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新考綱2017年高考語文分類練習專輯征訂:語文月刊2016年12期,只是1小本書,96頁,定價8元,12月1日出版。包括:一、論述類文本閱讀二、實用類文本閱讀三、文學類文本閱讀四、古詩文閱讀五、語言知識與運用六、作文七、模擬試題八、參考答案及解釋說明 咨詢電話:02085213337,微信13602424805


高三作文訓練及點評

 

桂月玲  魯東語文工作室


原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6年1月,一位記者問鋼琴大師格拉芙曼,在教了許多中國學生、造訪中國將近四十次后,對中國琴童及其家長,有沒有特別想說的話。格拉芙曼說,“我覺得中國人太強調競爭,尤其要爭第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自覺地強調這種觀念。”競爭,難道不是必要的嗎?爭做第一,難道還有什么不好嗎?

你對上述問題有何看法?請就此寫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態度,體現你的思考與權衡。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例文一

甘于平凡

臨高中學高三(4)班  王玲

鋼琴大師格拉芙曼說:“中國人太強調競爭,尤其要爭第一。”是的,中國孩子從識字起便時刻受這種思想熏陶。父母、老師,社會給予孩子們無限的厚望,使孩子們倍感壓力!而我覺得人生未必非第一不可,很多時候,我甘于平凡。

  中國孩子的童年的確飽受艱辛。從格拉芙曼教琴的感慨可以看出,那些學琴的孩子以第一為目的,為此竭盡全力練習,以此滿足被強加的期望。他們有多少是因為興趣,有多少能從中得到快樂,有多少是為自己而活?屈心而抑志,只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認,讓父母高興。可是,誰又想過他們的難過和辛酸?

  2015年,高三的林佳同學在天臺把數學作業撕得粉碎,然后縱身跳樓。花一樣年紀的女孩說沒就沒了,其原因也不過學習壓力太大,可是壓力得多大才會不顧一切選擇死亡?我們是擁有高等智慧的人類,何必這么強逼自己,第一,真的那么重要的嗎?

  我甘于平凡。有時候,靜下來看看行人來來往往未嘗不美好。格拉芙曼的感慨其實也隱含這一點,她希望彈琴是一種藝術,孩子們可以通過彈琴更加懂得感受生活。東晉陶淵明隱于山水之間,寄情于山野田園,他不與世俗爭名搶利,只愛那山花爛漫,他在種豆理荒中找到了自己,哪怕夕露沾衣也不覺可惜,只求一個“愿無違”。正因如此,他的生活過得閑適自在。我甘于平凡,也向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平淡清幽。

  但平凡不是強調不競爭,而是要以興趣為基礎,努力進取。楊麗萍曾說過:“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這世上,就是看一顆樹怎么長,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飄,甘露怎么凝結。”她以一個旁觀者的心態活出了人生的高度。她沒有進過任何舞蹈學校,憑著天賦,憑著對舞蹈的熱愛,憑著積極進取的精神,創造了屬于自己的精彩。競爭,為的是讓孩子們有一顆上進的心,積極生活的熱情,而非爭第一不可!像楊女士一樣順應自己內心的需求,認真對待生活,未嘗不是競爭的完美詮釋。

  我甘于平凡,努力上進,但我不強求第一。但愿學琴的孩子不再偏執地“被第一”,希望中國的孩子能夠快樂,健康成長!

 

點評:本文的可貴之處,在于能夠用散文的語言來行評論之事,不犀利尖銳,卻能如清澈的山泉,緩緩流入人心。筆調細膩溫柔,透著淡淡的人文主義氣息。

                                    (指導老師:桂月玲)

例文二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臨高中學高三(4)班  鄭師浩

 

記者問及格拉芙曼關于中國琴童及其家長的印象時,他的本能回答是競爭觀念太強、太過于好勝。而我則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縱觀整個生物進化史和發展史,再橫看當今世界的紛繁多變,我們不免得出結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格拉芙曼稱中國琴童及其家長的競爭觀念和好勝性強,可能在他看來這對鋼琴的學習無益,也并非鋼琴學習的初衷和歸宿。那么試問一下鋼琴從興起至今,如果沒有競爭,它會有額外的創新嗎?如果說人內心的激勵是內力,那么競爭的氛圍就是一股強勁的外力。因為有競爭,后進者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因為有競爭,領跑者自發覺得一旦停滯就將被淘汰,故而積極主動地追求更優異、更卓越的境地,以保持領跑的姿態。

