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升起 太陽落下

作者: Fenng  發布時間: 2010-01-29 11:06  閱讀: 665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2010 年 1 月 21 日消息,歐盟已經無條件批準 Oracle 收購 Sun 的計劃。接下來,盡管在有的國家或地區還會有所糾葛,但 Oracle 已經掃清了收購 Sun 的主要障礙。一代 IT 巨人 Sun 從此落幕。


(via)

  人們談論起 Sun,總要說起這家偉大公司曾經的輝煌。Solaris、Java、SPARC、NFS......

  很多人知道 Sun 是 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 的縮寫,不過 Sun 的創始人并不全來自斯坦福大學,雖說 Vinod Khosla 、Andy Bechtolsheim 與 Scott McNealy 三個斯坦福的畢業生是 Sun 的發起人,稍后加入的 Bill Joy 大神則來自伯克利,他盡管不是發起人,但也是公司創始人。對于創始人中的 Andy Bechtolsheim ,必須要多說一嘴,多年之后,是他給了 Google 兩位年輕的創始人第一筆 10 萬美元的天使投資。

  二月創建的公司,當年七月份就已經盈利,這是因為 Andy Bechtolsheim 在成立公司之前就已經設計處了 Sun 的第一代工作站。Sun 工作站在當時可以說無敵于業界,十余年間就賣掉了 1 百萬套。而到了 1995 年 Java 推出的時候,簡直讓業界瘋狂,我還記得當初的報紙寫到"幾乎一夜之間互聯網動了起來",這是 Sun 對業界最大的貢獻。盡管 Sun 的品牌在將來或許消失,但是 Java 仍將繼續改變這個世界。

  公司創建四年之后成功 IPO,股票代碼 SUNW ,最早代表 Sun Workstations ,這是 SUN 早期現金牛產品,后來解釋為 Sun Worldwide,而到了 2007 年,則更改為 JAVA。這個更迭多少意味著 Sun 的無奈。Solaris 工作站已是明日黃花。在第一波互聯網泡沫破滅前,Sun 市值一度超過 2000 億美金,這是個驚人的數字。互聯網上運行的服務器有 35% 跑在 Sun 的服務器上。彼時,Sun 自詡 "We are the dot in the .com",可惜 Sun 后來的志向 "We're the Dot in Web 2.0" 未能實現,壯志未酬。

  除卻 Java 之外,Sun 在其它方面的產品創新幾乎都有 Bill Joy 的功勞(其實 Java 項目也有他的推動),這位號稱在一個周末重寫 BSD 內核的大神,在 Unix 操作系統領域帶來驚人的成就,對業界產生無與倫比的影響,甚至他一個周末寫就的編輯器 vi 都是很多 Unix 用戶離不開的工具。Bill Joy 在 2003 年從 Sun 出走(據說與麥克尼利不和),他的離去給 Sun 蒙上了一層陰影,從此后,Sun 在 Unix 方面鮮有有創新(這幾年數來數去也只有 ZFS 算有點影響力了)。Bill Joy 在離開 Sun 之后轉投納米技術、機器人學等領域,在軟件技術方面未有大的動作,但說不定這天才什么時候殺個回馬槍呢。

  Sun 創造了 Java ,卻無法從這個金礦上賺錢。以往的分析往往認為 Sun 賣硬件賣得太舒服了,沒能夠及時轉型。這倒的確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是開源社區(甚至 IBM )都比 Sun 更能贏得用戶的心。而 IBM ,更是拋出了 Eclipse(日蝕)項目以及后來聯合其它公司成立了 Eclipse 基金,這實際上是用免費策略斷了任何公司想在 Java IDE 上盈利的念頭(當然主要針對 Sun)。Sun 在硬件服務器領域和 IBM 爭奪市場,而 IBM 則在 Java 上斷了 Sun 的后路,除此之外,IBM 亦大力扶植 Linux,甚至鼓勵用戶將大型機遷移到 Linux 環境下,一方面節約遺留系統維護成本,一方面硬件照賣,這是很高明的一招。

  反觀 Sun ,在 Linux 漸成燎原之勢的時候,應對戰略相當的失誤,與 IBM 擁抱開源截然不同的是,Sun 采取冷眼旁觀。等到 Jonathan Schwartz 主政時期,力主推出 OpenSolaris 策略雖說是一步好棋,但是時過境遷,為時晚矣。試想如果在 Linux 嶄露頭腳的時候,Solaris 就能夠開源或者是 Sun 能援助一臂之力,那說不定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Sun 在收購策略上一直是走彌補硬件產品線的策略,大多數收購并不成功,收購 StorageTek 花費的 41億美元似乎是絕對的賠本買賣。收購 MySQL 雖說被業界看好,甚至 Jonathan Schwartz 稱收購 Sun 是"現代軟件史上最重要的并購案",可沒想到僅僅一年的時間,Sun 自己也被賣掉。到現在,MySQL 仍前途未卜。

  說起 Sun ,當然繞不開執掌 Sun 帥印長達 22 年之久的斯科特·麥克尼利(Scott Mcnealy)。Sun 成也麥克尼利,敗也麥克尼利,說到底,他畢竟是一個商人,一個剛愎自用的商人,對于 IT 大勢的判斷仍然比蓋茨差幾個段位。Sun 的四位創始人當中,他其實是沒有任何技術背景的。"網絡就是計算機" 據說并不是他提出的想法,而是 Sun 的第五位員工的靈光乍現。麥克尼利給中國用戶的更多印象是對微軟的抵制和對蓋茨的敵意,這一點倒是和拉里·埃利森是一路人。一個人成功的時候,大家看到的都是他的光環;一旦失敗,大家都會去指責他的缺點。

  現在有一個公司頗像輝煌時期的 Sun ,那就是 Google。

  "一代人來,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陽升起,太陽落下,太陽照常升起。"

  --EOF--

  說起 Bill Joy ,在 2000 年曾經發表過 2 篇影響深遠的文章:

  第一篇廣為流傳,而第二篇似乎少為人知。這兩篇文章現在看來,仍然像一位先知對未來作出的預言。這一年,Bill Joy 46 歲。

  編輯推薦閱讀:昔日的輝煌(Sun Microsystems)

0
0
 
標簽:Sun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