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摘 要 分析校企合作課程建設的必要性后,以柔性測試技術課程為例,從教學隊伍建設、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條件保障和教學手段方法革新等方面,對校企合作課程建設的開展進行具體說明。

  關鍵詞 柔性測試技術;校企合作;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22-0152-03
  Construct and Practic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urse
  for Flexible Testing Technology//XU Wei, XIE Qi, XU Huigang
  Abstract After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urse, the flexible test technology course is
  used as an example to specifically describ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urse from the teaching team buil-ding, teaching content arrangement, teaching conditions guarantee and teaching methods innovative.
  Key words flexible test technology;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urse construct
  1 前言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和工業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社會對于畢業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工程應用創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1]。缺少工程實踐鍛煉的畢業生無法得到相關用人單位的青睞,成為就業過程中的弱勢群體,造成就業率的低下。因此,培養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并具有一定工程實踐經歷的技術人才,成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務。
  為了培養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和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必須改革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課程教學模式,采用校企合作課程教學模式成為培養合格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校企合作課程建設應以加強人才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為目標,以整合和共享校企資源為基礎,以構建良性校企合作互動機制為保障[2-4]。通過校企合作將企業的實際工程案例引入課堂,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真刀真槍參與項目實踐,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本文以常熟理工學院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自動化專業的柔性測試技術課程建設為例,進行校企合作課程建設的探索。
  2 柔性測試技術課程簡介
  柔性測試技術課程是自動化專業測控技術應用方向的一門專業選修課,是與上海泛華測控系統有限公司合作的一門校企合作課程,在第七學期開設。柔性測試技術是面向應用和系統的技術理念,通過集多種技術之大成,以面向應用的測控系統理念來應對日益提高的測試系統適用性、靈活性與可擴展性的需求。而“將技術融合來解決實際問題”是未來工程師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以此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種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非常規情況分析、處理能力,最終達到培養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的目標,從而相比同類學生更能在未來測控工程師的職業道路上取得絕對領先優勢,為今后參加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 柔性測試技術課程建設實踐
  教學隊伍建設 以校企合作課程建設為契機,著力培養思想品質好、學術造詣高、教學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教學特色鮮明的課程負責人與主講教師,精心打造工作責任感強、團結協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學隊伍,最終建立一支實力較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密切配合的專兼職教師隊伍。同時,通過校企合作,選派校內專業教師進行企業研修和“雙百工程”,顯著提高校內雙師素質教師比例。
  目前本課程教學隊伍包含研究生和本科學歷,知識結構相對合理,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具有較好的活力與競爭性;職稱有副教授、實驗師和工程師,囊括了教師、實驗和工程三個系列,中、高級搭配合理,能為教�W質量提供保證。實際教學過程中由校內教師主要對柔性測試技術理論內容進行講解,企業工程師引入企業工程案例進行實踐部分的指導,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兩者不是孤立的,需要校內教師和企業工程師相互配合,進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學內容建設 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相關技術領域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為依據,以工程能力培養為重點,進行教學組織與安排。課程的教學內容要及時反映測控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廣泛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積極整合優秀教改成果。根據測控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對所需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選取教學內容,以真實項目任務及其實現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學習型工作任務,教、學、做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柔性測試技術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柔性測試技術的概念、產生及發展,柔性測試技術的基本組成,測控系統的搭建及柔性測控系統工程項目實踐等。課程內容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通過課堂講解(以最切合實際的第一線測控應用案例介紹為主)、綜合性實驗(充分掌握測試測量、自動控制、機電一體化、軟件工程、網絡與物聯網技術等)、實訓系統操練(掌握運動控制、機器視覺、數據采集、過程控制、總線技術、自動化測試、Web Service信息化管理等知識點)以及項目創新實踐來培養學生真正的動手能力、設計能力以及綜合能力,培養基于系統的考慮問題模式,從而相比同類學生更能在未來測控工程師的職業道路上取得絕對領先優勢。   教學條件保障 通過校企合作開發課程,注重企業實際工程案例的引入,以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為出發點,與企業共同編寫校企合作《柔性測試技術》校本教材。同時合作編寫相關教學資源(課件、同步學習指導、教案等),建立柔性測試技術網絡課程與教學資源庫,突出校地合作課程的開放性與示范性。各種教學文件、教學資料、文獻目錄以及教學錄像等要網上開放,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校內共享,充分發揮課程的輻射功能與帶動作用。
  �榱寺�足柔性測試技術課程授課需求,通過與上海泛華測控系統有限公司共建測控技術應用聯合示范實訓中心[5],
  采用上海泛華測控系統有限公司的nextpad教學軟件和nextboard教學硬件作為工程訓練平臺,同時引入PCB板性能測試實訓系統、機器視覺系統、工業先進生產線等來源于企業的實際工程案例,以此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際工程應用能力。示范中心硬件配置如表1所示。
  通過聯合示范實訓中心的開放運行,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實驗室設備的有效利用可極大提升個人的工程實踐能力,激勵他們主動學習。另外,通過配套網絡資源增加學生的課外自學途徑,以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教學手段、教學方法革新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柔性測試技術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運用案例分析、分組討論、角色扮演、啟發引導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自主學習、樂于實踐,增強教與學的效果。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深入研究現代教學手段的合理有效調度,在正確處理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關系的基礎上,充分合理而有效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將柔性測試技術課程的重要內容呈現給學生,優化整個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進一步深化教學模式改革,采取有明確工程背景的任務驅動、以實際工程項目為導向、課堂與實踐地點一體化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實踐教學部分主要結合企業工程師引入的工程案例,嚴格按照企業項目開發流程進行。學生需要完成一系列完整的項目研發流程:
  1)項目需求收集;
  2)系統總體方案設計;
  3)系統硬件設計與選型;
  4)系統軟件設計;
  5)軟硬件聯調;
  6)修改優化設計;
  7)完成項目報告等。
  由此讓學生盡早接觸和適應企業的工作模式,為日后畢業找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這也是校企合作課程建設的意義所在。
  4 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
  由于柔性測試技術課程校企合作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所以在教學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和不足,主要包括:
  1)在柔性測試技術原理介紹部分還比較枯燥,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學生普遍認為實際工程案例偏少,希望有更多的企業案例引入,或者能有機會直接去企業參與項目研發;
  3)由于企業工程師工作較忙,集中授課時間有限,影響課程的連續性,導致教學效果欠佳;
  4)有部分學生課程研究報告完成情況較差,工程項目文檔撰寫能力有待提高。
  5 結語
  本文從柔性測試技術課程的教學隊伍建設、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條件保障和教學方法改革等幾個方面對校企合作課程建設進行初步探索。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引入企業實際工程案例,采用項目教學法進行項目實踐,以此顯著提高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提升畢業生的職業素質。實踐表明,校企合作課程建設是提升學生工程素養的有效途徑,值得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黃虹.應用型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課程建設探索[J].池州學院學報,2013(2):153-156.
  [2]王虹,高建村,靳廣州,等.基于卓越培養計劃的校企合作課程建設與實施[J].化工高等教育,2015(2):11-14.
  [3]李東升,李文軍,毛成.校企工程教育深度合作模式的初步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88-92.
  [4]劉建湘,文益民.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課程建設探討[J].中國高等教育,2010(10):84-85.
  [5]謝啟,徐本連,戴梅,等.先進測控技術聯合實訓中心建設探索與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4(1):128-132.
百度搜索“看文倉”,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看文倉,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311/118650.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