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微信號力薦(長按框內可復制)
心很累,看點頭條洗洗睡!
(經濟學家許小年)
經濟學家許小年為人直率,敢為敢言,他看似驚人的言論之下,隱藏著經濟學家的獨立精神和最樸實的市場經濟原理。2015年,中國整體經濟下滑。A股歷經牛市,繼而暴跌。與此同時,“互聯網+”令投資者瘋狂,互聯網思維甚囂塵上。雖此,許小年則多次公開演講,表達冷靜、理性之觀點,戳中中國經濟的若干痛點,可謂針針見血:
9月22日,許小年出席正和島論壇,認為中國經濟面臨困難的形勢可能要持續5年的時間。面對結構性經濟下滑,政府不愿意也無力采取大規模的刺激政策,企業不應再寄望于此。
衰退的原因是過去透支了今天的經濟景氣。2008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之下,中國的經濟有個斷崖式的下跌,反映了中國經濟的脆弱性。如果中國能利用2008年那個時機,在經濟下跌的過程中,忍受痛苦,進行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換代,就不會有今天的困境。但是政府卻推出了“4萬億”的刺激計劃,于是浪費了一次衰退,浪費了一次極好的調整機會。
2009年“4萬億”執行的結果,使本來已嚴重的結構失衡更加的惡化,這表現在很多的傳統制造業部門那時產能已經過剩,產品技術落后,在市場上找不到銷路,急需更新換代。然而政府的巨量投資,猶如給落后的產能、技術和產品注射“強心針”,使其得以茍延殘喘,進而繼續擴張、膨脹至今。
2015年第一季度,國內大中型鋼鐵企業總體虧損。一些鋼鐵公司是靠著政府的救濟在活著,其實早就應該倒掉了。鋼鐵行業是傳統制造業的一個代表,我們用新的產能泡沫去掩蓋舊的產能泡沫,結果致使泡沫越來越大。資本市場有泡沫,但泡沫主要是在實體經濟中,表現為過剩產能。
如果說A股場外配資是個問題的話,那么和金融體系與政府體系中的壞賬相比,那簡直就是小菜一碟。A股配資總共有兩、三萬億吧?我們金融體系的貸款余額是80多萬億,壞賬率如果是10%,那么就是七、八萬億,而且有可能還不止。政府融資平臺在執行4萬億過程中積累的債務,現在官方估計就有20萬億,這才是中國經濟的大隱患。
2015年6月8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2015班委大會,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演講談及股市狂潮,他認為:“股市牛在轉型、一路一帶等等說法。荒謬離奇!這是吹著口哨走夜路給自己壯膽。目前沒有任何理論可以解釋此次股市的瘋狂,除了凱恩斯的動物精神,這次股市狂潮,真的不知道如何收場。”
A股市場是政府制造的國家牛市,當風險逐漸顯現的時候,又是政府去清理場外配資,把它打下去,暴跌之后,又是政府出來救市。盡管社會反響很大,其實A股市場只是中國經濟中的一個小問題。大問題是政府負債,銀行的壞賬,實體經濟中的過剩產能。
在經濟下行的過程中,價值才能顯現。我喜歡熊市,不喜歡牛市,為什么?因為在牛市中,資產的價格都被高估,只有在熊市中,資產的公允價值才能夠在市場上出現,就像巴菲特喜歡熊市一樣。所以不要害怕熊市,不要害怕經濟的下行和經濟的調整,在調整的過程中,會出現大量的商業機會。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談創新,談創業,談互聯網?原因就在這里。
第一,過去的成功,希望過去的成功可以無限復制。(轉型不是轉行)過去很多成功要素是低成本擴張(人員、土地、技術)以及可以搶占的市場。但是這個時代已經結束了。搶占市場,已經沒有未飽和的市場了。企業成功的關鍵是研發和創新。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傳統的商業模式。
第二,機會主義心理。“風口上的豬都會飛”。不斷有人問風口再哪里。如果你把自己講到豬的水平我和你無話可說。“我發現平臺擁擠不堪,但平臺上空空如野”。
第三,中國企業家群體缺乏個性的群體。中國是個從眾的文化。缺少內心世界,或者是外界建立的。追求的是外界的承認而不是自己的成就感。從而使我們在創新方面落后。外界統一的評價體系,就會嚴重趨同企業家的行為。所以在風口上擁擠不堪,而沒有風的地方就沒有人。嚴重制約創新。中國企業家很少說我干這件事“cool”。
美國最近有一項了不起的創新,就是大家都知道頁巖氣開采技術,使液燃氣的成本不斷下降,帶動全球的油價下跌,沙特的好日子結束了。中國頁巖氣儲量巨大,我們為什么干不了啊?因為油氣行業是國企壟斷的,你進不去。我們互聯網搞得這么熱鬧,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管制相對較少,因此大量的資源和優秀的人才涌進這個行業。管制是創新的大敵。
2015年,互聯網思維、互聯網金融熱火朝天,但許小年卻“潑冷水”。他認為,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幾乎沒有新東西,甚至是有錯誤的。一個人要是口口聲聲說互聯網思維,那就是沒有思維。互聯網僅僅是一個工具而已。
互聯網是定語,主語是金融。本質是金融,不是互聯網。從本質上來說是金融,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控制信用風險,互聯網應用只不過使我們克服信息不對稱的成本下降,互聯網應用只不過讓我們更好的控制信用風險,但是互聯網并沒有改變信息的不對稱,這是金融業的常識。
電商的本質是商,不是電,電商的本質是零售業,不是互聯網。因此對于口號,我總是持懷疑態度。我本人經歷過大躍進,經歷過文革,知道群眾運動的后果是什么,搞企業、經濟的發展是不能靠群眾運動的。凡是市場上流行起來的群眾運動式的口號,我們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要經過自己的思維才把它接受下來,對于市場上廣泛流傳的互聯網+,我提出一個觀點是+互聯網,不是互聯網+,傳統行業+互聯網,不是互聯網+傳統行業。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202/62632.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