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會議期間,葉劍英找華國鋒談話,第四次提出讓鄧小平出來工作。陳云、王震、李先念也都發表了與葉劍英同一意思的意見。大勢所趨,華國鋒不能不開始讓步,他在總結講話中,一方面說:如果我們急急忙忙讓鄧小平出來工作,就可能上階級敵人的當,可能把揭批“四人幫”的斗爭大局搞亂,就可能把我們推向亂的地步。另一方面又說:鄧小平出來工作,要等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具備一定條件。
本文摘自:人民網,作者:袁小倫,原題:沒有葉劍英的毛澤東、鄧小平會是什么樣子?節選
5月3日,中共中央將鄧小平1976年10月10日和1977年4月10日兩封信轉發至縣團級。7月16日至21日,中共中央召開十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恢復鄧小平同志職務的決議》。鄧小平終于第三次復出。
關于葉劍英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作用,于光遠在1998年很有感觸地回顧說:“中央工作會議的成功,葉劍英功不可沒。他提出‘擺開來講,免得背后講’,他對小平的鼎力支持,以及在會上提出要培養接班人的建議,與會者都能理解他的用意。他關于民主與法制的許多精辟論斷,即使今天也很有價值。”于光遠還指出:“在紀念三中全會二十周年的時候,作為一個歷史的見證人和科學工作者,我感到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把歷史的真實寫出來。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這重要的一頁上應寫下‘葉劍英功不可沒’這幾個字。”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于12月18日至22日舉行。葉劍英同華國鋒、鄧小平、李先念等人一起主持了這次全會。全會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做出了從1979年起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在中央領導機構的人事安排上也做了重要變動;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全面地恢復和確定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結束了粉碎“四人幫”以來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這時華國鋒雖仍擔任黨中央主席,但就體現黨的正確指導思想和決定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方針政策來說,鄧小平實際上已成為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
王恩茂是這樣從毛澤東到鄧小平看葉劍英的特殊功勛的:葉帥“在粉碎‘四人幫’的斗爭中起了主要作用。我們取得粉碎‘四人幫’斗爭的勝利是由各種因素決定的,但是葉帥起了主要的作用,事實上,葉帥是粉碎‘四人幫’的主要領導,是粉碎‘四人幫’的總指揮”。“粉碎‘四人幫’,結束了災難深重的‘文化大革命’,挽救了我們黨,挽救了我們國家,是我們黨的歷史上又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點”。“在粉碎‘四人幫’后,他大力支持鄧小平同志出來工作、出來領導,成為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粉碎‘四人幫’后,小平同志之所以能成為黨中央第二代領導核心是由各種因素形成的,但是葉帥起了主要的作用。粉碎‘四人幫’后,全黨、全國的形勢,葉帥的歷史功績、地位、身份、威望、影響、作用等等,都是大大不同于一般,他對小平同志的支持是舉足輕重的,他有馬克思主義的遠大戰略眼光,胸懷大略,特別顧全大局,他從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支持小平同志。”“逐步形成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實現從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到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的過渡,開創了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的新局面。正因為有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才又逐步形成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完成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到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三代領導集體的過渡……”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70308/115245.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