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作為娛樂圈長期撕逼專業戶的王思聰,最近真沒閑著,又和人撕了三回。
王思聰撕王菲:買票聽她演唱會的都腦殘!.gif
第一回怒懟馮小剛

馮小剛因為《我不是潘金蓮》在萬達的排片率不高,在微博發了“潘金蓮致王健林先生的一封信”,扭扭捏捏諷刺萬達格局小。而被人罵到家門口的王公子當然不能坐以待斃了,馬上回懟了過去:
第一回怒懟馮小剛.jpg


這一回合,多少人想站隊王公子?!

 第二回怒罵《長城》

王思聰講起道理來,連自家投資的《長城》也不放過,晉升“毒舌”影評人:

“如果你拍一個邏輯都說不通,講不清故事的片,還能獲得成功的話,那么對那些真正想在藝術上有造詣的年輕導演來說,是什么樣的打擊呢?”

“《長城》這比黃金甲還爛呀。”


 王思聰的言辭犀利.jpg
王思聰的言辭犀利,是大家早就看在眼里的。他曾在自己的微博簡介上寫,“年少輕狂,口無遮攔”,嗯,口無遮攔的他,現在連天后王菲也不放過了。

第三回怒爆王菲演唱會內幕

王思聰直接揭開了王菲演唱會那一層遮羞布:
王思聰針對王菲.jpg


“這場演唱會誰買票誰腦殘!”

“這場演唱會只有王菲賺了錢,而這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活動,受傷的永遠都是歌迷。不知道這些粉絲拿著一萬五萬或十萬的票價去看一場演唱會的時候,會是什么樣的心情。”

平時看似放蕩不羈的首富家少爺,說起事來好像也有一些道理,他認為王菲演唱會定高價門票的行為不僅會擾亂市場,同時也會傷害歌迷的心。

但也有很多人(粉絲)認為,王菲僅此一場的演唱會,足以支撐起這票價。數千數萬,也因為她是王菲而無可厚非。


所以這次 王思聰 & 王菲,你站誰?

 傾家蕩產去聽王菲?

 到底是不是腦殘?

今年12月5日8點,大麥網開售王菲“幻樂一場”門票,短短30秒宣布售罄。

沒搶到票的歌迷們捶胸頓足,但心里卻還是歡悅著表示理解:這才是我的愛豆天后啊,搶不到票很正常,天價票也很正常。

“這是僅此一場的演唱會。”

“我買的不是一張票,是一個時代。”

“因為她是王菲啊。”

“.......”

 

因為一票難求,所以票價還一度被黃牛炒到60萬,然而,究竟是哪些大戶人家出手這么闊綽?要真有60萬票價成交,那這到底是“壕”無人性還是“傻”得可以?

事實上,大麥網售罄的、被粉絲一搶而光的是800張,而不是全場的8900張。

這說明什么?這說明大麥網作為一級市場擁有的票量還不到總票量的百分之十啊。

而市場上出現的大批量黃牛票,其實就是主辦方主導所產生的。

 

王菲經紀人陳家瑛做得很簡單,三步走: 

第一步:物以稀為貴,強調只唱一場,所以價格不菲; 

第二步:不賣,靠關系來買,不對外賣,提高“特權感”、“符號化”、“標簽化”; 

第三步:集體炒高票價,最終一次宰割粉絲,盤滿缽滿。

但這種饑餓營銷的戲碼,還沒被玩濫嗎?2010年王菲巡回演唱會就玩過一次了!云里霧里的放票信息,售罄、高價炒票、一票難求,而最終場外現了原形的黃牛價默默的宣告這場局的破滅。

他們可能真的是忘了,又或者是估錯局勢,以為6年后的“獨此一場”的會帶來火爆的票房,他們還以為觀眾們是真傻。大量的票囤積在黃牛手中,有價無市。大量的票囤積在黃牛手中,有價無市.jpg


王菲演唱會.jpg
現在賣不出去的票都掛在了各家票務網上,“幻樂一場”變成了“幻滅一場”。



原來,這世界沒瘋,有錢人也不腦殘。

當我們談論王菲時,我們都在談論什么?

提起王菲,你首先能想起來什么?

