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創業和管理5大思維障礙

發布時間: 2010-01-18 13:35  閱讀: 630 次  推薦: 0   [收藏]  

  程序員是最容易創業的,或者說是創業成本最低的職業。只要有一臺電腦和投入自己的時間,就可以寫出暢銷天下的軟件,這是每個程序員的夢想。更何況世界首富常年以來就是程序員出身的比爾蓋茨,這也刺激了更多的程序員走上創業之路。

  可是等到真的開始創業,才發現這條路并不容易.由于創辦CSDN網站和《程序員》雜志的原因,接觸了大量的技術創業者,或者從技術轉向管理的程序員。我發現真正程序員創業成功的例子非常罕見,我自己也曾經創業三次,經歷了很多的挫折和失敗。

   我總結了一下,由于程序員的思維習慣給創業或者管理帶來的障礙:(為什么要談管理,因為真正創業做企業,*一個人是不行的,必須有團隊,團隊如何管理就是第一步創業的挑戰)

  程序員思維定勢:

  1)機器思維 

  優秀的程序員最擅長和電腦程序打交道,并通過代碼去控制反饋。而管理需要和人打交道,需要收集人的反饋。電腦是按邏輯來執行的,而人卻要復雜很多,特別是團隊中有女性成員,挑戰難度就更大。

   由于長期和電腦接觸,很多程序員缺乏和別人溝通的技巧,或者說情商相對較低。這在管理上是比較致命的缺點。

  2)BUG思維

  優秀的程序員追求完美,看自己或者別人代碼時第一有限是看什么地方可能有BUG,管理時如果帶著BUG思維,就會只看到別人的不足和錯誤,而不去表揚其有進步的地方。 (完美思維的壞處還有一個,就是過于關注細節)如果方向和前提有問題,過于關注細節反而會帶來延誤

   3)工匠思維 

  程序員*手藝吃飯,創業總是會碰到各種困難,在碰到困境的時候程序員出身的創業者是有退路的,大不了我再回去寫程序搞技術好了。有時候創業就是差那么一步,不能堅持到底,也就不能收獲果實。

  4)大俠思維 

  以技術創業起家的容易迷信技術,忽視市場,忽視管理,總以為只有自己的是最好的。遺憾的是技術變遷實在太快,一時的先進不能代表永遠的先進。先進的技術也不一定就是致勝的法寶。

  5)邊界思維

  程序員設計代碼和系統時,常常會考慮要處理邊界和異常。反映到思維習慣上,就是遇到問題,就會全面的思考各種情況。這是很好的優點,但做事業時,這有時候反而會是缺點。 

  上面五類有不少具體例子,大家也可以看看自己的思維習慣里面是不是這樣?習慣是很難改變的,最好的處理方式是找到搭檔,能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成功的概率才會加大。HP, Apple Microsoft, Oracle,Adobe, 都是兩個主要創始人搭檔創業成功的。

0
0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