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揭秘軍工股背后隱藏的七大投資邏輯】2017年中國股市趨勢方向,整體平穩,但今年中國股市核心投資方向很確定。2017年,我們將在軍歌嘹亮中突破阻礙,闊步向前。具體來看,七大邏輯都指向2017年的軍工股行情。

  2017年中國股市趨勢方向,整體平穩,但今年中國股市核心投資方向很確定。2017年,我們將在軍歌嘹亮中突破阻礙,闊步向前。具體來看,七大邏輯都指向2017年的軍工股行情。

  邏輯一:全球邏輯看軍工

  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發展主旋律已經是一種哲學意義的觀點,在大部分時候這是對的。但目前,人類社會的發展已遇到巨大阻力。曾經看過梁永強的部分觀點,值得借鑒。那就是,隨著互聯網與智能化的發展,人們會越來越清閑與惰性。而人類一直最有興趣的大健康抗衰老,會讓人類壽命更長,也一樣加重地球負擔。而阻礙發展的另一個原因是資源匱乏,人類將地球資源開發得無比充分,但人口并未消減,欲望也從無削減。最后只能去爭奪剩余僅有的資源,競爭那極少數尚有發展余地的領域。大家爭奪資源的結果就是摩擦的加劇,沖突的增加。

  當然,還有另一個出路就是向太空發展。而無論是摩擦加劇或者向太空發展,這兩點都指向一個領域——軍工,所以軍工的選擇絕不是中日、中美、臺海之類的小邏輯,更大的邏輯正如前面所述。

  邏輯二:國家邏輯看軍工

  國內而言,國家的邏輯則是國家的尊嚴(沒有強大的軍工產業何來尊嚴,以及國家統一的實力)、強軍的夢想、領導人的強大。面臨有可能的沖突摩擦而必備強大的自衛與快速反擊能力。政策層面,為了強大軍力以及太空發展能力快速提升,為了加速戰力儲備,都必須要加快軍工產業體制改革與生產力的釋放,軍工產業也必將成為在去杠桿的政策背景下,少有的還可以不斷加杠桿的產業。這樣,國企改革、軍改必將成為政策主線,包括混改、軍工資產證券化、軍民融合等重大政策已經到了真正落實的關鍵時刻。

  個人認為,由于強國強軍的需要,國企改革之中最緊迫、最重要的領域就是軍工產業,其他領域沒有任何領先競爭資格的理由。

  邏輯三:產業邏輯看軍工

  產業層面,軍工產業鏈很長,體量很大。從原材料、新材料、機械加工制造、光電技術、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無所不在。產業帶動性很強,可以帶動高科技技術突破,可以帶動很多產業振興與發展。

  邏輯四:集團邏輯看軍工

  中國核心軍工產業集中在十大軍工集團。雖然分工各有側重,但也有合作、融合以及競爭。國家的使命,政績的考核,必然使各大軍工集團在產品、技術、人才、資本運作等各個方面都有積極競技與突破的強烈愿望,積極高效的去實現各自軍工資產證券化目標是大概率事件。而院所改制則是一個重大突破口,軍民融合浪潮則是強有力的推手。除了原有主業軍工的民營企業會大力發展之外,部分有轉型條件與能力的企業都會熱衷于軍工方向,甚至買殼賣殼都會將軍工當做一種風向。這種浪潮一定會到來。

  邏輯五:價值邏輯看軍工

  看好軍工股的邏輯雖然強大,很多人還會有質疑,那就是一直以來對軍工股價值的認識。這就涉及關于價值評估理念與方法的問題。暫且提示兩點,一是對于不同企業一定要有不同的評估模式,千篇一律的市盈率、市凈率是教條而落伍。二是關于價值的認識,絕非簡單財務層面計算出來的東西才是價值。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評估標準,不同人看待同一個企業,一定是不同的價值結論。如果都是量化計算出來的價值,那是很可笑的事情。不同的角度與深度看法一定是不一樣的,至于原因暫不展開。

  邏輯六:戰力邏輯選軍工

  選擇軍工企業,范圍很廣,分支很多。具體而言,與戰爭最直接相關、最色彩濃烈的就是最佳選擇。未來戰爭就是戰機、戰艦與導彈的戰爭。戰斗機候選者只有沈飛,一旦有很好調整則是機遇。導彈以及彈藥相關軍工企業選擇余地更大一些。一句話,就股市投資而言,應淡化邊緣化、輔助類軍工企業,直擊最核心、最具戰斗力的攻防打擊類軍工企業。其中,集團資產證券化率較低,集團尚未公開混改方案的軍工集團優先研究,尚未有軍工資產注入經歷(但核心軍工資產證券化針對性、確定性很強)、市值偏小的軍工企業更值得關注。

  邏輯七:核心策略做軍工

  組合策略,力推以核心戰斗性軍工企業為核心的軍工+組合。交易策略,遵循重倉基礎上關注軍工資產證券化預期、實施與完成進度的策略。黑馬策略,民參軍必將黑馬頻出,將是更加絢麗的風景線。

  祝大家在雞年,“雞”情彭拜,抓住戰“雞”,全線出“雞”,一“雞”即中!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124/94354.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