最新上熱搜的是她和謝霆鋒熱戀狀態你儂我儂:和謝霆鋒熱戀狀態.jpg



就這么牽手插口袋的小動作都能讓狗仔隊欣慰瘋狂,

讓各大情感類作者分解鏡頭表示女人就該這么撒嬌

往前數,是她女兒竇靖童多牛逼,染頭發、紋身、傳同性戀緋聞、出專輯、開演唱會,大家稱贊王菲教導有方,這樣的母親有多酷。 
竇靖童.jpg


再往前,震動全國的,是她40多歲選擇和李亞鵬“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李亞鵬說.jpg


李亞鵬說,“希望你快樂,高中女生”

妥妥的中國好前任

哦還有,每回竇唯被人拍到落魄的樣子啦、吃碗九塊錢的面啦,新聞里還要扯上王菲這個前妻,真不知道這對前夫前妻,究竟是誰蹭誰的熱度?
duwei.jpg


被網友拍到的竇唯,打扮隨意

吃一碗九塊錢的面,怎么就落魄了?

然而,除了這些感情私生活、花邊新聞、陳年舊事,我們還在談論王菲什么?

11年前,王菲退出歌壇,7年前,再度復出。

所以這若即若離的這11年里她都做了些什么?

2010年,她出現在春節晚會上,和陳奕迅合唱《因為愛情》時被質疑嚴重跑調。討論最多的是天后王菲腿上那條亮粉色絲襪,賣到脫銷不要太好!

同年的巡回演唱會,走音,忘詞,已然不是巔峰狀態。

接下來是各種玩票性質的單曲發布:

12年發行單曲《愿》;

13年演唱愛情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主題曲《致青春》;

14年,發行《匆匆那年》,演唱愛情片《觸不可及》的主題曲《愛不可及》;

15年又唱了港囧的主題曲;

今年,發行了新單曲《塵埃》,悄無聲息,不知者都以為酷斃了——因為王菲就是要把自己的“天后人設”進行到底:我愛唱不唱,你愛聽不聽,老娘就是這么瀟灑!(這種姿態迷死了各種青少年粉絲)

但講真,這些新演繹的電影主題曲,哪一首還能找回王菲經典的影子?

最經典愛情的童話,一顆紅豆換整個宇宙

讓這口煙跳升,我身軀下沉,

這個女人說,“什么我都有預感”

“一切很好,不缺煩惱”

不僅是唱歌,王菲曾經演戲也很靈,王家衛愛她不說,連電影鬼才昆汀都說:“所有看過《重慶森林》的人,無法不愛上她。”

然而最近這11年,王菲究竟做了什么?她只不過一味地在消費自己,吃老底。

好漢還不提當年勇呢,憑什么我們要反復為你的過去成績買單?

也92tO.cOM有網友毒舌給王菲“盛世”做出了總結,什么叫“天后的傳奇”:
天后的傳奇.jpg


你又怎么看呢?
                                     
我們的青春歲月,并不欠王菲一張票

很多人聽王菲,聽的不只是王菲,而是那個再也回不去的青蔥歲月里的自己。

她在唱,但每個人聽到的王菲,都是自己的故事。

“越在乎的人越小心安撫,反而連一個吻也留不住,反正最后每個人都孤獨。”是我們抓得越緊卻流失得越快的愛情;

“你的衣裳今天我在穿,未留住你,卻仍然溫暖”是無數分手后想而不得,得也得不到的無奈和魔怔;

“我的命中命中,越美麗的東西我越不可碰”是宿命論的悲觀,是愛透傷透之后的看透,是我終于明白,“能夠呼吸的,就不能放在身邊”。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聽王菲,聽陳奕迅,聽周杰倫,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那么歌手和歌迷之間是什么關系?

田馥甄最近因為粉絲的安可而演唱會超時,被罰了15萬,她淡然回應,“他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拿去吧。”

周杰倫在演唱會上經常多次返場,他說,謝謝你們,喜歡了我十五年。

我們追著這些愛豆,但他們也用愛在回饋粉絲。

而王菲呢?

她自顧自地美麗著,自顧自地成長為一代傳奇,跟我們有什么關系?多少粉絲也早已寒了心:


粉絲留言.jpg
在整個故事里,最尷尬的莫過于,你省下一兩個月的工資,為情懷買單,為她的瀟灑人生鼓掌流淚,她卻只想撈一票跑路。

歌迷的愛也不是可以無限榨取的,歌迷們的情緒最終也會隨著票房反映出來。

當我們從青春歲月中醒來,大夢一場,大哭一回,或許不得不承認:

一個一個偶像都不外如此,沉迷過的偶像都已經消失。以上是用戶分享關于王思聰撕王菲:買票聽她演唱會的都腦殘!的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了,感謝您對看文倉的支持!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ujia/20161228/78683.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