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政策?信息?考點?試題?方法|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初中生i學習很多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想想也不過才200年歷史。比如,現代教育學制。前陣子,兩會代表有關“
| 政策 ? 信息 ? 考點 ? 試題 ? 方法 |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初中生i學習
很多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想想也不過才200年歷史。比如,現代教育學制。
前陣子,兩會代表有關“取消中考‘死亡線’,將高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這事,想必不少人都知道了。
略感奇怪的是,通過關鍵詞查詢,沒有很詳細的官方報道。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之前“取消中考”呼聲很高,但一直未有下文,所以這一次倒顯得平靜了。
講真,只論說法,“取消中考‘死亡線’”比“取消中考”要靠譜得多(暫忽略后半句,高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
作為一名好好學生,對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取消中考”一直都是滿滿的拒絕——中考都不想考,你們咋不上天呢!
尤其,對于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考試減少,基本意味著公平競爭機會的減少,你們懂的~~
再者,一直覺得,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生在和平年代,除了中考、高考,大概也沒有其他方式可以鍛造勇士了。
直到某一天,孩子爹跟我說,你不能因為自己想當勇士,非帶著別人跟你一起;何況,和平年代就該有和平年代的玩法,說創新說了這么多年,教育還用老一套么。
頓悟。
故,這一次,認真研究了“取消中考‘死亡線’”這一提議。閑來跟大家韶一韶,爭取拉上一波胳膊,搖個旗,吶個喊,再加投個票!
中考“死亡線”,即“最低錄取控制線”。考試何懼,怕的不過是一道道分數線,這才是學生和家長面臨的最大壓力。
死亡線,不生即死。說的是,橫亙在普高、職教之間的那道鴻溝。
每年,關注教育升學的各大媒體,都會在中考結束后,以當年數據為例,得普高錄取率,顯中考之殘酷。
以2016年南京中考為例,有過明確統計,中招參考人數的54.41%進入普高,其他進入3+3、3+4、師范、高職、中專等。
以“死亡線”造成的主要生源流向,也就是一直以來所說的,分流。
之前,在討論分流的問題上,一貫中立。基本態度是,分流即篩選,并非所有學生都適合進入普高;既然不合適,進入職業教育也未嘗不可。
即,中考是判定“學生是否適合普高學習”的一把尺子。
簡言之,學生適合學習,就從普教通道繼續深造;不適合學習,進入職教通道,相對較早地進入社會。
但,這個邏輯成立,需要一個前提條件,普教、職教地位趨于平等。
而現實情況,大家都是知道的,公眾默認“只有差生才進入職業通道”;而,中職基本可以說是渣渣。
聲明:以下情況為部分地區部分職教出現的狀況,不排除有發展得很好、就業率不錯的職教學校這幾年異軍突起,發展良好。
一、職業教育發展與市場需求出現脫節。
職教相比普教,更為依賴市場。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大變動時期,在國內市場經濟體制日益完善、科技不斷進步和產業結構迅速調整的情況下,職業教育專業調整滯后于經濟發展,職業教育發展并不能趕上市場需求。
二、社會整體對職業教育認識的問題。
有一種說法,研究生柔韌有余,本科生一步到位,專科生聘者寥寥,中專生無人問津。不少用人單位在用人規格上表明要"專科以上",在實際錄用時,專科生大多被排斥在外,直接給職業教育發展當頭一盆冷水。
三、而中職教育,還面臨著一個重大問題,即生源年齡偏小、綜合素質偏低。
七八十年代,家里需要孩子盡快進入社會,養家糊口;現在,起碼很多城市,很多家庭,根本不需要孩子這么早就進入社會,即使進入社會也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中國產業結構調整之迅速,確實難以形容)。
既然,部分職教還沒有到靠譜的地步,為什么一定要家長和學生買單?
“為了保證職業教育的生源,江蘇省硬性規定職業與普高各占50%的規定,采用劃分中考“死亡線”的方式來確保普教與職教的比例。”——簡直,怒摔!
當中考變成指揮棒,教育勢必唯分數論,畸形在所難免,更別說實現“個性化發展、特色人才培養”;教育自身(體制)的問題,又為何要家長和學生買單?
在滿世界瘋狂打著雞血“學習改變命運”的時候,冷靜下來,我們究竟需要進行一個怎樣改變命運的學習。
一、三年初中課程冗長,該改!
因中考壓力,大部分的初中學校壓縮教學進度,三年初中課程最多二年半即上完,半年時間炒冷飯。
較為突出的學生,部分初中校已提前進行高中內容學習;而較弱的學生,我們試想,如果沒有趕教學進度,是不是可以學得更從容些,掌握得更牢靠些。
沒錯,如你所見,兩端學生都受到了中考的限制。
二、初高教學的脫節,該改!
有過初高學習經歷,或者教學業內人士,基本都有共識——初高教學存在脫節,有內容的脫節,尤其高中學習比之初中,難度呈幾何級數的爬升(理科似乎更甚)。
甚至有業內人士指出,初高教學設計,本就不能算在一個體系。所以,學習感覺到的不連貫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明顯地,中考也是初、高教學合理設計的阻力。從力求教與學的合理性來說,是不是應該“將你我打碎,重新捻一個你,塑一個我”。
三、初中素質教育缺失,該改!
在討論究竟什么是素質教育的同時,素質教育時長起碼多久,也應該被認真討論(客觀地說,只要有升學的壓力,應試勢必力壓素質)。
素質教育,需要寬裕的時間,輕壓力的環境。
拿素質教育著稱的南外為例,同樣參加中考,實際可以說只是校內的一場排名;相對較小的中考壓力,讓南外學生得以享受素質教育(當然,資源也是一方面)。
如果真的有心圖謀素質教育,應該將升學壓力挪后。
綜上,想解決以上三點,確實只能通過降低中考指揮棒的意義。不談取消中考,只要取消中考“死亡線”即可,考歸考,不去做那過于殘忍的普教、職教分流。
這一次
取消“中考‘死亡線’”
我投一票
也許并非天時、地利、人和
僅希望發聲
讓教育更好,讓孩子更好
只問你一句
跟不跟
聲明本文來源于:輕輕家教南京升學!作者:孩王。文章內容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投稿郵箱 / 627289571@qq.com
商務合作QQ / 5426727
點擊 閱讀原文▼查看往日精彩內容
看文倉www.kanwencang.com網友整理上傳,為您提供最全的知識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70310/117531.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