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和富人相比,中產階級可能更鄙視窮人。這種鄙視的實質是一種敵視和警惕。



我的朋友、專欄作家劉遠舉是一個愛講理的人。最近,他發了一條微博,把自己弄成了新聞人物:

 

徐匯裕德路,快遞小哥撞了一輛邁巴赫。車好像沒大損失,但你懂的,這樣的車,擦一下也不便宜,要賠2000塊。快遞小哥掏出一大把零錢,很可憐的樣子。


電瓶車平時橫沖直撞這個就不多說了。道路是公共的,事故是大概率的,那么,你炫富,我買單是不是不合理呢?你穿一件30萬的衣服擠地鐵,這是不是碰瓷?


穿30萬的衣服擠地鐵等于碰瓷,這是一個極端的推理。事實上,劉遠舉還在這條微博下面貼了一篇他以前寫的文章,探討豪車發生事故后的賠付問題。(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他的看法是,道路具有公共屬性,其任務是高度秩序化的去承載交通,本身是一個具有相對高風險的場所,不適宜展示奢華因此,豪車車主應該有一種“合理預見義務”,應該多承擔一點損失。


▲劉遠舉微博截圖


很明顯,沒有多少人認真看他這篇文章。這條微博有1400多個贊,而置頂的第一條痛罵他的評論,則有超過12000個贊:


“你一個媒體撰稿人連最起碼的邏輯都搞不清楚,這和車多少錢沒關系,跟送外賣的窮不窮也沒關系,只看責任是誰……”

 

很明顯,這條被瘋狂點贊的評論,所表達的也不是邏輯,而是這樣一種執念:規則就是規則,該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


這種執念下面,是一個很常見的疑問句:你窮你就有理了?


按照中國當前的法律,與豪車發生擦刮和碰撞后,對“窮人”來說,確實是一種不幸。很多地方都有過案例和判決,法律并不支持更窮的一方。


離豪車遠點,這幾乎成為城市汽車駕駛員的常識。豪車屁股上的商標,不但是一種榮耀,也是對后方車輛的示威。


我曾乘坐過很多朋友的車,他們都有這樣的警覺。遇見豪車,在贊嘆人類工業文明的同時,也再一次確認了階級身份:你是一個工薪層,你買不起,甚至也“追”不起。



小心翼翼行駛在豪車后面的,并不算真正的窮人。


能夠開得起車,在中國也算是“中等收入階層”,也就是人們統稱的中產階級。這個階層的價值觀特別耐人尋味,就像那位網友評論的那樣“和窮不窮沒關系,只看責任是誰”。


中國的中產階級,是最熱愛秩序和法律的,他們也是規則的狂熱愛好者。他們的收入,都靠自己辛辛苦苦掙得,“公平”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

 

相比之下,那些開豪車的,有相當一部分,官二代、富二代。


中國富豪的原罪,大家都心照不宣,有多少人的第一桶金是干凈的?換句話說,有多少人的發跡,不是靠“打破規則”?互聯網時代,創富機制發生變化,不少人可以通過創業來一夜暴富,但是這種創業,至少在觀念上也是以“打破規則”為前提。


一個安分守己、按部就班的中產階級,是永遠不可能開豪車的。



和富人相比,中產階級可能更鄙視窮人。這種鄙視的實質是一種敵視和警惕。


窮人看上去總是不守規則的(富豪也是,但大家都裝作看不見),他們不但像一些快遞員一樣,威脅交通秩序,作為一種力量,也威脅著中產階級賴以自豪的社會秩序。


豪車車主對交通秩序并不敏感,我碰誰錢不是事兒,誰碰我,誰倒霉。他們理所當然地擁有一個更好的道路權。


那些開著普通轎車的中產積極,是最痛恨電瓶車的,他們既怕碰瓷式的訛詐,也怕自己的車受損,即使是處理事故造成的上班遲到,都是一個讓人頭疼的麻煩呢。

 

在這個世界上,“你窮你有理”當然是不成立的。事實上,我相信,如果受教育程度與收入大體上是正相關的話,和中產階級相比,窮人可能更不懂道理一些。


道法和碰到豪車會倒霉,這就是一個“道理”,中產階級肯定比外來務工的快遞員更懂。對外來務工者和在那些騎瓶車的中低收入者來說,他們更關注是生存,盡量多掙一點錢。



當一個快遞小哥擦掛了邁巴赫,面對車主2000元的索賠,從口袋里掏出所有的零錢。看到這一幕,你不覺得震撼嗎?盡管按照中國的法律,賠這2000元也是應該的,這位小哥的處境不是仍然讓人同情的嗎?


但是最終,中產階級卻是一致聲討,“窮不窮沒關系,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這種情緒背后,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公共情緒?

 

中產階級最懂得,同情心不值錢。為了在都市立足,他們早已變得鐵石心腸,才換來今天的局面。


有時候你會發現,底層人反而更能救助底層人。在中產階級和窮人之間,正在橫起一條鴻溝,不但隔絕了同情,也隔絕了理解的可能。

 

在這樣的討論中,窮人是沉默的。某種程度上說,問題的根本,不是窮人是否有理,而是窮人沒有地方可以講理。


我們的媒體,很注意傾聽富人在說什么,也很注重去贏取中產階級的歡心,因為他們代表著更廣闊的市場。


窮人是沒有媒體的,他們的聲音,更多體現在某一惡性社會新聞下面的評論中,隨便一點社會不公,都可能聚集大量“喊殺”聲。


▲2012年,江蘇南京市民組成車隊,反對禁摩(東方IC)


我讀高中的時候,周末要騎自行車從縣城回家,有一次迎面沖過來一輛吉普車,而我的右手邊,又曬滿了煤球。因為避讓煤球,我就和汽車擦掛了,最終我和自行車都摔倒在煤球上。


司機對我痛罵,而煤球的主人也跑過來譴責。那時我是徹底的窮人,根本沒想到,汽車司機的責任更大,而在馬路上曬煤球,也是沒有道理的。我兩邊道歉,奪路而逃。

 

對他們,我并沒有仇恨,而是真誠的道歉,這大概是因為我那時雖然很窮,但畢竟年輕,心里裝著很多希望。


對窮人來說,這樣的遭遇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撞上豪車傾家蕩產,你還能指望這樣的窮人接下來能夠做一個更講理的人嗎?如果那位邁巴赫車主,下車后不但不索賠,反而安慰一下快遞小哥,不是更好的場景嗎?


我們這個社會,對這樣的場景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邁巴赫的擦痕,最終必然會變成一個窮人心中的傷痕。




張豐

媒體人,談資副總監


做最好的綜合性思想平臺

公眾號ID:bingchuansxk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316/123950.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