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原創 2016-10-30 航億葦 人生茶館

  多數人不關心政治,也不會對社會重要問題發表什么看法。他們似乎只管自己的生活、娛樂與工作,只關心房子、車子、票子,甚至還要勸告你少摻和些國家大事。歷史經驗一再告訴他們,有些事就是要遠離,得少看、少思、少說。普通人的生存教條就是見兵躲三分,見官讓三分。他們深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不出頭,不找事,才更會有好的生活。有人嘲笑他們如同形尸走肉,沒有思想,沒有靈魂,可他們生存能力與生存狀況,就是明顯好于在他們身旁的左右人。

  那個“今日頭條”為何能夠“成功”?就是采取龜縮功術。就是大幅降低媒體的品味與品質,以故意謀殺用戶的時間和一味迎合讀者的低級趣味的方法,取得沒有任何思想風險的點擊率。不需要什么情懷,不需要什么理想,不需要什么品質與格調,那就如同大媽的廣場舞,就是一種閑得無聊的樂子,哪怕就在臭水溝邊跳,也照樣跳得很是歡喜。所以不需要高度,不需要價值,而是娛樂至死,利用人類惰性與人性弱點,高效地、海量地給人們提供有點小意思但無意義、無價值的內容,從而通過閱讀的封閉化、碎片化、消遣化、平庸化、低俗化而形成他們的“成功學”模式。

  在任何一個國度,思想者或書生型人總歸是少數人。左右之爭、激進與保守之爭也好,文明與野蠻之爭也罷,都只會是少數人關心的事。又有許多人在某一時段是這樣的狀態,時過境遷,他也就從眾了。真正喜歡讀書、關心時政、憂國憂民的人就只能是那么點人,而且就那么少的人之中,又常是相互對立的,其中只有極左與極右最能引起社會的注意,那些堅持理性與智慧的人,看起來就不溫不火,若不是機緣湊巧或已經取得較高的社會地位,他們也很難成為“網紅”那樣的人。所以,有人可以通過與高官對立而走紅,有人可以引發眾怒的方式而名聲大噪。不論紅得有沒有道理,他們就能比別人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就是那些特別惡心人的人,別人要對他批判,也必須聽他怎么說。別人越是批,他就越能成為社會關注點。

  當然,在文明程度高一些的社會,理性智賢人士的境遇要好一些。因為極端的聲音容易被證偽。在歐美國,一個所謂的將軍預測一錯再錯,那就會失去可以說話的市場化平臺。你總是錯的,那誰還要聽你胡說八道做甚?這與某些國家不太一樣。在某些國家,那種偏執狂不用擔心說錯話,因為明面上的社會基本價值觀紊亂了,也就無所謂是非對錯。重要的是持續不斷的曝光率。因此,有些人能夠一直胡說,仍被尊稱為專家,可以一直占據輿論場的要津。

  但是,你如果以為那些沉默的大多數可以任由左右兩邊的極端派忽悠,那又大錯特錯了。有的人不吭聲,不當真是沒有聲音,而是有意用沉默來掩飾自己的內心;有的嘴上說少看、少思、少說,實際私底下,他們的心底里思考與掙扎,與他們表面的樣子完全不相符;有的人厚積薄發,到了該說的時候,往往一語中的,對時勢的洞察力遠高于一直說個不停的人;更多的人是選擇了不信任,在好長的時間段內,對左右兩極端和社會頭面人物,誰也不相信。他們真正認同的,還是那些明事理的中間派。

  他們這樣的心理狀態,就是一種精神性的潛伏。看樣子,他們什么也不理,不操那份閑心,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整體性判斷與價值觀卻更堅實了。到了時機適宜的時候,他們真實的想法與價值判斷就會一夜間成為整體社會意志。所以,柏林墻倒塌之時,蘇東波的人心向背就一下子表露無遺。薩達姆倒臺前夜,伊拉克的所謂大選,他的支持率達到99%,但他被活捉后,滿大街全是反對他,歡呼他終于垮臺的人。埃及人推翻穆巴拉克,除了與這些情形類似外,還多了個歷史小插曲。乘亂,極端派穆兄會一時撐控國家機器。可從2012年6月24日至2013年7月3日,穆兄會執政僅一年多一點時間,即在民眾的強烈反對聲中被推翻。

