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馬江海戰中的詹天佑

  馬江海戰又稱為馬尾海戰,是發生在1884年8月23日的一場海戰,戰役的雙方是孤拔率領的法國艦隊和清政府費盡心力建立起來的福建水師,戰役的結果是倉促應戰的福建水師全軍覆沒,所有的艦船都被擊沉、擊毀,水師官兵陣亡900多人,而福建水師的總人數只有1100多人。據說詹天佑也參與了馬江海戰,下面說一下馬江海戰中的詹天佑。

詹天佑

詹天佑

  詹天佑在美國學習了9年的鐵路工程專業,于1881年回國,回國之后卻被安排去了福州補習輪船駕駛課程,并且被安排到水師揚武號兵艦上實習。1884年2月,詹天佑升任學堂教習。不少文章都認為詹天佑是參加了馬江海戰的,因為1884年8月25日上海英國裔辦的報紙《字林西報》上這樣報道:“揚武號兵艦上的學生五人中,以詹天佑的表現最為動人。他臨大敵而毫無畏懼,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還能鎮定如常,鼓其余勇,在水中救起多人。”而后來的很多文章所記述的馬江海戰中的詹天佑的故事都是從這里來的。但是經過研究者的多方考證,詹天佑并沒有參加馬江海戰。是《字林西報》的寫稿人將留美學生詹天佑海戰中下水救人的事跡,與揚武號被擊沉后留美學生落水混寫在一起了。

  研究者經過多方考證認為:一是馬江海戰時詹天佑仍在福州船政學堂任教習;二是詹天佑雖沒在揚武號上直接參加馬江海戰,但海戰當天他不顧個人安危,于水中救起受傷同胞多名,引起時人注目。

  馬江海戰中國參戰的船只數目

  馬江海戰發生在清政府的福建水師和孤拔領導下的法國軍艦之間,戰役進行了僅僅半個小時的時間,但是就是這短短的半個小時卻將清政府苦心經營的多年的福建水師的所有艦船全部擊沉、擊毀,下面就說一下馬江海戰中國參戰的船只數目。

馬江海戰

馬江海戰

  在馬江海戰中中國參戰的船只數目為:11艘戰艦,超過50艘小型戰船,共5100人,245門重炮。法國參加戰役的船只力量為:8艘戰艦,2艘魚雷艇,2艘輔助軍艦,共1800人,77門重炮。在這場戰役之中中國傷亡的人員和船只為:796人陣亡,3000多人重傷,戰艦19艘被擊沉,30余艘受重創。而法國軍隊傷亡的人員和船只為:12人陣亡,15人重傷,戰艦2艘受重創。

  從上面列出的數字可以看出福建水師損失慘重,而法國以極小的損失就造成了福建水師的全軍覆沒,這完全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造成的,對于一個國家來說自己的軍港卻可以允許外國的軍艦自由出入,并且在得到法國軍隊發出的戰書之后,還對自己的軍隊封鎖法國軍艦將要進攻的消息,最終導致了福建水師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倉促應戰,導致了全軍覆沒的命運。在這場戰役中清政府苦心經營多年的福建水師和福建造船廠都遭到了滅頂之災,可謂是損失極其慘重。馬江海戰中國參戰的船只數目很多,可謂是傾巢出動,因此損失的也很大,大部分船只都損失掉了。這樣的結果讓中國國內群情激憤,清政府不得不對法國宣戰。

  馬江海戰紀念館

  馬江海戰發生在1884年8月23日,在這一天法國軍艦向馬尾海港的福建水師發起了攻擊,戰斗進行了半個小時,最終福建水師全軍覆沒,福建水師在這場戰役中796名官兵陣亡,犧牲的福建水師官兵被安葬于馬限山麓,1886年,在這里建立了馬江昭忠祠,1983年成立馬江海戰紀念館。

馬江海戰紀念館

馬江海戰紀念館

  馬江海戰紀念館又名昭忠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福州城東17公里處馬尾區馬限山東南麓,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為紀念1884年中法馬江海戰陣亡官兵,1886年12月建成昭忠祠。1983年重修,辟為馬江海戰紀念館。陳列分兩大部分:以文物、照片、模型等反映福建船政局的興衰史;以烈士遺物、碑石、圖片等再現中法馬江海戰的悲壯情景。館西為烈士冢,館與冢之間的魚塘旁新建追思亭,山上有古炮臺。1991年被列為青少年德育基地。

  馬江海戰紀念館館內主要陳列分為《福建船政》和《中法馬江海戰》兩大部分。《福建船政》部分,通過近200幅的照片、拓片、地圖、文字說明及船政模型,系統地介紹了1840年前后西方資本主義利用“船堅炮利”遠渡東來,對我國進行侵略的情況。第二部分為《中法馬江海戰》。其中展示了100多件革命文物、烈士遺物、歷史照片、拓片、碑石等,以大量的史實記錄了法國侵略者對我國進行野蠻的侵略行經。

  馬江海戰中為國英勇捐軀的管帶

  馬江海戰是1884年8月23日發生在福建馬江一帶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交戰雙方是清政府的福建水師和孤拔率領的法國艦隊,這次交戰倉促應戰的福建水師與法國艦隊僅僅戰斗了半個小時就全軍覆沒,福建水師的艦船全部被擊沉、擊毀,水師官兵大部分戰死沙場,下面就說一下馬江海戰中為國英勇捐軀的管帶。

