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嵐皋縣文廣局在編纂《嵐皋詩文遺存》一書過程中,意外從民間征集到一份陜西鄉試硃卷的光緒癸已恩科原刻本。
硃(音zhū)卷是一種科舉試卷的名目。明、清兩代,為防考官銜私舞弊,鄉試及會試場內,應試人的原卷(即墨卷)須彌封糊名,由謄錄人用朱筆謄寫一遍,再交考官批閱,所以稱為硃卷。硃卷通常都有固定的格式,先載姓名履歷,繼載始祖以下尊屬及兄弟叔侄、妻室子女,附載受業、受知師,最后刊載答卷及考官評語。后來考中舉人或進士的考生喜歡將自己的試卷刻印以分送親友,并成為清代一種流行于讀書人之間的時尚。
嵐皋縣文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一個名叫謝馨的考生于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成為應試舉人的鄉試考卷,距今已有122年歷史,但保存得相當完好。從硃卷內容上看,謝馨一族世居嵐皋佐龍麻園和嵐河口,其40字字輩詩為“鼎世有元玉,曰仁裕俊英。克賢承先德,宏業紹鳳鳴。經國繼永盛,成家道益明。懋才開
景遠,啟秀慶隆平”。硃卷記載了世、有、元、玉、曰、仁、裕、俊、英九輩。謝馨為榜名,依家族派行取名的話叫謝英崇。其祖上在清朝另出過謝玉珩、謝裕楷兩位進士和七位舉人,為嵐皋乃至陜南的望族,和嵐皋另兩姓進士祝塏、王隆道、舉人杜官廉等名門互有聯姻和交往。目前謝氏后人大都居于嵐皋縣,部分外遷白河縣、安康市等地,派行已傳至“先”、“德”輩。
據介紹,臺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的420冊《清代硃卷集成》中并未收錄該硃卷,其可能為國內首次發現,是一份彌足珍貴的地方文史資料。(記者 王斌 通訊員 杜文濤 曹英元)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61028/147764507817146.html
文章列表
BloggerAds
- Dec 15 Fri 2017 07:12
[高考試題庫]陜西發現122年前清代科舉鄉試試卷原刻本
文章出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