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府青醫院三樓病房目前住了四五個老人全包價“能自己走路、吃飯的,每月最低2500元,完全要護工服侍的4000元。”被查過而僅僅就在上個月,這家醫院遭數次投訴后,剛
府青醫院三樓病房目前住了四五個老人
全包價
“能自己走路、吃飯的,每月最低2500元,完全要護工服侍的4000元。”
被查過
而僅僅就在上個月,這家醫院遭數次投訴后,剛剛被民政、衛生、消防等部門以及街辦要求整改。
老人投訴:養老房加床騙補助?
上個月,蔣義(化名)通過數個網絡平臺對府青醫院設立的“托老中心”進行投訴。投訴稱,“2016年,成都市曾發文稱,養老機構達到30張床位以上的,補助80萬元,”因此,該中心便不顧國家有關養老院設備設施標準的規定和自身條件,“在5×3平方米原設兩張床位的房間統統硬加塞一張床,致使老人的生活空間被壓縮得不成樣子,而且取消了原有的娛樂大房間,改裝來安置床位,為的就是要達到床位數量。請上級主管部門認真核查,嚴防巧立名目、套取政府補貼。”
成都商報記者查閱發現,2016年2月29日,成都市政府確實發布了《成都市社區養老院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其中規定,綜合建筑面積900平方米、床位設置30張的社區養老院,給予一次性建設補助80萬元。
但是,經成華區民政局調查,府青醫院連建設養老機構的資格都不具備。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稱,“托老中心”位于府青醫院(泰安街77號),2014年,府青路街道作為李家沱社區擬建養老機構及日間照料中心的點位進行申請。但是,由于府青醫院在改建過程中將養老床位設置在4樓,其樓層高度不符合建設養老機構的相關標準,故府青醫院并非府青街道的養老點位。
同時,該負責人提醒,因為成華區民政部門從未向府青醫院頒發養老機構許可證,所以該“托老中心”屬于違規收住老人。此外,政府也從未對該“托老中心”進行過任何形式的經費補貼。
記者暗訪
一間病房擠了七張床!
記者了解到,上月20日,成華區民政局會同區衛生局、府青路街道對“托老中心”進行實地調查,責令府青醫院立即停止違規收住老人養老的行為,并妥善安置已收住的老人。
11日,成都商報記者暗訪發現,府青醫院4樓雖然已經停止收住老人,大多房間房門緊鎖。但是,三樓一間可以容納近十張床位的病房卻成了府青醫院的“養老室”。記者注意到,府青醫院除了牙科在一樓外,其他科室均在二、三樓。除了一部電梯和內部的樓梯,醫院又搭建了一條寬約60厘米的、較為簡陋的樓梯。
在一樓、四樓入口處,有一個標識牌被人用膠帶和白紙遮住,記者揭開發現,下面寫著“李家沱社區養老服務站”。
顯然,上次聯合執法讓府青醫院警惕了不少。但是,當記者表示,想將親戚送過來臨時住五六個月后,幾位工作人員將記者指引到“戴主任”處。 “能自理的每個月至少2500元,不然得4000元。”“戴主任”報價。記者觀察發現,一間病房內共有7張床,四五位老人正在吃飯,大多人看似行動不便,但是沒有人吃藥或者打點滴。其中一位老人稱,自己每月3500元。
把老人交付給府青醫院這樣未取得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的托老所,會有什么隱患呢?
成華區民政局老年事業管理科科長包梅說,民政部門會在頒發證書前對提出申請的養老機構進行嚴格核查和安全指導,也會對取得證書的養老機構進行嚴格監管。“例如,到點位上核查老人日常的食品衛生、老人房間里的電器線路等等,避免出現意外事故。”就算一旦發生意外,已取得證書的養老機構可立即上報民政局,由民政局協調統籌,幫助養老機構更有效率地處理意外事故。“反之,老人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難以得到保障。”成都商報記者 王春 實習記者 尹沁彤 攝影報道
原標題:醫院偷辦養老院:老人打擁堂有隱患
【編輯:高辰】
看文倉www.kanwencang.com網友整理上傳,為您提供最全的知識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70112/86145.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