競爭不僅讓人取得進步、獲得發展,更推動競爭關系中事物的發展。我認為中國琴童及其家長之間也存在競爭關系——琴童會更加發奮努力地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去摸索更深層次的內容,家長們為了給予孩子們物質上的資助和精神上的支持,讓孩子們獲得更好的學習環境,也會努力進取,不落人后。那么久而久之,琴童們的技藝更加高超,并由學習層面向創造層面進發,家長也會迎來事業上的成功。在這一層面的競爭關系中,競爭雙方獲得了雙贏。

不僅僅是鋼琴領域,我們這個社會上的各個領域都需要競爭來推動發展。

設想一下如果沒有競爭,我們的社會應該會是什么樣?結果不言而喻——工匠精神蕩然無存,創新動力缺失,行業發展停滯不前。毋庸置疑,正是因為競爭,我們的商業社會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馬云讓電商在中國乃至世界成為一種最前沿的商業模式,創造了傳統模式難以實現的一個又一個奇跡;也正因為競爭,喬布斯讓蘋果成為最有科技含量和競爭力的產品,至今在全世界暢銷無阻,每一新產品的推出更是讓世人充滿無限的期待。這都是競爭帶來的巨大魅力。

適應競爭者將獲得生存與發展,不適應競爭者將遭到淘汰,這便是大自然繁衍至今不變的定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以說中國琴童及其家長的競爭是必要的、值得的。

 

點評:文章圍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論點,從“競爭讓人取得進步、獲得發展”和“競爭促進雙贏”正面論述競爭的意義,再從反面假設不競爭會帶來的危害,最后以馬云、喬布斯的成功事例強調競爭的重要意義。全文邏輯嚴密,語言富有張力。是一篇不錯的課堂作文。

                                (指導老師:桂月玲)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臨高中學高三(4)班  鄭師浩

記者問及格拉芙曼關于中國琴童及其家長的印象時,他的本能回答是競爭觀念太強、太過于好勝。而我則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縱觀整個生物進化史和發展史,再橫看當今世界的紛繁多變,我們不免得出結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格拉芙曼稱中國琴童及其家長的競爭觀念和好勝性強,可能在他看來這對鋼琴的學習無益,也并非鋼琴學習的初衷和歸宿。那么試問一下鋼琴從興起至今,如果沒有競爭,它會有額外的創新嗎?如果說人內心的激勵是內力,那么競爭的氛圍就是一股強勁的外力。因為有競爭,后進者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因為有競爭,領跑者自發覺得一旦停滯就將被淘汰,故而積極主動地追求更優異、更卓越的境地,以保持領跑的姿態。

競爭不僅讓人取得進步、獲得發展,更推動競爭關系中事物的發展。我認為中國琴童及其家長之間也存在競爭關系——琴童會更加發奮努力地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去摸索更深層次的內容,家長們為了給予孩子們物質上的資助和精神上的支持,讓孩子們獲得更好的學習環境,也會努力進取,不落人后。那么久而久之,琴童們的技藝更加高超,并由學習層面向創造層面進發,家長也會迎來事業上的成功。在這一層面的競爭關系中,競爭雙方獲得了雙贏。

不僅僅是鋼琴領域,我們這個社會上的各個領域都需要競爭來推動發展。

設想一下如果沒有競爭,我們的社會應該會是什么樣?結果不言而喻——工匠精神蕩然無存,創新動力缺失,行業發展停滯不前。毋庸置疑,正是因為競爭,我們的商業社會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馬云讓電商在中國乃至世界成為一種最前沿的商業模式,創造了傳統模式難以實現的一個又一個奇跡;也正因為競爭,喬布斯讓蘋果成為最有科技含量和競爭力的產品,至今在全世界暢銷無阻,每一新產品的推出更是讓世人充滿無限的期待。這都是競爭帶來的巨大魅力。

適應競爭者將獲得生存與發展,不適應競爭者將遭到淘汰,這便是大自然繁衍至今不變的定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以說中國琴童及其家長的競爭是必要的、值得的。

 

點評:文章圍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論點,從“競爭讓人取得進步、獲得發展”和“競爭促進雙贏”正面論述競爭的意義,再從反面假設不競爭會帶來的危害,最后以馬云、喬布斯的成功事例強調競爭的重要意義。全文邏輯嚴密,語言富有張力。是一篇不錯的課堂作文。

                                (指導老師:桂月玲)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310/118134.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