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攝影師采用俯角、以落地銀杏葉作背景。我覺得,如果沒有金色的銀杏葉,攝影師也不至于讓新娘躺在冰涼的地上?
上面說到了,在拍攝距離、鏡頭焦距、光圈運用、拍攝角度方面,處理背景、突出主體方面的運用。下面再說說其他:
相對亮的主體應該選用較暗的背景;但有時淺色的主體,放在淺色的背景上,能處理成高調照片,同樣深色的主體,用較暗的環境作背景,可拍出低調的圖片。
2,長焦距鏡頭,大光圈,這樣景深小、視角小,背景虛化,便于避開遠處不需要的背景物(或人)。
3,由于攝影師右側是墻,我們只得在左邊做文章。趁攝影師要求新娘把臉轉過去的機會,用長焦距鏡頭,大光圈,這樣只需截取一小部分圍墻作背景。側逆的光照,使臉上暗部和處在陰影下的墻面,都得以足夠的感光,畫面顯得十分簡潔。
4,此圖與上圖處理上基本相同。只是新娘臉轉過來后,整個人在逆光照射下,利用攝影師反光板補光時,按下了快門。由于補光的作用,新娘的頭發,面部的質感都加強了。在拍攝角度上,將新娘黑長的眼睫毛襯在淺黃的墻面上,提高了新娘的神態和氣質。
5,紀念照的主體既是人也是人身后的景色。畫面上五龍亭的兩個亭角,對稱在兩側,人和白塔互相錯開。包括前景的橋,人與景之間互相呼應都是構圖中的要素。
6,這張在天津意大利風情街的紀念照,人和雕像,以及背后的建筑各自的大小比例,非常合適。攝影師要注意調動被攝者的位子,或自己調整拍攝的角度,便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7,在野三坡這個景點,不少人都走近瀑布去拍。這么高的瀑布,靠近了要想拍到全部是不可能的,如果要拍到瀑布的上部,就得大仰角,人的形象就差。現在這樣處理,瀑布是全的,由于有遠處的人物作對比,瀑布的高度也感覺得出來。
8,此圖采用廣角鏡拍攝范圍廣的特點,使近處樓閣的柱子、雀替成為近景。人物錯開背景上的建筑,畫面平穩。一看就知道是頤和園。利用秋日下午低角度的側光照射,人、景的立體感很強。
9,淺色的花,襯在深色的荷葉上。黃昏柔和的光線,花和葉都有一定的層次。
10,為了表現蜻蜓翅膀的質感,選擇了側逆光的照射。而明晃晃的蜻蜓翅膀,必須放在暗的背景上,才能現出來。
11,逆光的樹葉,逆光照射下的人物。用陰暗的山體作背景,金黃的葉子突出了。攝影者盡管穿著深色衣服(包括照相機),但逆光下的輪廓光,將其和山體分開。
12,側逆光的照明,深色的背景,把花和人物都襯托出來(人物有反光板補光)。
13,這張人物照,盡管是逆光照射,由于背景色深,又利用了人物面前有較亮的建筑墻體的補光,臉部右側還受天光的補助,只要感光合適,人的輪廓、臉部的立體感都能表現出來。
14,逆光下,蘆花背后的樹林處在陰影中。長鏡頭的虛化,使樹林成了一片深色。在這樣的背景下的,蘆花輪廓清楚,造型優美。
15,微距下拍攝,畫面的景深極小,能達到前后景致的虛化,只有蜜蜂在焦點上被突出來。
16,和上圖一樣一是卡片機微距拍攝。不同的是用虛化了綠色的花葉作背景,襯托著蝴蝶的頭部和六肢。
17,我也拍了一張以金黃色的落葉作背景的新娘。我覺得,新娘躺在地上,不好擺姿勢,一定也不舒服。
18,這張照片的背景和前一張屬于同工之曲。這樣的背景,被拍的人要舒服多了。
19,利用長焦距鏡頭,大光圈景深小的特點,拍出的圖片,背景虛化,主體突出。
20,利用長焦距鏡頭,大光圈景深小的特點,拍出的圖片,背景虛化,主體突出。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70305/110873.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