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以學生為中心”體育課堂教學理念就是要尊重學生身體發展的自然屬性,尊重學生學習基礎與個體差異性,關注學生自然情感,尊重學生身體活動的社會屬性。筆者通過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提出了“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課程理念的策略:堅持不懈地貫徹“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體育課程理念,根據學生的自然屬性,有效地促進學生身體的健康發展,根據學生的社會屬性,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與社會性;面向全體學生基礎上,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關鍵詞 以學生為中心 體育課堂教學 改革
談到體育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很多教師就會片面地理解成學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體育課全無目的,毫無組織。如果真的讓學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就等同于放羊了,學生是學無所獲的。其實,以學生為中心,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應該是學有所獲,應該是在技能、體能、知識、情感、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所發展的。筆者結合自己十余年的體育課堂教學經歷,對以學生為中心的體育課堂教學改革與實施提出以下建議:
一、更新體育教育理念,樹立主動體育觀點
(一)“以學生為中心”體育課程理念要重新確立體育課堂的學習目標,學生通過專科三年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最終能夠獲得什么,在哪些方面要有所獲益呢?從對課程的理解,這不僅是知識互動、技能互動的問題,最重要的在運用層面,學生對于田徑的一些基本的技能,要會運用,要關注運用目標的達成,讓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這樣在生活中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時才能學以致用。
(二)“以學生為中心”體育課程理念把學生看作發展的人,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展開教學;要把學生看成是一個獨特的人,學生的每個個體都是存在著差異的,興趣、愛好動機,特別是技能、體能等都不同,所以要正視學生的獨特性、尊重學生的差異,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三)“以學生為中心”體育課程理念還要樹立“主動體育”的觀點。身體素質的強弱,是衡量一個人體質狀況的重要標志。身體素質的發展,能改善人的體質和健康狀況,以促進健康。體育的手段是運動,而運動的主體和客體都屬于人的自身。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其它學科的知識技能都是在就業后才能對社會做貢獻,而體育文化是學生在校期間就發揮積極作用。因此,體育活動的進行也應是建立在學生自覺,主動的基礎上的。
二、改變體育課程教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
(一)教學是一個教與學的雙邊活動
過去的教學中教師起到一個權威性的、決定性的作用,無論是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內容的選擇,更多的是由教師來決定的。在課堂上,更多看到的也是學生在“跟我學,跟我做,跟我練”。
其實,教學是師生間的雙邊活動,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教師的教要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學,從目標的制定、內容的選擇,方法的設計,評價的實施等,都要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教師、教材和教學手段都應該為學生的“學”服務,使他們能夠能動的發展他們的潛能,使他們能“心順身順”。
“以學生為中心”的體育課堂教學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一方面把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另一方面,又有助于教學。這實際上是一個由學生來創設教學內容,然后學生教學生,同時學生也教教師這么一個過程。�@樣的教學活動跟過去的體育教學相比,就有了很大的一個變化。不一定永遠都是教師是一個權威者、領導者、統治者的角色。當你的角色發生轉換以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突顯出來了。
(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首先要突出的是學生的一個主體地位。要從的教學中主動去思考怎么樣去促進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而不是聽之任之。
“以學生為中心”的體育課堂教學要從學生這個角度出發,考慮學生應該是一個怎么樣的人,他最終應該朝著什么樣的方向去發展。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幫助學生不僅僅只是為了學習技能,為了發展體能來進行體育課。而在這個身體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方方面面的素質,其中人際交往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塊。
(三)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幫助者、促進者
國內體育課程常常要求學生整齊劃一地去做。比如示范講解必須排好隊,教師在前面示范講解,但是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不能管得過死,要求學生什么也不能做,這就束縛了學生的手腳。所以“以學生為中心”的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問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對學生而言,他是個指導者、幫助者、促進者。當把各自的角色定位好了之后,再來反思教師的教。教師既然是指導、幫助、促進者,所以他的教的無時無刻、方方面面都要圍繞他所幫助的對象、指導的對象、促進的對象的發展來考慮,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課堂教學將會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與鼓勵,促使思維更活躍,熱情更高漲,及時反饋、激勵肯定、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與結果進行評價,形成自我實踐與反思的能力,形成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湯志超.當前學校體育教育應重視的幾個問題[J].考試周刊.2008.
[2] 李啟迪,邵偉德.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體育課程理念的意義與實施策略[J].2014(3).
百度搜索“看文倉”,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看文倉,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315/123099.html
文章列表
BloggerAds
- Dec 15 Fri 2017 01:16
以學生為中心的體育課堂教學改革與實施研究
文章出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