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 釣魚不做窩,到頭白忙活”窩,一種把魚集合到一起的作戰方法在廣大釣友中都在使用,而如何才能做好一個窩,使魚久聚不散,釣友們都有各自的方法和獨到的見解的,但要真正做好一個窩從我個人多年的垂釣經驗和不斷試用各種方法后,總結了一點小小的經驗,供大家參考一下:

想要做好一個窩,把魚引誘過來,首先必須對你所處的釣場,水情,目標魚做到了解后才能找到合適的窩料和有針對性的投喂。
(一)水庫篇
很多釣友喜歡去水庫垂釣 ,因為那里的環境優雅,水面廣大,既可以放松精神也會有意想不到的巨大收獲。 水庫中由于水面大水比較深,魚兒分散,要做好一個窩使魚長久不離去,就需要一次性的大量投入窩料來解決。水庫的魚類大多是野生魚類對窩料的選擇性小,但有針對性的投入窩料還是會有明顯的效果的。針對不同魚種來進行投喂做窩,這里僅用常見的魚類鯽魚和鯉魚做窩法介紹給大家。鯉魚:水庫中的鯉魚喜歡富含谷物的餌料,并且鯉魚入窩的速度相對來說要略慢一些,在水庫針對鯉魚做窩的時候最好早打窩子,可以一些釣友采用在提前一天進行做窩,這里介紹一種提前做窩的最佳方法供大家參考:用一塊豆餅可根據溫度情況來選擇大小,水溫高豆餅霧化快 可適量大一些,相反可略小,將豆餅用火燒烤,烤至表面略黑有燒豆香味出現。而后在其中間挖出一個洞來,用繩子綁牢固,在施釣的前一天投入釣點(略投在釣點后方,防止垂釣過程中鉤掛到繩子),為了使魚盡快進入窩內,可適當補一些散餌在里面,由于豆餅在壓油的過程中經過高壓,使其非常嚴密,水泡后不會很快散開,魚兒追隨散餌到來后,圍繞在豆餅的周圍,雖然可以吃到一點散落的豆餅卻不能果腹,就會不斷的在那里慢慢的吸食而不會散去。起到了長久做窩的目的。第二天施釣的時候還要略投入一點散餌來提高魚的吃餌欲望,所用散餌可以用麥麩+豆餅+玉米面炒香一下!秋季可采用鮮玉米粒,投入窩內即可。等到垂釣結束用繩子將豆餅拉出水后曬干還可以繼續使用。一般采用這種方法對水庫野生鯉魚效果奇佳!會使魚兒在窩內久聚不散。鯽魚:水庫中的鯽魚大多棲息在水庫邊靠近水草的地方,膽小而警覺,在水庫中垂釣鯽魚的時候不用很早的做窩,因為鯽魚對窩料的反應速度快,聚集速度快,一般窩料投入后很快就會有魚光臨!所以在垂釣前一小時內做窩就可以了。窩料的選擇:一般對于水庫的鯽魚最有效也最常用的窩料就是酒米,小米,高粱米,麥粒等,用酒泡制后投入,但也可以選用小雞飼料等略散的窩餌,效果和酒米相比要差一些,使用略散的窩料會導致小魚的快速進窩,從而出現做窩后馬上就被小魚進攻的現象。在使用酒米做窩的時候,窩餌要拋到釣點上面,因為酒米的下落速度快,直接可以下沉到窩,,在打窩的時候要注意投喂的數量要適中,并且在垂釣的過程中要適當補餌,在做窩和補窩的時候要注意 不要料團過大,因為過大在投入的時候會弄出很大的聲響,對于野生鯽魚來說會有恐懼感,一旦聲音過大驚嚇后會很長一段時間難以聚回魚,做窩的時候要散落水的時候就:唰!的聲音,就可以了!補窩的時候要控制好數量,宜少不宜多,輕撒薄打!避免炸窩。對于水庫鯽魚酒米泡制個人用法:取小米或高粱米若干加入5-10%的香虎搖勻 ,倒入曲酒沒至米的80%在搖勻就可以了,如果用瓶裝要將瓶子封好橫放,避免米粒泡開后無法倒出.

(二)池塘篇
養魚池或者水塘對窩料味道的要求相對要高一些,因為那里的魚兒一般是經過喂養的,還有一些雖然是野生的但經過廣大釣友的不斷垂釣,做窩,投喂因為水域小,使那里的魚兒變得挑食甚至偏食,對魚餌 窩料的要求也很高,從味道投喂數量到投喂方法都要做好控制,一般針對魚塘大多采用顆粒飼料來做窩或者一些底料來進行,但往往出現魚早上進窩吃餌可越釣越少了甚至干脆沒有了!以前我也經常碰到過這樣的情況,現在基本已經解決,一般釣友們大多采用將顆粒和底料綜合泡開后投入,其特點霧化速度快誘魚入窩快,但不會持久霧化的窩料經過魚的搶食后很快被攪開吞食一空,即使你在去拋竿涮餌魚也只會因使魚越來越少,最后散去了!在這樣的塘進行垂釣對打窩的要求很高!做窩的時候要大! 準 ! 勤!所謂大就是要吧窩料的粒度加大,如果還是原來的那些底料加顆粒,可以將底料用水和好后 將顆粒倒入略加水粘合投入,這樣的窩會使魚留得長久一些,霧化的餌料吃光以后顆粒還在不斷霧化還會有誘餌在吸引魚兒。準:窩子的投喂一定要點準不要東一個西一個的,窩子大了魚也會分散,不能集中就起不到窩子的作用了。勤:要勤補窩,量不用大每次顆粒一小把就可以了,一般在上魚后6-10尾就可以補一次!這樣就可以長久聚魚了。養殖塘或者放魚塘在配窩料的時候,可適當添加有味道的釣餌來滿足誘魚的需要。養殖或者放魚塘的魚由于在喂養的時候屬于混養狀態,所以各魚種對餌料的要求基本相近,所以一款好的窩料可以同時吸引來不同的魚種,因此在垂釣的過程中要防止釣小遇大或釣大聚小的問題,要根據窩內的魚情變化來調整線組的搭配,達到大小兼顧的目的。
對于窩料的調整還有重要的一點,要根據季節的不同來選擇窩料,初春的時候窩料要味道大一些,夏天的時候以谷物和清淡的窩料為最佳,秋季對鯽魚要選擇鯉魚用玉米粒加一些底料都可以,如針對鯽魚用酒米好一些。初冬在窩料里面適當加入活餌以紅蟲為首選。做窩的目的就是把魚集合起來進食,但如果窩料的味道大于釣餌的味道就會出現魚在窩可不吃餌的問題,所以窩料的味道一定要小于釣餌的味道才是最佳。以上介紹的只是我在多年垂釣過程中的個人經驗,各位釣友可根據地區水域的不同自己選擇窩料和做窩方法,但其目的是一樣的就是把魚聚到一起來進餐,這才是我們所需要的!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61027/147758313014017.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