劍英和鄧小平—的講話稿。

 

關鍵人物六:習仲勛

 

把廣東建成改革開放的橋頭堡

 

1934 年習仲勛只有21歲時,便已在陜西的一個中共小根據地擔任高崗和劉志丹手下的高層干部,他們在這里迎來了由毛澤東率領的長征之后筋疲力盡的部隊。毛澤東認為習仲勛是個很有前途的干部,他很快就被提拔為西北局黨委書記。在抗戰和內戰期間,習仲勛一直在西北地區工作。

 

1950年,時任西北局最高負責人的彭德懷奉命率軍赴朝鮮參戰,習仲勛短暫擔任了西北局事實上的一把手,而當時鄧小平是西南局的最高領導人。同年稍后,習仲勛奉調回京擔任了中宣部部長,1953年他被任命為政務院(后更名為國務院)秘書長。1959年他擔任了副總理兼國務院秘書長。

 

劉志丹的弟媳在 1962年發表了一本有關劉志丹的小說,歌頌劉的事跡,被認為是替高崗翻案。毛懷疑這篇小說的發表與習仲勛有關,把他貶為洛陽一家工廠的副廠長。直到 1978年習仲勛才得到平反,得以離開洛陽去廣東任職。在那里,他在把廣東建成全國的試驗區,以及與北京官員的協商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109/43350.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