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自主性學習能力是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能自我操縱學習,并主動而獨立地獲得英語知識和技能的能力。要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高中英語;自主性;學習能力
多年來,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用大部分的課堂教學時間,將語言知識點點滴滴地傳授給學生,學生則被動地聽、記、背、練。他們不是語言學習的主體,而是知識灌輸的對象。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不僅造成了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泯滅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創新能力,而且極大地妨礙了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如何才能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能力是新時期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以期達到教學的最高境界。
一、創設英語課堂教學情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欲望
情景教學使語言內容直觀,易被學生吸收,從而降低教學過程的難度,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欲望,達到同等語言難度的教學目標。問題情景鋪設不僅培養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判斷能力,這樣既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維,又提高了學生對課文閱讀理解的能力。
情景教學使用語言更接近學生,更接近生活,引用學生較為熟悉或能夠理解的生活實例,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情景,從而豐富和激活背景知識,通過語境激活背景知識,促使學生運用已學知識,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進行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個過程既可以為新知識的學習作鋪墊,降低學習新知識的難度.培養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中自主選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的能力,充分體現學生主動參與英語學習的精神。
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提倡學會用“心”聽課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渠道,上課是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礎上發展認識能力的一個關鍵環節。上課要積極參與活動,聽講要學會抓重點,要求學生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積極思維,盡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積極培養有意注意,在課內有意識地識記該課生詞、短語、句型、重點句子,力爭在課內就把這節課最重要的學習內容記住,當堂消化。課堂學習還必須態度謙和、虛心,理解透徹,決不能浮于表面、不求甚解。常常有這樣的學生,上課都能聽懂,但下課以后作業卻不會做。其實他們在課堂上并沒有真正聽懂課堂所學內容,只是一味地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自己真正思考的內容不多。真正會聽課的同學,課堂上他的大腦在大部分時間里是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對待課堂出現的問題,他往往是和老師同步甚至超前思考解題的思路,自己的思路與老師的相同,他會很欣慰地對自己加以肯定,如果與老師的思路不同,他會馬上警覺起來,查找原因,迅速作出判斷,認識到哪種方法正確,哪種方案更好。
三、正確把握記筆記的時機,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
進入高中以后,大多數同學都已意識到上課記筆記的必要性。因而在高中課堂上,經常可以看到一部分同學聚精會神地聽,一絲不茍地記,一節課下來,密密麻麻地記了好多,手腕酸脹、五指僵硬,放下筆,甩甩手,喘口氣,成就之感油然而生。課堂記筆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如果不分主次,統統笑納,那就完全失去了記筆記的意義。筆記要記下關鍵有用的東西,記筆記的過程是對信息篩選、濃縮的過程,有利于鍛煉思維、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濃縮信息的加工能力。要做好聽課筆記,學生的思想進程與教師的思想進程必須一致,必須拋開與聽課無關的雜念,筆記內容要注意重點、難點、疑點、新觀點,聽課筆記可用自己的話,用關鍵詞和線索性語句、提綱挈領地記錄。記筆記的同時,學生應該積極思考,踴躍發言,不能只簡單的做個“書記官”,需要課堂理解的要當堂理解,需要當時就記住的,要及時記憶,千萬不能指望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課后做,通過復習加以完成,因為課后還有課后的事。
四、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歸納語言規則
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大量有效的語言信息輸入,使學生在自然、豐富的語言環境中習得語言。英語在我國屬于一門外國語,學生離開課堂后自然習得英語的機會目前仍然是較少的。因此,為了讓學生認識和掌握英語這樣一個龐大的語言體系,除了自然習得外,適當利用語言規則的監控作用來完善語言學習也是必要的。
例如,語法作為語言教學中很關鍵的一部分,也應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其主體作用。我們嘗試的高中英語自主性語法教學模式為RGCCA模式――Recalling、Generalization、Consolidation、Creation、Appreciation五個環節。Recalling (回顧) 旨在激活學生已有知識儲備,以舊引新;Generalization (自主學習、觀察、分析、歸納) 是指教師提供合理素材,體現一定的規律性,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觀察和分析,歸納并整理出本質性的語法規則;Consolidation (鞏固) 旨在讓學生鞏固新知,及時反饋;Creation 即運用新知進行創新思維能力訓練;Appreciation (鑒賞) 主要通過提供含有該語法現象或規則的名家名言,讓學生鑒賞美文,體會語言之美。
實踐證明,只要教師引導得法,學生是有能力在接受大量相關信息的輸入后,積極參與思維、自主探索及自行歸納出語言規則的。
總之,教學的本質和意義在于教學生學會學習――“教是為了不教”。對學生進行各種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的指導,授以學生“捕魚一技”,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產生從“學會”向“會學”的質變,在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乃至終生學習能力的獲得。
參考文獻:
[1]季小娟;;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年25期.
[2]唐海英;;淺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上);2011年05期.
百度搜索“就愛閱讀”,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就愛閱讀網92to.com,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61215/70915.html
文章列表
BloggerAds
- Dec 15 Fri 2017 23:52
芻議培養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與研究
文章出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