鰱鳙是一種生長快、適應性強、疾病少,較易養殖的優良經濟魚種。我國的江河較多,在這些大江大河里也生活了大量的鰱鳙。河流里的鰱鳙吃鉤的動作因為水流的刺激要比池塘里的粗放得多,上鉤后力大性憨,遛起魚來十分的過癮。它們一年四季都可垂釣,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只要氣壓高,光線強度好,一樣有上鉤的記錄。
我酷愛釣魚,在沒有比賽的日子,經常到野外的釣場體驗野釣的魅力,靜水流水釣場都去。經過長期的實踐,對如何在流水中擒獲鰱鳙總結了一些經驗,下面介紹給大家。
在流水中“拿”鰱鳙要比在靜水里釣獲有難度。
釣位的選擇:有水流的水域里,主河道中河水流速比較快,浮標即使用重墜也會走的很厲害,給我們讀浮標的語言帶來很大的困難。所以我們要盡量的選擇水流較緩的釣點。一般的河流有U形彎的地方的水流速度都比較緩慢,然而只選這樣的地方還不行,這里的二層水洄流很明顯,魚的分區分布很嚴重,所以我們要釣進水的那半邊的位置。這樣由于岸邊的地勢的原因,水在這個位置形成洄流后,會有效的延緩餌料順水流出窩子的速度。有窩子才會有魚光顧,這和在靜水中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在新到一個釣場的時候最好多在水邊走走,如果沒有U形彎的地方就選擇岸邊有**植物的釣點,這是因為風會把植物的種子和植物上的小蟲吹入水中,形成自然窩子。河流寬度小的釣場選深些的釣點,或是岸邊比較陡的地方;河流的寬度大的釣場選離岸邊遠些的釣點。還要提一句的就是冬季的時候魚多聚集到深水區過冬,選點時應注意水深。野外的大魚一般都不在淺水水域。
釣組的選擇:流水中釣鰱鳙的釣竿我都選用中硬調竿或是硬調,為的是中魚后便于控魚起魚。因為自然水域的原因,最好選4.5米以上的竿子。主線選用0.2MM左右線徑的強力線,子線的線徑一定不要超過0.2MM,因為線徑太粗,雖增加了線組的強度,但也增加了釣線的硬度,不利于鰱鳙的吸食。較粗的線組還會增大在水中的阻力,從而加快了釣組在水中游走的速度,而不利于窩子的制作和保留。子線的長度要在25CM以上,鉤距在3個鉤子長度左右。如果魚比較大的情況下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的增加鉤距。鉤子選用千秋伊豆或是伊勢尼4~6號的就可以,這樣的鉤子銳度好,鋼性強,既不會被魚拉直,又能很好的刺中魚嘴。
浮標的選擇:浮標根據水流的速度選用1~5號的細身浮標就好,用細身是為了魚訊表達更加明顯。選重心低些的竹腳較好,在流水中要求穩定性。這時鋼腳浮標會有用武之地了。它的穩定性較其它的浮標都強,在流水中更穩定,更利于魚訊在浮標上的顯示。空鉤在靜水中半水調6目左右就可以。
釣餌的選用:流水中鰱鳙的食性和靜水中的稍有區別,在自然水域中食物來源并不是很充足的情況下,它們會不僅僅喜歡吃酸臭餌,只要是它們能吸食的餌料都會攝取,岸邊植物茂盛的釣點,香甜味型的餌好些;浮游生物多的水域,酸臭餌會更有效。
釣餌的調配:在這樣的水域里釣鰱鳙的釣餌的調制很講究,要根據水流的速度來制作餌料,要求釣手很好的把握餌的霧化,正常垂釣時一般3分鐘左右霧化完畢為好。這個度只有在實際垂釣中自己掌握。總之要用釣餌把把誘魚的窩子做好。因為流水中提前做浮窩不太可能。
引魚誘魚:流水中的鰱鳙也喜歡群游,但混合集群不多見,我只見過幾次。來的鰱魚就是鰱魚,鳙魚就是清一色的鳙魚,很少插花混合上魚。在這樣有魚群但又不集中的水域里更要掌握好拋竿的頻率,只要確認這里有魚,就一定要堅持一定的拋竿頻率,每次都把鉤餌拋到水的上游處,然后抖散,開始的時候要把餌料捏在鉛墜上,盡量用大些的餌團,以便快速利用餌的霧化在水中形成一條線的窩子。然后浮釣這一線的窩子。
進窩的征兆:和靜水垂釣不同,水流會掩蓋鰱鳙進入水上層的浮窩后水面泛起的窩旋。所以我們只能仔細的觀察水面的水泡了。一般在窩子的周圍冒起硬幣大小的單個水泡,由遠至近,就是鰱鳙進窩了。再就是如果垂釣當時的天氣沒有風,浮標隨水流動中的不斷晃動也是誘魚成功的表現。
準確讀標:這點很重要,關鍵就在鉤餌入口那一瞬間,提竿的時機要掌握好。流水中因為浮標在不斷的順水走動,給讀標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很難看到靜水中鰱鳙吃餌時的上下顫動中動作稍大的標象,能中魚的浮標語言主要是浮標翻身后突然上升或下沉1~2目,還有就是黑標,后者在餌料極其適口或是群魚聚集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的標象。
判斷魚情,及時應變:魚群是變化的群體,它們會隨時變化。我們在垂釣時要根據上魚的快慢,中鉤的頻率來及時調整釣棚的深度和餌料的大小及霧化。在流水中釣浮一段時間后,釣點下流一段的水底也會形成一定面積的窩子,這時如果上魚不是很快了,我們可以馬上上推浮標釣底,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香腥餌釣了一陣后,換上酸臭餌會立刻瘋咬。如果總是出現黑標和應該中魚的動作沒有中魚,就說明窩里的鰱鳙少了,小雜魚來了,鰱鳙多的時候它是會排斥其它魚的,這時我們可以把餌捏在墜上,同時縮短子線到10CM左右,在釣窩里剩下的鰱鳙的同時還能很好的續窩誘魚。魚聚來很多的時候,可以只在上鉤掛上餌料,下鉤空鉤入水,能很好的節省時間還不耽誤上魚。如果你不是很了解當地的魚情,那別忘了在出釣時帶上丸九的昆布絲或是帶些棉絮,在用餌料的霧化引來魚后發現有魚,但不吃鉤,就可以把昆布絲化開掛在鉤上或是直接用棉絮掛在鉤上,但要注意在釣餌的粉末里蘸一下,還可以把這兩種東西慘到釣餌里來增加釣餌的膨化。使鰱鳙更順利的吸鉤入口。
控魚遛魚:鰱鳙在吃餌的時候是在上下嘴的張合間把鉤餌吸入口中的,但它們并不象鯽鯉那樣吃餌后調頭就走, 它們更多的時候是停留在原地;還由于鰱鳙的口大,唇薄,肉少的嘴部特點,我們在鰱鳙中鉤后不要急于揚臂,這樣防止拉豁魚嘴,跑魚炸窩;中魚后不能松線,不能急燥,要謹慎遛魚,在魚徹底的乏力后再抄魚入護。
如果在流水釣場垂釣鰱鳙時能很好的綜合分析以上這些因素,并熟練的運用,一樣可以在江河釣場中收獲頗豐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61113/51262.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