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上張毛主席摸過的槍
這支56式7.62毫米半自動步槍,中國制造,仿蘇聯CKC式半自動卡賓槍,1956年定型投產。全槍質量3.75千克,全槍長1025毫米,戰斗射速35-40發/分,有效射程400米。
在1964年的5月15日,全軍正在開展大比武,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來到北京郊區,觀看北京軍區、濟南軍區大比武匯報表演。當看到濟南軍區某部參謀、神槍手宋世哲步槍速射40秒40發全部命中時,毛澤東主席十分高興,隨即接過“神槍手”使用的56式半自動步槍進行瞄準。
朱德南昌暴動警用型毛瑟手槍
德國造警用型毛瑟手槍,槍號 592032.朱德手持這支毛瑟手槍,身先士卒,率領部隊殺向敵軍。經5小時激戰,殲敵3000多人,占領了南昌城。此后,朱德又佩帶這支手槍轉戰南北,并在手槍彈匣一側刻下“南昌暴動紀念朱德自用”的字樣。
在20世紀初,中國各派軍閥大量進口這種毛瑟手槍約有十幾萬支。那朱德是怎樣得到這支毛瑟手槍的呢?,一種說法是,當年朱德擔任南昌市公安局長,配發了這支警用型毛瑟手槍。因為這種警用型的槍管只有97毫米,槍短便于攜帶。
朱德在解放戰爭時期使用的柯爾特警用型轉輪手槍
柯爾特純警用型左輪手槍的口徑為9毫米;全槍長度為182毫米;全槍重量為735克;彈容量6發。子彈初速可以達到每秒354米,有效射程為30米。
朱德在井岡山使用的M300式阿斯特拉手槍
槍號366404的西班牙M300式阿斯特拉手槍,就是朱德在這個時期的隨身武器。該槍后由他的夫人康克清保存,新中國成立后捐送解放軍政治學院陳列館,1959年轉交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劉少奇在革命戰爭年代使用的FN勃郎寧1906式手槍
此槍由美國槍械發明家約翰·勃郎寧1906年設計,比利時FN公司制造。口徑6.35毫米,全槍長115毫米,槍管長54毫米,全槍質量0.41千克,彈匣容量6發。劉少奇革命戰爭年代使用的這支袖珍手槍,解放后交中央警衛局保存,1980年入藏軍博。
周恩來在革命戰爭年代使用的SF轉輪手槍
這種槍由比利時制造,仿美國史密斯-韋森轉輪手槍。口徑0.32英寸,長彈巢,轉輪容彈量6發。
任弼時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使用的德國毛瑟M1932式手槍
彼得·保羅·毛瑟和威廉·毛瑟,是德國著名槍械設計師,世界著名的毛瑟兵工廠的創始人。1896年,他們制造了世界上第一種真正實用的軍用自動手槍。
鄧小平在革命戰爭年代使用的毛瑟M1934式手槍
此槍由德國毛瑟兵工廠制造,是毛瑟M1914式手槍的改進型。口徑6.35毫米,全槍長153.5毫米,槍管長87毫米,彈匣容量8發。發射勃郎寧7.65毫米自動手槍彈,在中國俗稱“張口蹬”。解放后此槍由中央警衛局保存,1980年移交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
鄧小平在抗日、解放戰爭時期使用的毛瑟袖珍手槍
此槍由德國毛瑟兵工廠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設計,1921年開始批量生產,亦稱W.T.P.(直譯為“上衣小口袋”)手槍。口徑6.35毫米,全槍長115毫米,槍管長61毫米,全槍質量0.36千克,轉輪容彈量5發。
彭德懷收藏使用的比利時勃郎寧M1935式大威力手槍
彭德懷1949年獲得此手槍,中央警衛局1980年移交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該槍為勃郎寧1925年設計的最后一種手槍,比利時FN公司1935年開始批量生產。口徑9毫米,全槍長197毫米,全槍質量0.9千克,發射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初速350毫米/秒,彈匣容彈13發,戰斗射速40發/分,表尺射程50-500米。
賀龍解放戰爭時期使用的勃郎寧M1900式手槍
此槍由比利時FN公司制造。口徑7.65毫米,全槍長163毫米,槍寬19毫米,槍高116毫米,槍管長101毫米,全槍質量0.681千克,7發彈匣,發射7.65毫米勃郎寧手槍短彈,初速295米/秒,有效射程50米。
賀龍在解放戰爭時期使用的美國柯爾特轉輪手槍
這支手槍是賀龍指揮部隊在西北地區的一次戰斗中繳獲的,后來他以此槍與徐向前換了一支卡賓槍。1980年,徐帥將該手槍交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口徑0.32英寸,美國柯爾特公司1926年生產。口徑0.32英寸,槍管長152.4毫米,警用短彈巢,轉輪容彈量6發。
陳毅在革命戰爭年代使用收藏的溫徹斯特1890年式步槍
美國溫徹斯特公司制造,陳毅使用、收藏多年。陳毅去世后,其子陳昊蘇于1980年捐贈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
羅榮桓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使用的轉輪手槍
此槍由國民黨貴陽中央修械廠于1940年制造,仿史密斯-韋森M1917式轉輪手槍。口徑0.32英寸,全槍長230毫米,槍管長108毫米。
徐向前在抗日戰爭時期使用的毛瑟手槍
這支德國毛瑟M1932式7.63毫米手槍(槍號81268)。槍上有個快慢機,左側的N代表半自動,R代表全自動,既可一發一發地進行半自動射擊,又可像沖鋒槍那樣進行全自動射擊。此槍由德國毛瑟兵工廠1932年設計定型。口徑7.63毫米,槍長296毫米,全槍質量1.33千克,彈頭初速480米/秒,表尺射程50-1000米,10發可拆卸彈匣供彈。
聶榮臻在中央蘇區使用的西班牙轉輪手槍
在1931年底,曾在上海任中共中央軍委參謀長的聶榮臻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先后任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第1軍團政治委員。1932年3-7月,率部參加了漳州戰役、水口戰役。水口戰役擊潰廣東軍閥陳濟棠20團,這支西班牙造標準牌長彈巢轉輪手槍(槍號98904),就是在水口戰役中繳獲的。聶榮臻使用一段時間后,送警衛員孫南鳳使用。長征到陜北后,孫南鳳犧牲,此槍一直由聶榮臻保存,1959年移交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此槍由西班牙制造,型號為標準牌,長彈巢,口徑0.38英寸,轉輪容彈量6發。
羅炳輝在革命戰爭年代使用的阿斯特拉手槍
此槍由西班牙溫塞塔公司1927年制造。口徑7.65毫米,全槍長165毫米,全槍質量0.67千克,彈匣容量6發。
許世友在解放戰爭中使用的柯爾特轉輪手槍
解放戰爭時期,許世友任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司令員、華東野戰軍東線兵團司令員、山東軍區司令員等職。這支美國柯爾特轉輪手槍,是他率部參加孟良崮戰役時繳獲國民黨軍的。這是1944年8月1日,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在建軍節紀念大會上講話。此槍由美國柯爾特公司制造。口徑0.38英寸,槍管長50.8毫米,特長彈巢,容彈量6發。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qiwen/20161103/33912.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