  沉默的大多數,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是會迷失,但沒有他們的首肯,實際上歷史就不可以輕易被改寫。社會的變革,他們或許不一定是歷史的推動者,但卻一定是歷史的決定者。作為單個人的,他們或許比較懦弱,明哲保身,但作為一個集體,他們卻擁有誰也無法輕視的勢能。他們會忍,一忍再忍,可以長時間地表示屈服與順從,但時機到了,他們會為自己,為子孫后代做了根本性的歷史選擇。回溯人類的發展史,那不難發現,他們所舍棄的,總是極端派。極端派用盡心思欺騙、說服及壓制他們,最終也是徒勞的。
~~~~~~~~~~~~~~~~
黑色幽默(駭說)和民眾的情緒
原創 2016-10-30 航億葦 人生茶館

剛才又看了一段子,是對幾則成語的“歪解”,并且聲稱“教育部”下令的新解釋。這種“歪解”的手法采取的是黑色幽默。請看:
1.知書達禮:僅知道書本知識是不夠的,還要學會送禮。
2.度日如年:指當公務員的日子,非常好過,每天象過年一樣。
3.杯水車薪:指公務員的工作,每天辦公室喝喝茶,月底可以拿到可以買一輛車的工資。
4.知足常樂:知道有人請自己洗腳,心里就感到快樂。
5.見異思遷:看見漂亮的異性就想搬到她那里去住。
6.語重心長:別人話講的重了,心里懷恨很長時間。
7.有機可乘:出門考察有飛機可以乘坐。
8.不學無術:不要白費工夫學那些不實用的東西。
9.夫唱婦隨:丈夫進了歌廳唱歌,妻子跟蹤尾隨。
老衲將這類黑色幽默稱為“駭說”。“駭說”讓人驚駭,又每每有教人拍案叫絕的效果。其實,“駭說”已發展成民間重要的文學形式,流傳廣而快。除了“駭說”成語,還有“駭說”解字、“駭說”貪官、“駭說”時政、“駭說”名家、“駭說”情感等。“駭說”用來情緒發泄,也可用來罵人,并且罵人不帶臟字。
比如諷刺中國股市,表達對股市熊氣沖天的不滿,有人是這樣“駭說”的。
中國股市現狀:
笑著進去,哭著出來
老板進去,打工出來
別墅進去,草棚出來
鱷魚進去,壁虎出來
蒼鷹進去,蒼蠅出來
人才進去,飯桶出來
博士進去,白癡出來
……
“駭說”的表現形式,有的是一二句短語,有的是順口溜,有的是一則幽默小說。與此同時,在這個讀圖時代,“駭說”還可以用圖像或閃畫表現。有人把“駭說”說成“段子”。確實,“駭說”與相聲有異曲工之處,但“駭說”畢竟不是相聲。相聲需要一些鋪成,有時需要表演才能取得效果,而且相聲的笑不全是諷刺的苦笑。
從內在的意指來看,“駭說”就是不滿的牢騷加上含淚的苦笑結合起來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社會現狀的一個重要折射。某些“駭說”令某些人極其頭痛,卻很難阻止其流傳開來。原因是“駭說”這種民間藝術,短小精悍,形象鮮明,又易于記頌與口頭相傳。一群酒友在酒桌上,有人來了一次“駭說”表演,別人就記住了,轉身便去向他人轉述。人傳人,一以十,十以百。到最后誰是創作,沒有人能夠搞得清楚。
在言論表達不充分,情緒渲瀉不暢的情況下,必然更多的人寄情于“駭說”。“駭說”文學,文革中就已經相當發達。比如:
挖不完的敵人,清不完的隊;
做不完的檢討,請不完的罪。
又如:
巴黎公社為什么失敗?因為沒搞好農業學大寨。
再如:
風聲雨聲讀書聲,我不吱聲;
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我屁事!
需要解釋一下時代背景。原本明朝顧憲成寫了副對聯叫做“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而文革期間號召大家關心國家大事,偏偏很多人一關心國家大事就容易說錯話,說了錯話就淪為“階級敵人”,所以有人把顧憲成原來的對聯改成完全相反的意思,得到很很多人的共鳴。這則“駭說”對聯曾在文革中流傳甚廣,也讓很多人以些警醒自己少去摻和政治。
“駭說”是社會輿情的真實表現形式之一。往往社會有什么現象,就會出現何樣的“駭說”。有些“駭說”雖然聽起來不爽快,但那是民眾企求改革的強烈信號。古時有風、雅、頌,“駭說”是風(諷)的一種。某些問題得到比較好的解決,也會有贊美的“段子”出現。歌頌在人類社會從來不缺乏,但出自民眾內心的頌揚,卻需要一些讓人真正感動或感激事兒支持。
百度搜索“就愛閱讀”,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就愛閱讀網92to.com,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202/62773.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