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時代科技的公告中曾明確表示,這次增發注入的資產,有助于推動上市公司做大做強,保護上市公司廣大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但公司在實際運作用,卻將三輛豪華轎車作為"推動上市公司做大做強"的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大股東這么做相當于自己買了900多萬的東西,然后來找大家報銷,最后卻是自己享用,顯然有悖于常理。

對此,時代科技董事長濮黎明也表示:“重組方案中注入到上市公司的三輛汽車,我們會用同等的現金購回,但是具體的方案還沒有確定。”而這也意味著時代科技的重組預案很

有可能將要調整。如果濮黎明以個人名義在三輛車子注入上市公司前購回,那么這次重組預案的增發數量必然會有所下調,根據三輛豪車906萬的估值,預計將減少136萬股的增發數額;而如果濮黎明選擇以大股東的身份購回,那么重組方案中也將加入其承諾,即重組完成后,大股東以906萬的價格購買這三輛豪車,而這個承諾也得到了濮黎明的確認。

不過,仍有人質疑,雖然大股東注入豪車的重組計劃將有所改變,但如果沒有監管層的及時介入,結果又會怎樣呢?今后在治理上市公司的過程中,大股東會不會再次出現這種“自家購買,大家報銷”的情況呢?

【小兵一直打心眼里佩服中國企業老板通天的智慧,真的是只有想不到的就沒有做不到的。現在我們的審核制度對IPO過嚴而對上市公司過于溺愛的大環境造成的一個很直觀的問題就是:由于上市公司仍舊是我國的稀缺資源,于是上市公司往往就是萬千寵愛加身,加上會里對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和重組也是一般不會痛下殺手,所以就會鬧出很多千奇百怪的事情。“自家購買,大家報銷”,說的很到位,案例也很有意思。】

二、華茂股份:重大資產重組參與券商增發

11月22日,華茂股份(000850)因重大資產重組事宜宣布停牌,重大資產重組竟然是要投資參與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認購其他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股份而構成本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的例子并不多見,因此公司的此次停牌令投資者頗為驚訝。

11月28日,公司再度公告表示,擬運用不超過上一年度經審計賬面凈資產的50%、總額不超過8億元投資參與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2010年股票非公開發行。上述證券投資由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并提交公司2010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批準后實施。

由于華茂股份上一會計年度期末資產總額為37.33億元,營業收入為15.81億元,資產凈額為16.35億元,若根據公司22日公告的重大資產重組,再根據上述辦法,華茂股份參與定向增發認購的廣發證券股份占華茂股份的資產總額可能在18.67億元以上,營業收入可能在7.91億元以上,資產凈額可能在8.17億元以上。

然而,從公告的內容來看,華茂股份似乎在避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公司擬用不超過上一年度經審計賬面凈資產的50%、總額不超過8億元投資參與廣發定向增發。因為,如果觸及重大資產重組,還需證監會審核通過才行。不過,根據管理辦法,購買、出售資產未達到前款規定標準,但中國證監會發現存在可能損害上市公司或者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大問題的,可以根據審慎監管原則責令上市公司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補充披露相關信息、暫停交易并報送申請文件。

【據記者報道,華茂股份是很喜歡二級市場投資的,并且是對券商股情有獨鐘,那么他的主業到底是做什么呢?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一般都是為了整合資源以做大做強主營業務,這家公司倒好竟然是明目張膽的去炒股,或許也能掙錢,但是與一家公司尤其是公眾公司的使命顯然不符。】

三、青島啤酒:股權代為管理化敵為友

11月29日,華潤雪花以2.68億元人民幣受讓杭州西湖啤酒朝日(股份)有限公司45%股權及“西湖”等16件注冊商標。據公開資料稱,此次競購中華潤擊敗的就是老對手青島啤酒。

但戲劇性的變化隨后發生。在11月27日,朝日啤酒方面委托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其持有的杭州西湖公司55%股權,因此青島啤酒可以擁有西湖啤酒控股股東除收益權和處分權之外的全部股東權利。目前以杭州為主的浙北市場,華潤雪花擁有60%左右的市場份額,西湖啤酒的市場份額也是相當可觀。此次華潤雪花收購西湖成功之后,在浙北市場基本上就是一家獨大了。

青島啤酒提供的資料顯示,經過授權后,青啤將擁有西湖啤酒控股股東委托股權除收益權和處分權之外的全部股東權利,加上并不十分懸殊的持股比例,這將意味著雙方將不得不進行更多的合作。合作的關鍵,在于持有西湖啤酒55%股權的朝日啤酒,其正好是青島啤酒的第二大股東。

朝日啤酒方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華潤雪花競購成功的消息也是剛剛知道結果,尚未同華潤雪花進行接觸,所以對華潤雪花與青啤在浙江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還不好做出評價和預測。

對此,國信證券分析師黃茂表示,目前青啤在杭州市場的實力還很弱,即使拿到了西湖啤酒剩余股權對其幫助也不大,但是對于華潤雪花夯實其在華東的地位卻具有積極的意義。目前不排除二者相互合作的可能,因為華潤雪花與對手百威英博始終相差無幾,與青啤聯手可以很好地抵御來自百威英博的市場壓力。營銷專家劉超表示,兩個巨頭能夠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合作,不排除企業高層之間的一些約定,但關鍵因素還是市場環境的改變,例如國外品牌在華東市場大力投入。

【朝日意欲何為?或許本來是青啤和華潤為了那45%的股權好好干了一仗,結果最后是青啤潰敗,于是青啤向朝日求救,就成了現在這出戲。青啤這一招還是很玄妙的,雖然股權差別不是很大,但是55%和45%的區別明白人都能看的明白,華潤不難受才怪。】

四、天發石油:巨額資金轉手保殼

2007年12月天發石油發布公告,稱收到荊州市政府1.9億元財政補貼款;然而,在中小股東和媒體等多方的質疑壓力下,荊州市政府方面稱,補貼款資金直接來自于重組天發石油的第一大股東上海舜元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并非荊州市政府。

2004、2005和2006三財年連續虧損后,天發石油面臨退市風險。2007年,由荊州市政府主導,對該公司進行破產重整,第一大股東湖北天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與第二大股東的股權分別被上海舜元和浙江金馬控股集團公司買走,上市公司股東資產全部清空,9億元負債打包處理,至該財年12月,S*ST天發成為一家“零資產、零負債”優質殼公司。

股權、資產和債務處置完成后,該公司于2007年12月27日收到荊州市政府1.9億元財政補貼款。《荊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對湖北天發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給予財政補貼的通知》(荊政函(2007)107號)中稱:“鑒于你公司財務包袱沉重,經營環境持續惡化,造成多年虧損,為解決你公司的困難,并盡快恢復股票上市交易,確保我市地方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資本市場上,一些地方政府為了保住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向公司補貼資金的現象頻頻發生,由于國內證券發行體制的原因,在國內,殼公司是一種稀缺資源。

經過重整,天發已是一個干凈的上市公司,但荊州市政府為什么給公司這么大一筆財政補貼款呢?當年負責該公司破產重整的荊州市國資委副主任陳必文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給上市公司打入這筆資金,就是考慮保住天發石油的上市資格;如果退市了,上海舜元公司也不可能過來重組。”一位熟知內情的天發集團高管表示,“上海舜元花這么大成本買這個殼,應該是得到荊州市政府的保證了的,拿到手上的股權,只有到二級市場上去以幾十倍的市盈率兌現和再融資才能實現其價值。”上海舜元以每股0.275元的價格獲得天發石油7000多萬股的股權。“這么低的價格,只要恢復上市,又是一個財富神話。”上述知情者說。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313/121175.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