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參考消息網6月14日報道,英媒稱,歐盟委員會針對近期一項中國國有企業收購歐洲資產的計劃作出裁決,此舉意義重大,這意味著今后這類收購行動或者中國國企與歐洲企業進行合資合作時將面臨更多監管審查。

  據路透社6月13日報道,法國電力集團(EDF)與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廣核,CGN)申請成立合資公司,對歐盟反壟斷問題擁有唯一裁量權的歐盟委員會審核后認定,中廣核與中國管理國營企業的中央機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之間并非獨立關系。因此歐盟認為,歐委會有權決定這宗交易能否被放行。

資料圖

  報道稱,這意味著歐委會在考慮是否由其來決定交易能否獲得通過時,不僅要看中廣核本身的營收,還要看所有中國國營能源企業的營收總和。

  這樣一來,中廣核的營業額也就自動高于歐盟并購審查的規模門檻,給那些可能考慮在歐洲購買資產,卻認為不需要由監管部門批準的中國國有企業敲了一記警鐘。

  報道稱,通常在歐盟的并購案,只有并購一方營收超過2.5億歐元(2.81億美元),同時全球合計營收超過50億美元時,歐盟委員會才會對并購案進行審查。

  若單看中廣核的營收,并沒有超過2.5億歐元的門檻,但如果把中國國有能源企業當成一個總體來看,當然就高于這個標準。

  2015年10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英國時,與英國首相卡梅倫見證中國廣核集團董事長賀禹和法國電力集團(EDF)首席執行官Jean-Bernard Levy簽訂英國新建核電項目的投資協議,中廣核牽頭的中方聯合體將與EDF共同投資興建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HPC項目),并共同推進塞茲韋爾C(SZC項目)和布拉德韋爾B(BRB項目)兩大后續核電項目。

  雖然這項裁定在4月公布時幾乎沒人注意到細節,但為中國企業及其收購目標提供服務的律師事務所已在過去幾周向客戶發出了警告。他們稱,這項決定可能讓中國國有企業無論在歐洲的業務規模有多大,都需要申請歐盟的并購審查,從而為交易增添障礙,至少是推遲了中國國有企業提出的收購計劃。

推薦閱讀印度懷疑中國國企涉足東北叛亂要求停止援助1/2 上一頁12下一頁尾頁

  中資收購引發歐美政治擔憂

  報道稱,事發是因為中資公司——其中多數是國企,在過去18個月內收購逾2000億美元外國資產,在歐洲和美國引發一些政治擔憂。

  法國和德國政界人士對中資公司在歐洲的迅速推進表示擔憂,法國總統奧朗德反對上海市控股的錦江集團對法國酒店集團雅高(Accor)的收購。

  歐盟委員會3月批準了中廣核與法國電力(CGN-EDF)的合資計劃,但引發波瀾的卻是4月公布的全面分析報告,該報告說明了為什么歐盟委員會審核該交易。

  報道稱,中廣核的案子標志著歐盟委員會首次公開表示,中國政府的控制無處不在,因此一個行業的所有國企應當作為一個實體看待。

  “中廣核案的決定表明,歐盟委員會對于中國國企參與交易的審查意向,”霍金路偉國際律師事務所(Hogan Lovells)駐北京的合伙人Adrian Emch表示。

  中廣核未回覆路透的置評請求,該公司在提交給歐盟委員會的文件中稱其獨立運營。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未回覆路透的置評請求。

  報道稱,部分歐洲和美國決策者提出中國的對外收購帶來國家安全風險,引發美國外資審議委員會(CFIUS)審查,在某些情況下限制了更多交易。

  根據湯森路透數據,過去18個月中資公司至少50%的對外收購涉及到國有全資或部分控股企業。

  審批過程可能變得更加繁瑣

  據歐盟一位知情消息人士稱,歐盟委員會的上述決定并未樹立新的先例,但更加清晰地反映出歐委會對于這些中國企業國有背景的想法。“這十有八九會成為未來此類收購案的基本依據,”該消息人士稱。

  律師們表示,眼下他們向中國國企客戶提出的建議是,即使這些客戶認為交易未達到歐盟的并購審查門檻,也可以和歐盟委員會進行溝通,特別是如果這些企業在中國能源領域開展業務的話。

  報道稱,假如不提交申請獲得許可就進行交易,有可能會招致巨額罰單。例如在2014年時,歐盟委員會就向挪威三文魚養殖公司Marine Harvest開出了2000萬歐元的罰單,因該公司未經歐盟審批就與競爭對手合并。

  “這肯定是未來此類案例的前車之鑒,”富而德律所(Freshfields)負責中國反壟斷業務的負責人之一Nicholas French稱,“如果是能源行業的國有企業,他們必須拿出具體的證據來駁倒歐委會的分析。”

  報道稱,對于那些申請并購評估的企業,審批過程可能會變得更加繁瑣,歐盟方面會要求提供額外信息,讓在歐洲收購資產的國有企業說明其公司的控股架構情況。由于中國的國家保密法十分嚴格,要做到這一點可能很困難。

  歐盟方面態度趨嚴或影響到中國化工以430億美元收購瑞士農化企業先正達(Syngenta)的交易。該交易是中國迄今最大一筆對外收購,律師稱審批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并可能需要提供額外信息。

  “審查級別可能會提高。假如大量的國有企業都要提供具體的企業信息,則向歐盟提出并購申請可能會更加棘手,”英國智庫Institute for Statecraft的教授Alan Riley稱。

  “想一想中國化工,這家企業很有可能面臨歐委會的苛刻要求,歐委會可能會要他們提供至少與其他生物和農業類國有企業的關聯信息,他們只能希望不要出現很多業務重疊的情況。

推薦閱讀印度懷疑中國國企涉足東北叛亂要求停止援助2/2 首頁上一頁12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61030/23582.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