馬江海戰

馬江海戰

  馬江海戰中為國英勇捐軀的管帶有:“飛云”管帶高騰云,“福星”管帶陳英,“振威”管帶許壽山,“福勝”管帶葉琛,“建勝”管帶林森林等。

  “福星”艦管帶陳英指揮官兵擊退45號艇后,急令起錨,調轉船頭攻擊敵艦。陳英不顧“彈火雨集,血肉風飛,猶屹立指揮,傳令擊敵”。他的隨從勸他暫避敵鋒,他對部下說“此吾報國日矣!吾船與炮俱小,非深入不及敵船”,下令沖向敵艦。孤拔指揮3艘軍艦圍攻“福星”。陳英大呼“大丈夫食君之祿,當以死報!今日之事,有進無退!”指揮所有火力猛擊法軍旗艦,但因炮小未能擊中敵軍要害,在望臺督戰的陳英卻不幸中炮身亡。

  “建勝”開炮擊中孤拔旗艦,輕傷其艦首。敵艦以重炮還擊,“建勝”多處中炮,管帶林森林陣亡。

  管帶葉琛指揮的“福勝”艦開戰后尾部中炮起火,但仍堅持不退。葉琛戰斗中面部受重傷,忍痛督炮連中敵艦,最后飲彈身亡,“福勝”艦亦被擊沉。海戰開始后,“振威”艦最快做出反應,“振威”管帶許壽山,迅速反擊,并冒著炮火登上望臺指揮,最后32歲的許壽山被敵艦機關炮擊中,壯烈犧牲。

  馬江海戰地點

  馬江海戰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馬江一帶的一次海戰,馬江是馬江海戰地點,在這里清政府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福建水師同孤拔率領的法國艦隊之間進行了一次海戰,這場海戰僅僅進行了半個小時倉促應戰的福建水師就全軍覆沒了,這場戰役的發生時間為1884年8月23日,歷史將會永遠銘記這一時刻。下面詳細介紹一下馬江海戰地點。

馬江海戰

馬江海戰

  閩江下游,從福州東南烏龍江與南臺江匯合處,至入海口的一段的俗稱馬江,又名馬尾。建有著名的馬尾港,是福建船政艦隊的基地。四周群山環抱,港闊水深,可泊巨艦。馬尾港距離省城福州僅百里,又是福建的重要屏障。此外,洋務派創建近20年的中國最大的造船廠——福州造船廠、最大的海軍學校也位于此港。因此,馬尾的戰略地位相當重要。從閩江口至馬江,距離30余公里,沿岸形勢險峻,炮臺林立,僅馬江附近就有炮臺7座,并有部分克虜伯大炮,防御能力較強。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防御能力較強的馬尾海港卻在清政府的經營之下任由法國軍艦長驅直入,并且腐敗的清政府官員還下令“彼若不動,我亦不發”,“無旨不得先行開炮,必待敵船開火,始準還擊,違者雖勝尤斬。”正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使得清政府花費了許多心血建立起來的福建水師與法軍軍艦僅僅開戰半個小時就全軍覆沒。

  馬江海戰地點是一個戰略位置相當重要的地方,這樣一個地方在清政府的經營之下竟然任由外國軍艦隨便出入,加上清政府的昏聵無能,馬江海戰失敗就是在所難免的了。

  馬江海戰失敗原因

  馬江海戰發生在1884年8月23日,在這場戰役中清政府完全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雖然法國人在戰前通知了清政府要開戰,但是昏聵的清政府閩浙總督何璟卻對福建水師官兵封鎖了這一消息,并且妄圖讓法軍延期開戰,最后戰役在8月23日這一天爆發,戰斗僅僅進行了半個小時福建水師就全軍覆沒。下面說下一年馬江海戰失敗原因。

馬江海戰

馬江海戰

  馬江海戰失敗原因一:馬江海戰之所以會在那么短的時間內造成清政府福建水師全軍覆沒的慘重損失,主要的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造成的。7月12日法軍軍艦就在孤拔的率領下進入了馬江軍港,而清政府明明知道法軍軍艦來者不善,但是還是嚴令福建水師“不準先行開炮,違者雖勝也斬。”“彼若不動,我亦不發。”在這樣的命令之下,福建水師官兵只能是眼睜睜看著法國軍艦做好各種戰斗準備,之后法軍通知了閩浙總督何璟要開戰,而何璟卻妄圖改變開戰日期,對福建水師封鎖了消息,最終導致福建水師在沒有準備的條件下倉促應戰,最終導致了福建水師的慘敗。

  馬江海戰失敗原因二:在馬江海戰中先后進入馬尾港的法國軍艦有10艘,總噸位約15000噸,裝備火炮77門,而中國軍艦雖有11艘,但總噸位僅9800余噸,裝備火炮50余門。且中國艦隊的軍艦大都采用立式蒸 汽機,機器在水線之上,又無護甲,極易被破壞,裝備的火炮又基本都是前膛炮,既沒有裝甲,威力、射速又都不如法國軍艦裝備的后膛炮,更為不利的是,法國艦隊還裝備了當時的新式武器——機關炮、魚雷。從這里可以看出,在裝備上福建水師要遠遠落后于法國軍艦,這也是導致清鎮府在馬江海戰中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109/43310.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